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视角下社会创业助推资源型城市就业的路径探究

2023-10-17 00:28苏海泉张明晔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失业者资源型赋权

苏海泉,张明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自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以来,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东北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1]。但有研究表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由于当地劳动力技能单一固化,与替代性新兴产业的就业条件不符,导致当地劳动力需求下降约6.9%[2]。不仅如此,近几年,由于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国际形势紧张,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学者认为,创业是基于赋权的逻辑开展的,社会创业过程的关键就在于为组织边界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赋权,以创造最大价值[3]。因此,基于“赋权”视角来研究社会创业对于资源型城市就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社会创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就业的有效手段

1.1 社会创业兼顾商业技能和社会使命推动经济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形势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长期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结果。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减少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在此背景下,正值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和就业压力,社会问题也不断加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不仅需要商业创业来刺激城市的经济增长,还需要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社会企业来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有数据显示,英国5.5万个社会企业每年营业额高达270亿英镑,令英国的GDP提高84亿英镑,约占GDP总量的1%[4]。另外,社会创业企业不同于传统慈善组织非营利的运作模式,也不同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商业企业,他们能够兼顾商业技能与社会使命来创造心中的理想世界。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至今,呈现出资源逐渐枯竭、经济形势严峻、就业问题突出的特点,迫切需要社会创业这样一种目标导向性更强、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工具来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而且,社会创业者通常具有极强的使命感和共情能力,秉持着善意的目光看待世界,他们会悲痛于身边的不公与不幸,并且能够为此长期地坚守和付出。因此,越是在社会问题突出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越能够激发社会创业者的出现。

1.2 社会创业利用创业途径扩大当地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的就业与再就业影响着资源型城市的民生幸福和社会安定,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宏观来看,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了高端绿色产业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即第三产业代替第二产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6]。在全国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必须顺应时代,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实现城市转型升级。但有学者指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也会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其中由于成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过少,导致这两类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受到了明显影响。大量劳动力长期失业,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健康和社会安全问题,而社会创业是一种“利他”的创业类型,相比经济价值更加强调社会价值的创造,为城市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地区的就业率正是社会创业的功能之一。

1.3 社会创业通过“赋权”提升失业者个人素质

失业是指劳动者处于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但没有工作岗位的现象[7]。失业者本身主观能动性与就业能力息息相关。首先,以下岗职工角度来看,资源产业的工人原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着良好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如今资源枯竭,大量煤矿企业倒闭,失去了曾经的“铁饭碗”,不同的社会记忆带给他们不同的身份认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存策略[8]。一部分下岗职工有着积极的就业心态,但他们的劳动能力不符合新型产业的要求,他们是由于客观条件不足从而失去了职场优势,对于这种情况,社会创业企业会通过为目标群体和公司员工提供就业、创业的知识技能培训的方式进行技术赋权,从而为其就业提供切实帮助。而在心理上依赖外部力量的下岗职工就业态度消极,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技术赋权,更需要通过心理赋权扭转“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改变现状的能力,只要通过有效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标。社会创业的参与者们普遍能够在就业创业和学习途中树立自给自足的精神,对态度消极的下岗职工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其次,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来说,他们在心理、经济、技能方面都处于“无权”状态,需要特定的组织或社会力量为他们赋权。其中最为合适的赋权组织当属社会创业。学者们认为,社会创业介于非营利组织和商业创业之间,既不同于依靠政府和社会捐助力量维持运转的非营利组织,也不同于将追求经济价值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的商业企业。社会创业能够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秉持着“自力更生”的运行模式,在社会企业项目运转过程中实现为参与者赋权的功能。综上,社会创业能够扭转失业者们的消极心理,通过“赋权”来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就业能力,获得稳定经济来源。这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使其拥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力和能力,还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2 资源型城市就业困境的因素分析

2.1 难以突破原有就业观念,对自身缺乏信心

资源型城市的失业者数量庞大,其中心理因素对该群体的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阻碍其就业的心理因素可概括为“不敢”和“不愿”两种。“不敢”可理解为失业者无法突破内心桎梏,困于自我束缚与社会压力之中。他们较难突破原有的就业观念,对求职仍然有一定的依赖和拖延心理。同时,他们的自我感受较为悲观,对自身缺乏信心,由于固有的知识与认识给自己套上重重精神枷锁,将大部分时间精力内耗于自身的担忧和对求职的犹豫之中。究其原因,可能是失业者的“不愿”:一方面,如果自身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人际关系网络狭窄,就会导致就业知识缺少来源渠道,从而找不到合适的求职方向;另一方面,一些下岗职工将自己划入弱势一方,不愿踏出目前的舒适区,将失业原因归咎于外界,采取消极对待的方法来等待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不具备正确的就业认知和积极的求职心态,社会的输血式帮助反而会助长其依赖心理,减少了提升自身能力和寻找工作的效用。

