记者/韩东起
金秋九月,邕江之畔,绿城南宁喜迎八方宾客。承载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共赢梦想的第20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东博会和峰会)9 月16 日至19 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主题是“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中国和东盟各国高规格代表团共襄盛会,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 个,总投资额达人民币4873 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创历届新高。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 周年,也是东博会和投资峰会创办20 周年。依托东博会和投资峰会平台,中国与东盟不断增进互信、增加共识,全方位合作走深走实,高水平开放向宽向远,谱写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建“一带一路”美丽篇章。
20 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积极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共襄合作盛举,共筑互赢平台,战略互信不断巩固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发展,“南宁渠道”不断扩宽通畅,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延伸,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增强,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合作共赢之花。本期特别关注从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助推器、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广西亮丽的名片等方面全面回顾中国—东盟博览会20 年来的发展历程。
每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开展高层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合作共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加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地区力量。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友好交流、增进政治互信的高层对话平台,为双方友好合作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治保障。每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通过开幕大会演讲、双边多边会见、纪念活动等,就深化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各国发展规划对接、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不断增强共同意志、协调共同行动,推动双方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促进中国-东盟关系从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推动双方建立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2020 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第17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指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倡议“用足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为中国—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强调“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 年愿景》指导下,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方愿同东盟一道,设计和举办好纪念活动,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东盟国家领导人在演讲中高度赞扬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成就,对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反响积极。当届主题国老挝总理通伦表示,老挝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丝路沿线国家共创共享和平、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021 年9 月1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向第18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致贺信,指出“面向未来,中方愿同东盟增强战略互信,深化抗疫、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生效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好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当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带来了许多机会,通过包括东盟东部增长区在内的次区域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东盟应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民众的生活。当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后2 个多月,在2021 年11 月举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2 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9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致辞时指出:“中国同东盟作为友好近邻和战略伙伴,应该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赢得持续发展。”
推动双方达成合作路线图和行动计划。2020 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第17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强调“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按照《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推进未来5 年各领域合作;落实《中国一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 >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
2006 年第3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 周年纪念峰会同期在南宁举办,中国领导人和东盟10 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共同出席盛会。纪念峰会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成为双方合作的路线图和行动计划。
推动双方友好合作从“黄金十年”再创“钻石十年”。2013 年,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 周年之际,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0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演讲中高度评价10 年来双方战略伙伴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了在双方友好合作“黄金十年”基础上再创“钻石十年”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打造自贸区升级版、推动互联互通、加强金融合作、开展海上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等5 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东盟国家领导人积极响应,老挝总理通邢提出“加强贸易合作”和“加强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越南总理阮晋勇表示“支持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表示“新加坡非常欢迎中国关于升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议,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互通互联”。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充分发表真知灼见,凝聚“五通”合作共识,双方代表性观点摘要如下:
