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锡
大千世界,万象众生,每种事物都有各自的特性。我们介绍事物要抓住重点、突出特征,介绍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如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假若要你选择身边的一种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你会怎样介绍呢?
自己造肥的植物(题目还可以新颖一点)
湖北荆门市沙洋县五里中心小学五(1)班 陈克香
星期天,爸爸给甘蔗施肥时,我在一旁帮忙。正当我正要为黄豆施肥时(“正当”和“正要”意思重复,可删去“正当”),爸爸却说不需要,因为它自带“氮肥厂”。
一棵黄豆苗大约只有40厘米左右高(“大约”和“左右”都表示不定数,语意重复,可任意删去一词),整体看来和其他植物并没有什么两样,哪有什么工厂呀!爸爸说,他所说的氮肥厂就是豆科植物根上的疙瘩——根瘤,里面有许多根瘤菌能制造“氮肥”(怎样制造氮肥?要是能详细地说说就好了)。有生物学家曾设想,如果能将豆科植物的“地下氮肥厂”移植到小麦等农作物的身上,就可以避免化肥不污染自然环境了(否定词使用不当,反而把意思弄反了,可删去“不”字)。
小作者写出了黄豆苗的与众不同。但小小的植物怎么能自己造肥?作者刚接触到“根瘤”和“根瘤菌”,却将笔锋一转,写科学家的设想,导致重点不突出,说明方法欠缺,对黄豆苗“自己造肥”的功能说明不充分,别人读起来也不明不白,更感觉不到其中的奇趣。针对存在的不足,小作者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修改:
一是要抓住重点详写——“根瘤”和“根瘤菌”如何工作,并详细介绍造肥过程,以突出黄豆苗的特征。
二是充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灵活介绍:可以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比如把黄豆苗自己造肥说成是自带“氮肥厂”,把根瘤菌说成是“造肥工人”;可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黄豆苗究竟有多高,用具体数据准确表达;可以用作比较的方法,如将黄豆苗和其他植物相比,外形、生长特点有没有什么不同。
自带“氮肥厂”的植物(题目新奇,很有吸引力)
湖北荆门市沙洋县五里中心小学五(1)班 陈克香
星期天,爸爸给甘蔗施肥,我在一旁帮忙。我正准备为黄豆施肥时,却被爸爸阻止了:“黄豆不需要施肥,它自带了‘氮肥厂’!”什么?植物能自带氮肥厂?我不禁疑惑顿起。(开篇设问,引出下文。)
一棵黄豆苗有40厘米左右高。(列数字说明法。)叶子宽大,叶柄和茎上都有许多小绒毛,整体看来和其他植物并没有什么两样,哪有什么“氮肥厂”呀!(略写“没发现”,以襯托后文的“发现”。)在爸爸的引导下,我拔起一棵黄豆苗,细看根部,才发现根上竟长有许多疙疙瘩瘩的东西。爸爸说这就是豆科植物的“地下氮肥厂”——根瘤。(打比方说明法。)在这些根瘤里,有许多辛勤劳动、专门制造氮肥的“工人”呢。这些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小“工人”叫根瘤菌。(作解释说明法。)它们通过体内分泌的固氮酶,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还原成植物能吸收的铵态氮,源源不断地供应豆科植物的生长需要。爸爸还告诉我,一棵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大部分氮肥。豆科植物有了这些小小的天然“地下氮肥厂”,就不会为缺乏氮肥而发愁了。(详细介绍有关知识,突出了重点。)
哇,世上的植物真是千奇百怪!我想,如果能将豆科植物的“地下氮肥厂”移植到甘蔗等农作物的身上,那能为农民伯伯省不少事,而且可以避免化肥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我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来移植的方法。(小作者的大胆想象表现出创新精神。)
习作开篇设问,引出下文;接着紧扣“自带氮肥厂”这一重点,运用列数字、作解释、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详写疙疙瘩瘩的根瘤、专门造肥的“工人”—— 根瘤菌,以及怎样将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还原成植物能吸收的铵态氮;最后发表感慨,让我们对黄豆苗自带“氮肥厂”这一奇特现象了解得清清楚楚。读过之后,你是否也想亲自种几棵豆苗,进行一番观察和研究呢!
读下面一段话。你觉得介绍具体吗?若不理想,请帮助修改。
星期天,我到外婆家玩,舅舅抓回了好多螃蟹呀!那螃蟹真有趣,还是横着爬行呢!第一次看见螃蟹,我就爱上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