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鹏程 陈俊霖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教育体育学院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迎来了难逢发展机遇,同时被赋予了“复兴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2017 年,国务院已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包含了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发展有路径。 2021 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着力破解当前困扰全民健身发展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两项政策的结合可谓是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动和生存发展给予了巨大政策支持。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产品的簇拥之下随之而来的慢性病、亚健康已在人群当中传播开来。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2017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达1.58 亿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50 年,这一人数将达到3.29亿人,占比达23.6%。而在大数据统计下得出:中国人慢病数据,超重及肥胖症人口有5.07 亿人高血压人口有4.2 亿人(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
数据的背后揭示出,高危性疾病已经在大量的转向慢性疾病,不只存在于中老年人,在工作压力和电子信息产品的影响下,青年群体也成为慢性病的受害群体之一,缓解当下社会医疗问题、改善慢性疾病的困扰、正是我国倡导“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任务。
如今,“替代性医疗”成为了人们首选增进健康的选择。例如:瑜伽、健身房锻炼等。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康复中的疗效评价》一文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八段锦康复治疗进行论证,其中指出“通过180 天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锻炼可明显改善“CAT 评分的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八段锦功法通过“三调”从形、息、心三方面综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马多玲通过对于健身气功“大舞”功法针对于女性办公室久坐人群的颈部与肩部进行干预治疗研究,也得出“大舞”功法能够有效改善其颈部关节的”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证明健身气功在医疗和康复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价值。
通过发放426 份多问卷以及spass6.0 统计分析得出以下数据:总共发放426 份有效问卷于在自贡市体育场进行问卷发放。
是否了解过健身气功是否合计每周锻炼频率1-2 次 80 70 150 3-4 次 74 28 102 5-6 次 89 22 111几乎不参加 13 50 63合计 256 170 426
是否了解过健身气功 合计是否每月运动花销50-100 元 127 73 200 200-500 元 65 24 89 600-1000 元 11 2 13 1000 元以上 9 2 11从不支付 44 69 113合计 256 170 426
以上所有数据在卡方检验中p 值均<0.001 具有有效性。
数据中得出:多数习练人群任然停留于中老年群体居多且每月在健身气功上的开销约50 至100 元。通过后续其他问卷收集情况与街头访谈得知,青年对于健身气功运动并不了解,也不情愿参与到老年人群的体育活动中去。
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后得知,参与培训人员一般分为两类:各州市健身气功站点注册人员和各高校教师。这是为了从社会层面和高校层面进行双推广。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帮助下,对于培训、比赛等活动都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个人自费费用不多。培训内容多遵照体育总局健身气功办下发内容进行统一培训。
站点参与培训人员多为中老年,技术水平与高校教师具有一定差距,且在短期培训中部分站点人群存在“蹭福利”的失范现象。从理论角度来看,笔者在参与几次培训后发现,中老年群体对于理论掌握十分吃力,更多的是将这类培训当作游玩或交友,致使理论培训几乎是微乎其微。
从冲突论视角来看,将以上内容分为三组分别是:青、中老年的群体冲突;健身气功与现代体育冲突;健身气功培训内容的结构冲突。
青年与中老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对运动的认知、以及对于运动相关文化等内容。青年对于身体锻炼时的外在文化展现。而中老年的选择体育运动是作为生活的社交工具。
如此,形成两个群体—青、老年群体的分离给与了健身气功双面的发展空间,老年群体可以在老龄化社会的当下,推进老年群体的社会体育的发展。而作为青年群体,可将健身气功融入创新元素将其作为符合大众青年并进行传播,两群体之间在保持平衡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促进健身气功发展的作用。但也需注意负面影响—产生敌对情绪。例如:消费问题,青年群体可能将健身气功作为一种谋利手段,而这样就会影响到老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因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现代体育与健身气功的传统体育有着文化冲突,如理论、服饰、思维等。现代体育多会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运动科学,来作为自身的项目理论。以瑜伽为例,从体式、呼吸、动作伸展等内容都离不开运动解剖、运动生理等一系列学科来支撑项目。而健身气功的理论基础采用中医、阴阳、脏腑等学说构建而成,因此,健身气功的理论,对于普通大众群体来讲,难度更高。而现代体育则会更为直白。对于理论更为直白的现代运动来讲,在受众的程度上会更高于健身气功。优势方面看,这样做可以促使健身气功群体在理论方面做出更多改进,迎合现代大众的观念和接受程度;但负面影响会造成健身气功的理论会对于现代体育的理论产生排外情绪,继续走自身独立路线,影响其自身发展。
最后再来谈一谈健身气功自身内部的一些冲突。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统一规划”与“发展困境” 、“统一编创”与“百花齐放”。
4.3.1 统一规划与发展困境
我国健身气功起步较晚,发展至今虽然实现了“管办分离”,但基础力量薄弱,并不能完全离开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仍处于半官方的发展模式,虽说在一段时间里政府主导是有利于健身气功发展,但由政府主导推行始终会造成在一定程度上的项目资源浪费、管理效益低下、社会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冲突。如:在培训中的年龄群体、培训模式、内容、管理一把抓——除了有站点作为社会传播点外,社会上再无其他传播途径。
4.3.2 统一编创与百花齐放
自2003 年以来,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完成了11 种新功法的编创推广工作,但习练人群单一、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问题依旧突出,健身气功技术瓶颈如何破解是当下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原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主席伍绍祖在“气功的体育应用”研讨会上所言,气功“要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互相之间要切磋,取长补短”。如此在保留原有传统技术下,不断改进,适应于促进大众消费的新型健身气功。但劣势在于科学性的论证,若改进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1)管理应该更进一步下放,加大与企业合作,促进健身气功市场商业化的出现,成立专门的管理与监督。
(2)高校作为,理论与技术发展的主阵地,在不断追求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与现代体育运动诸多要素相适应,加强以健身气功为专项的就业导向。
(3)培训上应该有群体的群分和内容的调整,将青年与中老年进行区分培训不再进行一把抓。
(4)市场推广的角度,应该多变,不局限于 “赛”“站点”的形式,鼓励年轻群体推广创新,融入年轻人接受的元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大健康”理念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与健康需求面临短板,体育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以健身气功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从当前健康服务产业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实际看,健身气功在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与已经形成特色和优势的大文化产业、现代体育产业等相比,健身气功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还远远不够。作为一项独特的包含中国特色文化思想的健身锻炼方式和传统体育项群,健身气功除能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和非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之外,还可有效弥补医疗卫生服务在健康促进上的短板,促进中国优秀体育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健身气功与健康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中,健康消费投入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健身气功与健康服务产业的协同发展面临良好的时代和市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