政策沟通方面,2019 年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 愿景》开局之年,第16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开幕大会上提出深化战略对接、深化经贸合作、深化互联互通、深化创新合作、深化人文交流等5 点建议。当届主题国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卢胡特表示,印度尼西亚认为本地区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繁荣,而不是开展战略竞争,印度尼西亚将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及中国共同努力,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设施联通方面,第18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致辞中指出“依托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当届主题国老挝总理潘坎在致辞中指出“将于2021 年12 月2 日老挝国庆正式运营通车的老中铁路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标志性项目,更是在‘四好’(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基础上,推进新时代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贸易畅通方面,第19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享RCEP 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 版”为主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开幕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共同高质量实施RCEP,充分释放一体化大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愿同东盟各国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3.0 版”。当届主题国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必须努力保持供应链不中断,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使基本商品流通和服务流通便利化。资金融通方面,在第11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要积极推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解决本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融资瓶颈,推动地区的共同发展。”当届主题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就进一步促进东盟—中国经济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包括建设升级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加坡对这些倡议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与中国密切合作,并就相关细节作进一步的探讨”。
民心相通方面,2019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在第16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方愿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智库、 青年、体育等领域合作,夯实双方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缅甸第一副总统吴敏瑞在演讲中指出“中国提出了一系列计划,尤其是蓝色经济、高级城市合作、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奖学金项目、2019 年媒体交流年、2020 年数字经济合作年等,缅甸支持这些计划”。
2013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东盟各国对这一倡议给予积极回应。10 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肩负着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使命,不断增强理念认同、情感共鸣、经验分享,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进入低迷的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商抗疫合作、共促经济复苏、共谋双方关系走深走实的重要平台。在第17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峰会开幕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全面回顾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并指出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主席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 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擘画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蓝图,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是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当届主题国老挝总理通伦表示,老挝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第17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促进疫情后的区域经济复苏,并深化东盟与中国在贸易、旅游、投资等关键领域的合作。缅甸总统温敏表示,实施中缅两国互利的“一带一路”项目,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贸易和投资,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各国间友好合作,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 年愿景》蓝图下,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目标。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危机更加凸显了维护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泰国总理巴育表示,要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 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双边合作。越南总理阮春福表示,值此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 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之际,应以此为契机推进合作,并致力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各自经济增长。
2021 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 周年,以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致贺信,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 年发展成就,表达了对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良好期待,擘画了中国—东盟关系的新蓝图。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开幕大会视频致辞中高度认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成就,表达了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表示,我坚信,东盟和中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中国与东盟整体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东盟各国积极行动,纷纷与中国建设双边命运共同体。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等国领导人在出席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高度评价本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均表示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中柬命运共同体、中印尼命运共同体、中缅命运共同体、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如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丰硕成果中,柬埔寨和中国的双边经贸合作也取得了不断发展,而这正是中柬两国政府提升双边合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愿望。老挝总理潘坎表示,老中两国将长期秉持“四好”精神,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不断丰富老中命运共同体内涵。缅甸总统温敏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国事访问期间,我们商定、共同努力建设缅中命运共同体。泰国总理巴育表示,泰国致力于持续推进《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长卢胡特表示,印度尼西亚方愿借鉴中方改革发展经验,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同中方深化战略对接,扩大双向投资,拓展新兴领域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秉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宗旨,着力提升经贸促进功能,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1.0 版升级到2.0 版并向3.0 版迈进,推动中国—东盟合作成为亚太地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伴相随、共同成长,19 年来共有40 多个国家的110 多万名中外客商参展参会,着力提升经贸促进功能,服务了惠及20 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2 年11 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2010 年建成,2015 年正常商品全部实施“零关税”,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 版建设阶段。中国-东盟博览会紧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突出展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500 多种商品和《货物贸易协定》涵盖的7000 多种降税商品和零关税商品。
