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教融合研究的概况、热点与展望

2023-10-17 13:02:36李倩男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9期
关键词:体教发文研究者

李倩男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20 年8 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国家对体育工作的进一步思考,对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正因如此,“体教融合”一词受到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事实上,体教融合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可时代的变迁又赋予其更为深刻的内容。因此,运用CiteSpace 和VOSviewer 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并据此展开反思,这既是推进体教融合研究深入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反思所应有的选择。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学术期刊具有较强时效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某一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为此,本文使用中国知网作为检索平台,同时为了检索全面,本文以“体教融合”和“教体融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来源类型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不限定时间范围,同时为保证研究有效性,人工去除非学术性文献,最终得到203 篇有效文献(检索时间为2023 年7 月15 日)。同时选择CiteSpace 和VOSviewer 可视化软件进行研究主题的图像绘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定性分析和学理反思,旨在基于“图谱”解码体教融合研究的现状,反思并探寻体教融合研究的研究方向。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教融合的研究概况

2.1.1 文献年份分析

某一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特定时期的研究情况。对某一领域文献的分布做历史、全面的统计,绘制相应的曲线,有利于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1]根据研究样本,可以发现在2019 年之前的体教融合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发文量比较少,总共只有13 篇。转折出现在2020 年,这一年共发文39 篇,这与《通知》的发布有着直接关系。到2021 和2022 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分别为78 篇和59 篇,占样本文献总量的一半以上,这表明体教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值得关注的是2023 年虽然只有14 篇文章发表,考虑文献录入知网延迟等因素,相信随着时间和研究的继续,2023年发文总量仍会保持一个较高数量的。

2.1.2 作者贡献分布

一般而言,揭示某一领域研究领域的主要代表学者和研究团队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深入了解该研究领域。对样本文献作者进行定量分析,既可以帮助我们对研究共同体形成情况进行分析,又可以探究体教融合主题的核心作者。因此,从作者发文合作情况和作者共被引情况入手对我国体教融合研究作者贡献进行探究。借助VOSviewer 绘制作者合作图谱。

图1.作者合作图谱

由图2 可知,我国体教融合研究领域的多位作者间已经形成了合作关系,其中以柳鸣毅研究团体最为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哪些是核心作者。核心作者是指那些在各学科领域造诣较高、学术活动较频繁、发表论文较多且影响较大的作者。[2]在文献计量学中,用于测评核心作者的指标有2 个,一是发文量(重要性评价),二是被引量(影响力评价)。综合指数法可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通过计算候选人综合指数≧1 则可视为体教融合研究的核心作者。候选人综合指数=发文量÷平均发文量×0.5+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0.5。

图2.核心作者候选人综合指数排序

具体操作,首先运用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量。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其中N 指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量,指样本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量,根据统计,样本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柳鸣毅教授,共发表9 篇文章,代入公式可得N=2.247,也就是说发文量N ≧3 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候选人。已有样本中作者发文被引用次数总和最高为520 次,借鉴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发文累积被引量最低为,其中。经计算M=19.735,也就是说发文累计被引频次M ≧20 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候选人。对同时符合两个标准的核心作者候选人进行统计,最终共有10人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标准。经统计,10 位核心作者候选人共发文39 篇,被引频次共计2694 次,故平均发文量为3.9 篇,候选人平均被引次数269.4 次。最后根据综合指数公式计算10位候选人的综合指数(如图2.所示)。经计算,柳鸣毅、王登峰、杨国庆、钟秉枢和毛振明5 人的综合指数大于1,也就是说这5 人可以称为我国体教融合研究的核心作者。

2.1.3 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是研究主题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体教融合开展研究的机构多为体育类高校和师范高校的体育学院。对体教融合研究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体育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其次是清华大学体育部,这些研究机构拥有较为强大的体教融合研究队伍,能够保证研究的开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研究机构分布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已有研究机构基本来自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研究机构缺乏对体教融合应有的关注;二是已有研究多为研究机构独立研究,各研究机构缺乏跨机构合作研究。由此可见,提高中西部地区研究机构对体教融合的重视程度和寻求相关研究机构的有效合作或许是未来体教融合的发展方向之一。

2.2 体教融合研究热点透视

关键词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敏锐、客观、有效地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3]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能够揭示体教融合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与未来趋势。运用Vosviwer 通过对203 篇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共现分析,形成了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见图4)。由图3 可知,体教融合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是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等。

图3.体教融合研究机构分布

图4.体教融合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进一步聚焦体教融合研究内容,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观点,详细分析关键词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见图5。

图5.体教融合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表

在CiteSpace 中,中介中心性大于0.10 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是某个研究热点转向另一个研究热点的重要拐点。经过梳理,发现体教融合研究的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没有大于0.1的,同时与高频关键词也并不完全一致。可见,体教融合研究内容还不是很聚焦。

