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生
1946年,朱自清先生从昆明西南联大回北平清华大学继续任教。那两年,正好我也在清华大学读书。在文学系里,我选了朱先生的课,大约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学史专题研究》《历代诗选》等课吧。先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这批青年学生。当时,朱先生因抗战中长时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胃病时而发作。但每次上课,他仍然认真备课写讲义,课堂上板书一笔一画从不潦草。他总是那么谦虚,对我们既循循善诱,又非常尊重我们的意见。甚至先生自己写了文章,也常常要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学生写了读书报告或学术论文,朱先生总是认真仔细地加以批改指导。至今,我还保留着朱先生用铅笔为我修改过的一篇学术论文。
1947年10月,中国文学系举行迎新大会,朱先生也参加了。朱先生对当时从解放区带进清华园里的秧歌十分感兴趣,他非常有兴致地挤在我们男女同学的队伍里,进三步退一步地舞起来,而且学习得最认真。当时朱先生虽然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但他那种向青年人、向新时代学习的认真严肃的态度,令我们十分感动和敬佩。我记忆最深的是1948年元旦那晚,在余冠英先生家里开同乐晚会的感人场景。那晚,朱先生带病,但是还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挤在一个行列里热情地扭秧歌,同学们以民众喜爱的风俗,亲昵地给他化了装。朱先生呢,穿上了一件红红绿绿的衣服,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对这来自解放区人民大众化的演出形式和内容表示十分支持。他这种精神使在场的许多师生深受感动。但我至今内疚的是,那晚不应让朱先生吃元宵,虽然他只尝了一个,但第二天胃病又发作,幸好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朱先生在清华的这段时间,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极为亲密融洽的,他既是我们的严师,又是我们的慈父。在学生身上,他花费了多少心血啊!他常常强忍着病痛为我们上课,阅改论文报告。我们学生举办的各种文艺诗歌晚会,朱先生总是高兴地来参加,而且还在会上发表热烈的讲话。
在办学方针上,朱先生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朱先生的主持下,中国文学系制定了用新的观点研究旧时代文学、开创新时代文学的办学方向。朱先生自己不论在古典文学、新文学还是文学批评、语文教学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48年夏天,大学毕业考试结束后,党组织决定调我去解放区学习。离开清华园的前一天,我怀着依恋的心情,来到北院十六号朱先生家里,向他告别。谁料到这一别竟是我们师生的最后一次会见。记得那天朱先生说了许多勉励我的话,分别时,朱先生不仅把我送到家门外,还缓缓地送了好几步路,然后伫立在院里望着我。我一面摇着手一面回过头望着朱先生,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影子时,我才若有所失地发觉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
1948年8月12日,朱先生病逝。在解放区突然听到这个噩耗,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独自坐在一间农民的小屋里啜泣着,窗外天阴沉沉的,落着细雨,仿佛和我一样在悲泣哀伤。朱先生那温和的面容,穿着一身淡黃色半旧西装,一手拿着书,一手携杖,慢步走在清华园林荫路上的身影,以及课堂上朱先生一板一眼、认真讲课的情景,又一幕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不令我深情地怀念啊!
(选自《人民日报》1998年9月11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