201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签署并于2016 年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2.0 版建设阶段,中国—东盟博览会落实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展览加大了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的内容。
2022 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 版谈判启动,中国—东盟博览会根据3.0 版谈判重点领域,展览内容增加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新兴合作领域。
上汽通用五菱亮相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项协定,高度集中了中国和东盟10 国的企业、商品、服务、项目、资金、信息等,为中国和东盟企业相互开拓市场提供了务实平台,使双方潜在需求变为现实商机,日常贸易更加便利高效,中国—东盟贸易成交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
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增长。2004 年中国—东盟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2007 年提前3 年实现2000 亿美元贸易额目标, 2012 年 突 破4000亿美 元,2017 年突破5000 亿美元,2019 年突破6000 亿美元,2021 年突破8000 亿美元,2022 年突破9000 亿美元。截至2022 年,中国连续14 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3 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促进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展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器、绿色建材家居等,展示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领域新商机,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 版建设的风向标。东盟展品也逐步向深加工精品升级,老挝啤酒、马来西亚汽车配件、新加坡创新科技、泰国生物技术等精品受到中国采购商的青睐。
促进贸易方式更加丰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推动中国—东盟一般贸易的同时,为加工贸易产品提供展览推介服务,促进中国-东盟加工贸易发展。目前双方加工贸易项下进出口额占双方贸易总额超过20%。主要贸易商品也由纺织服装为主,转向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钢材、手机、船舶、家具、汽车和医药品等多元并存。中国—东盟博览会在线下展示交易基础上,还增加了云上东博会线上展示、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促进了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共同发展。第17-19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累计实现云上精准配对9700 对。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于2022 年运营,汇集中国、东盟10 国和其他国家3000多种商品,成为常态化展示和留购的平台。
推动构建跨境产业链。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越来越多的展品变成商品,商品变成产业,产业变成产业链。例如,马来西亚的燕窝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后,随着订单逐步增多,生产企业已入驻中马钦州产业园,建设燕窝加工贸易基地,成为中国首个集毛燕进口、检测、加工、研发、溯源和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燕窝全产业发展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建立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投资促进主管部门的合作机制,举办东盟各国投资推介会、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暨项目对接会、中国驻东盟国家经商参赞与企业家座谈会等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大力推介各国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组织开展投资引资项目对接和洽谈,推动中国与东盟投资合作走向深入。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成效:一是推动双方相互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的2002 年,双方累计相互投资额为300 亿美元,到2022 年已超过3400 亿美元,截至2023 年6 月底超过3800 亿美元,20 年增长超11 倍,中国与东盟成为相互投资最活跃的合作伙伴。二是推动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建设产业园区。设置产业园区专门展示推介活动,举办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促成了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一批园区合作。三是中国对东盟投资合作项目给当地人民带来实惠。截至2021年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达1402.8 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接近30%,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和公共事业(电、热、气、水)占比均超过10%。例如,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的老挝南椰2 水电站、印度尼西亚泗水-马都拉大桥等项目,改善了当地民生。
中马“两国双园”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投资合作的成功案例。该项目得到了中国和马来西亚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国领导人两次聚首共同推进项目。2011 年第8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中马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中马钦州产业园项目签约。2012 年4 月1 日,中马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园仪式。当前,中马“两国双园”加快升级发展。钦州港、关丹港实现双向集装箱直航。截至2023 年6 月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已开发20平方公里,签约落户项目超200个,协议总投资超2600亿元人民币,带动就业人数超3万人;马中关丹产业园已开发10 平方公里,签约项目投资超460 亿元人民币,创造近2 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关丹港每年新增吞吐量1000 万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重点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东盟传统优势产业项目落户,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目前,恒逸石化股份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集聚落户慧宝源医药等一批高技术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建成投用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配套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已落户钢铁、轮胎、造纸、能源等优势产业。