2.2.1 基本理论下的体教融合研究

体教融合基本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体教融合研究的主题之一。这一主题研究主要包括体教融合内涵、体教融合历史背景、体教融合意义以及体教融合制度等四个方面。在体教融合内涵方面,研究者们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体教融合是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整合优势资源为手段,使体育与教育两大系统及其子系统中的“体”与“教”融为一体的过程。”[4]在体教融合历史背景研究方面,主要围绕体教融合的纵向历史演进和新时代特定背景展开。比如有研究者立足新中国成立来体教双方发展过程,划分出体教配合、体教结合、体教融合3 个发展阶段,据此深度思考体教融合的发展走向。[5]还有研究者站在新时代背景,认为现在的体教融合属于体教融合深化改革阶段,与以往发展阶段存在多方面的根本差异。[6]针对体教融合意义,有研究指出体育回归教育是体教融合的现实选择与必然归宿。[7]还有研究者从价值引领角度阐述了体教融合的意义。[8]也有的研究者基于时代的现实要求,详细阐释体教融合的现实意义。[9]在体教融合制度方面,有研究者提出要从资源耦合向制度耦合转变。[10]也有研究者运用专家访谈法和归纳分析法,尝试构建体教融合的保障机制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11]还有研究者通过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因素,提出要为体教融合构建综合保障机制。[12]

2.2.2 实践取向下的体教融合研究

关于体教融合的实践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宏观视野的体教融合实践问题的概说,另一类是基于微观视角的体教融合实践案例的分析。基于宏观视野,主要围绕如何探讨体教融合实践路径展开。例如,有研究者认为体教融合不是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间的磨合,要重视除体育教育之外的其他组成系统,立足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实施道路。[13]也有研究者立足体教融合的时代意涵提出实践要求与推进策略。[14]还有研究者立足体育和教育二者的关系来探索实践策略。[15]基于微观视角,主要围绕地方体教融合实践探索和学校实施现状的调查。地方体教融合实践以上海为代表,有研究者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早期体教融合探索情况。[16]学校体教融合实施情况研究主要来自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和东北师大速度滑冰队体教融合实践经验。[17][18]

2.2.3 政策引领下的体教融合研究

这一主题主要包括体教融合政策的发展、阐释与落实三个方面。在对体教融合政策发展的研究方面,主要从政策演进、反思以及量化评价等方面展开。比如,有研究者就基于PMCAE 指数模型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各级各类体教融合政策量化评价。[19]也有研究者梳理了我国体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并与日本学校体育政策演变进行了比较。[20]在体教融合政策阐释方面,围绕体教融合政策的内涵诠释、价值阐述等展开。比如有研究者通过考察过去体教结合的实践现状,阐释了《意见》展现的体教融合价值引领的闪光点。[21]还有研究者鲜明指出体教融合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22]在政策落实方面,主要围绕如何落实体教融合政策及其具体内容加以研究。有研究者提出落实《意见》既要联系近年体育教育相关文件,也要与实际相结合。[23]有研究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推进体教融合政策执行具有适用性和契合性,需要实施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共治。[24]具体内容方面,有研究者对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现实困境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落实对策和优化路径。[25]还有研究者针对体教融合工作中的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制定为例,提出等级制定的路径办法。[26]

3 研究讨论与展望

3.1 注重核心力量引领,构建体教融合研究学术共同体

通过对体教融合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图谱分析,发现研究的核心作者人数偏少仅有5 位,研究力量也主要来自高等师范院校和体育类高校,缺乏跨地区跨机构的合作,尤其是缺乏来自中西部高校的研究成果。体教融合是一个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研究主题,不仅需要来自普通高校的研究者,也需要全国各个地区的学校研究机构,还需要各级各类的学者教师联合,形成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教学者的合作。具体来说,一是需要注重核心作者的力量引领。体教融合研究的核心作者多为高校理论研究者,可以通过构建团队、举办学术论坛会议等形式扩大研究团队的规模,为理论和实践构建桥梁。二是要强化研究主体的学术自觉意识,倡导学术批判,要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体教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引领体教融合研究创新。三是要展开跨界对话,加强协同交流。不仅要从体育和教育探讨体教融合,更应从其他学科视角审视体教融合工作,为体教融合研究凝心聚力,形成体教融合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3.2 拓宽研究领域,丰富体教融合研究内容

伴随着《通知》的发布,不管是论文质量还是研究规模,体教融合研究呈现发展迅猛的势头。但深入剖析会发现,已有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对某些问题关注度还不够。例如,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的实践路径,而对不同类别学校的体融合研究不够关注,特别是有关中小学和职业院校的研究鲜有出现。现有关于体教融合竞赛体系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教育体系,对职业院校的竞赛体系研究不够。本文认为应加强对政策的研究,体教融合政策出台时间并不长,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教融合体系,仅有部分省份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学界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相关政策的研究,促使各省市出台各类配套政策,倒推研究者关注体教融合具体内容。

3.3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提高体教融合研究质量

体教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现有的体教融合研究成果更多是从理论层面探讨的,更多是依靠思辨的方式来构建体教融合体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理论研究的最终试验方式。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多元研究方法,实现各类研究方法互补。

3.4 注重比较与借鉴,形成对话的研究生态

比较借鉴是重要的研究取向,我国体教融合研究亦需要国外相关研究。梳理现有关于体教融合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仅有的几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是从国外经验介绍到为我国体教融合研究提供借鉴。需要指出的是,样本文献中仅有5 篇涉及了比较借鉴研究且仅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关照不足。体教融合是对体育和教育间关系的最新解释,二者关系始终伴随着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始终。强化比较意识对我国体教融合研究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体教发文研究者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6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