2.2 劳动力技能不足,与现有市场需求不匹配

资源型城市的部分居民在资源生产型企业就业,长期从事简单且单一的工作,更多的是投入体力劳动,在工作中很难学习到额外的工作技能,掌握的工作技能较少。目前,失业者普遍认为就业技能对求职非常重要,但自己并不具备较好的劳动能力,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希望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就业技能的培训,然而,多数失业者都没有了解或是接受过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如此,依靠开采资源带动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对资源的长期开采导致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型产业规模缩减,大量职工失业。而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失业群体也普遍表现出了不适应的状态。一方面,由于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其他职业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另一方面,原有的工作技能与当前工作岗位要求不符,短时间内又无法学会一项技能,使得弱势群体和下岗人群的就业和再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2.3 失业率高,失业群体生活相对贫困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日益增长,已经不会仅满足于生存,人们需要的是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而资源型城市的底层群众长时间处于经济、政治、体制上的“无权”状态,尤其是现阶段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难度大、财政收入状况差、贫困人口多,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面临困境。有学者认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由于贫困生活让他们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认为自己不会拥有未来也不会拥有改变生活的能力。 若无外力帮助,这些“无权者”可能还会为了生存拼尽全力,而无法过上体面的生活。此外,由于全球化和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加之城市资源枯竭情况严重,导致了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倒闭和失业率急剧上升。大量工人被剥夺经济来源成为下岗职工后,他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下降,转变为社会底层。然而,这个新的社会底层群体与长期贫困的底层群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经济状况改变之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因此,在面对突发的经济困境时,这些下岗职工会有更强烈的挫败感和社会适应性压力。

3 社会创业助推资源型城市就业的相关建议

3.1 心理赋权,获得自我效能

社会创业者善于用可持续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能够通过参与的方式帮助失业者进行心理赋权,这是因为参与本身就是赋权的过程。首先,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商业企业的求职竞争压力大,入职门槛高,社会创业企业会有针对性地帮助某一类特定群体,会将企业的绝大多数就业岗位给予这类目标群体,使其更容易得到就业机会并参与到社会创业中来。其次,社会创业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会更注重求职者是否具有积极的想要自力更生和改变生活的心态,对于技能的要求相对不高,所以相对商业企业来说,社会创业对特定的帮扶群体的入职门槛更低,降低他们求职的抗拒或胆怯心理。另外,当失业者入职或作为服务对象后,他们就成功参与到社会创业活动中,将他们从原本的孤立状态转变为主动或被动地建立人际关系网,人在社会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获得与世界的联系,并且参与的过程会提升自信,增加自我效能感。这是由于失业者在工作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做出贡献后还会极大地激发自信,在心理上给予自己能力的肯定,然后化为行动的力量,从而真正地接纳自己,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体现完成心理赋权。

3.2 技术赋权,提高就业能力

在解决难就业群体职业技能不足的问题上,社会企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旨在解决就业或教育等问题的一些社会企业会采取与各类学校合作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或者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开办学校以提高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就业能力。社会企业还会在吸收低技能劳动力后,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进行技术赋权。社会创业不仅会招收弱势群体中的技术人才,还会吸收大量的低技能劳动者。在入职后,社会创业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切实有效的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拥有足够的就业技能,使其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另外,国内外的社会创业均处于较为严苛的创业环境之中,这就要求社会创业者必须具有极强的资源拼凑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个人优势。社会创业企业不仅会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还要因材施教、因才定岗,在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的同时,让员工体会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样会更有利于释放其自身的才能,从而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

3.3 经济赋权,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赋权是确保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能力、技能、资源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收入。在社会创业过程中,由于它独特的互利互惠的性质,可以让社会创业者、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共同体会到自由、平等和宽容,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底层群体来说,自由宽容的内心感受以及受人尊重的生活环境能够令人从精神层面得到重塑和升华。良好的经济情况给予了他们选择更好生活的权力,拥有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资本,无论今后是否离开社会企业,他们在选择其他单位应聘或是主动创业时都有了能力和底气,而这些都来自社会创业者的经济赋权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创业企业为特定帮扶群体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了经济收入让他们能够过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仅如此,在参与社会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眼界和技能的提升,让他们进入了不同的交际圈,拓展人际关系网络,这些无论对当下的就业能力还是对未来的就业选择都有极大助益。因此,社会创业能够通过经济赋权来维护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稳定,同时也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失业者资源型赋权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试论新媒体赋权
法失业者拒绝工作机会要受罚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国企重组若引发下岗潮善待民企可吸纳失业者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