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相互投资。在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了文莱国家推介会、文莱投资推介会等活动,促成了中国企业对文莱投资,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文莱直接投资存量9628 万美元,中国吸收文莱直接投资存量28.3 亿美元;举办了柬埔寨国家推介会、柬埔寨投资和商业前景介绍会等活动,2018-2022 年,中国连续保持为柬埔寨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22 年末,中国企业累计对柬各类投资额超过100 亿美元;举办了印尼国家推介会、印尼贸易与投资推介会等活动,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存量已达200.8 亿美元,中国吸收印尼投资存量26.7 亿美元;举办了老挝国家推介会、老挝—中国贸易投资论坛等活动,截至2022 年9 月,中国对老挝投资项目累计达833 个,投资总额160 亿美元,成为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地;举办了马来西亚国家推介会、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论坛等活动,截至2022 年末,中国对马来西亚各类投资累计167.9 亿美元,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地,马来西亚对华直接投资近80 亿美元;举办了“金色土地一缅甸国家推介会”等活动,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存量累计39.9 亿美元;举办了菲律宾国家推介会、菲律宾商机推介会等活动,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存量为8.8 亿美元,菲律宾累计在华投资34.1 亿美元;举办了新加坡国家推介会、新加坡专题论坛等活动,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存量672 亿美元,中国累计吸收新加坡投资1208.4 亿美元;举办了泰国国家推介会、泰国投资机遇推介会等活动,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存量99.17 亿美元,泰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45.9 亿美元;举办了越南国家推介会等活动,截至2021 年末,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存量108.52亿美元。
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旅游、金融、物流等领域设置相关展区,举办专题活动,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日益紧密。2021 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进出口额670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其中,服务出口近350 亿美元,增长超40%;服务进口近320亿美元,增长10%以上。
推动旅游合作。以“魅力之城”为载体,宣传推介各国旅游资源,举行旅游文化表演。在桂林市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是系列专业展之一。目前东盟10 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地。
推动金融合作。展示内容从传统金融服务向跨境人民币结算、互联网金融升级。会期举办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中国和东盟各国金融主管部门部长级官员、央行行长、金融机构负责人、企业代表参会交流,开展银企对接。
推动物流合作。设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展区,展示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商机。目前,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达8820 列、辐射17 个省份60 个市113 个站,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700 万箱、通达113 个国家和地区的338 个港口。
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独特的“南宁渠道”,成为服中国—东盟乃至RCEP 和“一带一路”的区域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300 多场部长级高层会议论坛,建立了40 多个领域“10+1”合作机制,涵盖经贸、产能合作、互联互通、金融、农业、海关、信息港、科技、环境、统计、法律、标准、知识产权、建筑、矿业、海洋、电力、核技术应用、应急管理、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减贫、媒体、智库、妇女等领域。通过高层论坛,发布《南宁宣言》《南宁共识》等近100 份重要文件,建立多领域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形成中国—东盟加强协商的“南宁渠道”。
中国—东盟博览会孵化了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机制,促成了一批多领域合作机构落地,成为了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如2013 年,第10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成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该网络包括广西北部湾港口城市与东盟47个港口城市。广西对东盟港口开放,新加坡港参股广西北部湾港4 个10 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已参股运营马来西亚关丹港,于2017 年2 月运营文莱摩拉港,同时与印尼、泰国、柬埔寨积极洽谈港口合作,共同推进海上互联互通。又如第10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建立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这是由中国科技部、东盟科技委及东盟有关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共建,中国唯一一家国家级的面向东盟的技术转移机构。中国与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9 个东盟国家分别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覆盖东盟10国,成员数已超过2800 家;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等15 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举办“10+3 青年科学家论坛”、组织东盟杰出青年“创新中国行”、举办中国-东盟技术经理人国际培训班和专项技术培训班等活动,累计培训东盟国家技术和科技管理骨干1300多名。
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邀请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组团参展参会,设置形象展示专区,举办地方推介活动,开展省际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携手开拓东盟市场。
建立健全合作机制。香港贸易发展局担任中国-东盟博览会支持单位;上海、浙江、江苏、厦门、重庆、天津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特别合作单位;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深圳、钦州、海南、广州、南宁、宁夏、香港、福州、宁波、北海、成都、贵阳、重庆、杭州等先后担任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中国“魅力之城”。
促进区域联动。中国—东盟博览会邀请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企业参展参会,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两湾”联动产业合作对接会等活动,推动多区域开放发展。
促进地方与东盟合作。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国内各省区市与东盟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对接活动,推动与东盟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如在贸易方面,推动宁夏与文莱开展清真食品加工合作,深圳电子电器出口东盟,广西新能源汽车进入东盟市场,江苏徐工集团在东盟各国建立完善的经销和服务网络,浙江厨卫电器畅销东盟市场,四川的重型燃气轮机、重庆农用机械受到东盟采购商欢迎。在投资方面,促成深圳中兴通讯公司与缅甸合作的乡村无线通讯项目、上海建工集团与柬埔寨签署的路桥项目、甘肃阿敏生物公司在印尼建设运营代血浆明胶厂、湖北在老挝投资生物质能源基地等。
中国-东盟博览会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搭建了中国-东盟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舞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平等交流,各美其美。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举办文化、旅游、教育、媒体、青年、妇女等一系列会议论坛,邀请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高官、业界精英、专业机构参会,围绕人文领域交流合作进行对话磋商,强化文明互鉴共识。如在文化方面,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就加强中国-东盟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合作,实现各国人民共享的文化权利等方面发布《南宁宣言》,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推动了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
开放包容,美人之美。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知相融。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风情东南亚晚会、中国-东盟戏剧周、中国-东盟电视节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一大批东盟各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电视等文艺作品,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
观众逛展看东盟民俗巡游,感受异域风情。记者 赖有光 摄 来源:南宁晚报
市民观众挑选伊朗手工艺品。记者宋延康 摄 来源:南宁晚报
合作共进,美美与共。中国—东盟博览会促成了一大批人文交流合作项目,共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瑰宝。如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带动下,中国与越南加强旅游合作,积极推进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共同打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上,中国北京的企业与越南鸿基旅游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了《越南下龙湾山水实景演出剧场和商业演出合作协议》,以文化交流合作擦亮下龙湾“世界自然遗产”的品牌。
中国-东盟博览会立足中国-东盟“10+1”合作,平台功能向RCEP 和“一带一路”拓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增添新机遇、激发新动能,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的积极力量。
拓展RCEP 大市场。从2013 年RCEP 谈判正式启动之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持续邀请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谈判国参展参会,特别是澳大利亚、韩国先后担任特邀合作伙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组织本国知名企业参展参会。2014 年3 月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了RCEP 第4 轮谈判会议,增进了EEP 各谈判国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举办地广西的了解。2020 年1 月RCEP 签署后,东盟以外的RCEP 成员国加大了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力度。从第17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起设置RCEP 展区,展示了RCEP 其他成员国的特色商品,传导RCEP 市场商机。
落实RCEP经贸规则。中国-东盟博览会对标RCEP20 个章节所涵盖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营商环境等内容,特别是对标原产地累积规则,举办一系列专题活动,推动各成员国在RCEP框架下开展经贸合作。如从2020 年起每年举办RCEP经贸工商高峰论坛,邀请RCEP成员国商界参会,发布《关于共同促进RCEP 加快生效实施的南宁倡议》。举办日韩企业广西行活动,组织日本、韩国知名企业到广西,围绕具有较强互补性的汽车等产业开展对接合作。特邀合作伙伴澳大利亚、韩国也分别举办了国家推介会,为中国和东盟企业参与RCEP增加了更多商业机会。
开展RCEP政策解读。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多次举办RCEP 中小企业培训班,宣传RCEP 优惠政策。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编印《RCEP商机指南》《RCEP原产地规则读本》,指导企业享惠。
建立RCEP 商界合作机制。2021 年9 月,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地区总部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2022 年9 月又与日中投资促进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建立了RCEP 商界合作机制,推动高水平实施RCEP 有了更坚实的商界基础和更有力的机制保障。
2015 年3 月,中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继续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建设性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推动高质共建“一带一路”。
突出共建“一带一路”主题。从2014 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聚焦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每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均突出这一主题,并贯穿于开幕大会演讲、展览设置、项目合作、会议论坛等方面,推动各方就“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更多共识。
紧扣“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方向。围绕互联互通、公共基础设施、国际产能合作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策划一系列展览、高层论坛、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等,如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热点领域,中国-东盟博览会邀请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参展,务实推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不断优化国际产能合作展示内容,如第14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国际经济合作展区”为依托,突出展示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工程承包、能源环保、资源开发,以及铁路、有色金属、电力、建材、工程机械等重点国际产能领域的合作。
朋友圈向“一带一路”国家扩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利用特邀合作伙伴机制,吸引越来越多的区域外国家和企业参展参会,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在2008 年第5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区域外参会客商规模进一步扩大,法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亚欧国家的采购团参会,扩大了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参与面。其间还举办了亚欧会议投资促进机构圆桌会议,这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第一次引进区域试。2017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国际专题展区,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色产品。该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有来自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埃及、波兰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点企业携本国特色展品参展,参展国别更加丰富。
在世界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形势下,中国—东盟博览会筑牢中国同东盟团结协作的“压舱石”,推动双方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更加紧密融合,更加坚定信心,共同唱响合作共赢主旋律,为新兴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为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树立了团结奋进的标杆;推动双方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对外开展经济合作,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邀请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邀请了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第12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世界贸易组织主办“贸易便利化暨纪念WT0 成立20 周年”高层研讨会,共商提高区域间贸易便利化合作水平之策。
拓展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历史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国家超过40 个,采购商投资商来自全球100 个国家和地区,会期举办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1010+3”青年科学家论坛,联合国采购说明会、中国一哈萨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法国马恩河谷推介会、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投资和文化交流推介会、中国-波兰企业家圆桌会等,务实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使广西从中国西南边陲一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在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助力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成为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标识和亮丽的名片。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广西在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2015 年3 月中国政府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即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这个战略定位,是基于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从交通末梢跃升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和发挥,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的基础上,国家对广西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定位,在全国是唯一而独特的,加上2021 年4 月新赋予的“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的战略定位,广西在全国开放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带动下,一批服务中国-东盟合作的重大战略、重大机制、重大项目获批落户广西,彰显广西在中国一东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助力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举办,使广西获得国家更多的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支持,强化了广西的政策优势。
获得重大政策支持,广西开放发展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2009 年12 月,中国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广西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等;2013 年11 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委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2018 年12 月,国家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支持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2019 年8 月,国家批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广西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2022 年10 月,中国政府出台重要文件,支持广西在对东盟开放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广西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构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等。
获得重大规划支持,广西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2008 年1 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 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国家批准,桂林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 年7 月,国务院批复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西江-珠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 年2 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 年8 月,国务院批准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获得重大项目支持,带动广西开放发展提速。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建设项目方面,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开幕大会演讲、部长级论坛等,支持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已开工建设,运河建成后,将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更好地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向南入海直达东盟。第20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置广西高水平开放展区,展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特别是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带动下,广西织密通达国内主要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持续推进干线铁路建设,畅通拓展抵边铁路通道,完善省际高速公路网络,有序推进沿边铁路、公路建设,优化口岸布局和建设,推进重要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一批通用机场。产业合作项目方面,中国-东盟博览会促成了中马“两国双园”、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以及百色、东兴、凭祥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介活动,助力广西承接东部产业梯度有序高效转移,加快建设与东盟国家跨境高效对接的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方面,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展物流展示和推介活动,助力广西参与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系统推进物流基础设施、产业物流体系、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加强国际货邮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国际邮政枢纽等,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通达和服务能力。服务业项目方面,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金融展、金融论坛,推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举办中国-东盟国际消费季等特色促消费活动,支持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消费便利地。
促进制度型开放形成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积极服务广西在不同时期实施的开放发展战略,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服务制度型开放合作,展示宣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越友谊关一友谊口岸智慧口岸,举办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长会议、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等,推动在南宁建立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扩大面向东盟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服务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更大突破;积极服务广西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打通广西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积极服务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积极服务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成为贯通南北、衔接陆海、协同沿线的经济大动脉;积极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构建“大湾区一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北部湾港和洋浦港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科技链建设;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 和“一带一路”拓展。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广西加快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马来西亚水果制品受欢迎 。记者 赖有光 摄 来源:南宁晚报
促进广西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使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有效释放。对外贸易方面,从2004 年42.88 亿美元增长到2022 年980.5 亿美元,其中与东盟进出口额从2004 年10 亿美元增长到2022 年414.4 亿美元增长了30 多倍,东盟已连续23 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投资合作方面,截至2022 年,广西与东盟双边投资合作企业及机构超1200家。广西形成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6 个千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入驻企业总数超9 万家;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多年来在边境和西部省份中保持第一。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了广西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经济发达国家的合作,如与新加坡合作建设中新物流园,与马来西亚共建中马“两国双园”,与泰国合作建设中泰崇左产业园等。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广西深度参与国内经济合作。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方面,专门设置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展区,举办“两湾”联动产业合作对接会,签约高端金属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及桂粤国家级临空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东西部合作方面,大力邀请中东部地区省区市参展参会,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南宁市与苏州市重点产业项目洽谈会促成两省区港区战略合作,河南、福建、河北、浙江等省市举办了专题推介会.达成一批产业、投资等项目。促进央地合作方面,每年组织大批中央企业参展参会,第19 届设置中央企业展区,举办“央地合作”对接洽谈会,中国能建、中国铁建等18家央企与广西签署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的29个项目,涵盖产业、能源等领域。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广西也成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的前沿,与东盟在教育、文旅、出版、体育、广播电视媒体、友城等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合作,成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
带动广西与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提质。中国—东盟博览会建立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论坛、中国—东盟艺术院校校长圆桌会、“10+3”大学校长圆桌会等机制,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不断提升“留学广西”品牌影响力。目前,东盟国家留学生在桂人数突破1 万人,广西成为全国接收东盟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促成了一批高质量教育合作项目。2012年至今,该论坛累计签约项目81 个,已成功推动近20 所职业院校协同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共享130 余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标准;推动成立了中国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等10 多个面向东盟的教育联盟和“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等9 个国家级东盟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基地),为东盟国家培训各类人才上万人次。广西已有4 所高校分别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泰国、越南建立了8 所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培训。
两名马来西亚华裔观众特意乘飞机来南宁看东博会,离开时与服务展会的工作人员击掌告别。
带动广西与东盟文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戏剧周、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音乐周等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带动了“文化走亲东盟行”、“三月三”文化丝路行、“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等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其中,刘三姐艺术团先后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9 个国家访问演出;中国—东盟网络春节联欢会、中国—东盟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等也成为塑造壮美广西文化IP,对外展现“桂风壮韵”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还举办了中国一东盟汽车拉力赛、中国—东盟马拉松赛、中国—东盟国际帆船赛等,带动更多的中国-东盟体育赛事在广西举办,如中国—东盟国际山地自行车挑战赛、中国—东盟武术节、中国—东盟龙舟国际邀请赛、中国一东盟拳王赛、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等,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体育交流的桥梁。
带动广西与东盟广电出版合作持续深化。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广西与东盟国家电视、广播、电影、网络视听技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节目互播、内容制作、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影视演出交流等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如广西建成中国—东盟译制中心,启用中国—东盟国际化通用融合传播平台,影视剧译制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广西电视台制作了《美在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印象》《歌舞广西》《寻找东盟金花》等七部电视专题片,面向东盟宣传推介广西,并在东盟国家开展了“中国广西电视展播年”活动。《广西日报》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建成广西云南东盟六国国际传播联络站。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还举办了多届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及论坛,促成中国—东盟文学交流中心落户南宁;带动广西打造了中国—东盟图书版权贸易服务平台,桂版图书畅销东南亚,截至2023 年6 月,广西与国内外优秀合作出版机构132 家(国外43 家)合作,总体上线图书达2261种(含中文、英文及东盟小语种)。
带动广西与东盟国际友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带动下,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6 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总领事馆;广西与东盟国家建立的友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3 年8 月底,广西与东盟建立友城关系59 对,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友城关系最多的省区。
带动广西的知名度和软实力明显提升。每年约有上百家中国和东盟媒体及其他国家媒体的1000 多名记者到南宁采访和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及南宁的国际国内知名度也随之扩大,广西文化与产品的美誉度迅速提高,广西的国际形象得到有效传播,广西的软实力得到有力提升,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使南宁市的城市定位、城市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城市文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不断跃上新台阶,南宁市年年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大变化,越来越美丽,成为世界宜居名城,打造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美丽神奇的广西及广西人民热情、友善好客、开放包容的魅力和精神品质在全球传播,开放自信的广西走向东盟走向世界。
总结:中国—东盟博览会走过“黄金十年”,经过“钻石十年”,正迈向“镶钻成冠”新未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加快全面升级发展,为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升级,为高水平实施RCEP、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