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或许都有一段养育动物的经历,每个孩子可能都在植物的世界里投下童年的背影。本刊从2023年第1期起,邀请岭南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何腾江老师一起开设《探索·鸟趣》专栏,陆续推出12期以观鸟为主题的散文。
《探索·鸟趣》专栏选择的野鸟均为岭南地区常见鸟类。作者用深情的笔触,给小读者书写了一本岭南版的“观鸟笔记”,让小读者在字里行间看见野鸟在岭南的天空翻飞。作者还寄语小读者,希望从观鸟入门,继而观察自然万物,一起了解大地上的事情,共同诵读大自然的赞歌。
搬到新小区时,正好是深秋。
此时,窗外的木棉树几乎已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干孤单单地伸向半空,欲语还休的样子,像个寂寞的孩子。
这个时候恰恰是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是这么记录的:“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意思是说,寒露一来,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晨露都快要凝结了。寒露,也恰恰是二十四个节气里最早出现“寒”这个字。寒露一来,意味着往后的日子,逐渐开始冷了……
一个人在小区里无所事事地闲逛,头顶偶尔传来鸟鸣声,时断时续。抬头一看,正好看见一只鸟背着我站在木棉树的枯枝上。
目光所至,屁股处一撮红色的羽毛格外醒目,人也一下子来了精神。
没错,是红耳鹎!
少时在灵界村,念念不忘的鸟,除了普通翠鸟、暗绿绣眼、喜鹊,还有这只调皮的红耳鹎。它的标志性装饰,除了耸立的黑色羽冠,还有红色的臀,以及眼下鲜红色的斑点。
红耳鹎虽然也适应山地次生林、公園、果园,但据我观察,它们更多是出现在村庄里。
那时候,我还住在茅屋里。红耳鹎时不时就飞到屋顶,一跳一啄,像经验老到的匠人在检查屋顶。
偶尔坐在院子里,红耳鹎也不将我放在眼里。在屋顶玩腻了,就飞到院落西面的厨房屋顶。那里是瓦房,上面盖着灰不溜秋的瓦片,实在没东西可啄食,它就转动着黑乎乎的眼珠,自个儿鸣唱着,也不管不顾我的目光。
就在这时,又一只红耳鹎翩跹而至。两只红耳鹎落在瓦房顶,开始打闹,翅膀不时拍打着对方,似乎在争执。
也许都是调皮鬼吧,两只鸟在一起也没闲着。打闹了一阵,一只鸟飞走了,落在茅屋旁的一棵细叶桉树上。另一只鸟自觉无趣,越过屋顶,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红耳鹎跟麻雀一样,都是雀形目,都是喜欢与人“住”在一起的小型鸟类。但是,红耳鹎是鹎科,麻雀是雀科,两种鸟只能算是远房亲戚。
在灵界村时常见到的红耳鹎,如今依然“跟随”着我,出现在城市里。它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入‘城随俗”了呢?
不得而知。
但红耳鹎还是红耳鹎,并没有因为深秋了而多愁善感,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快乐,哪怕是在枯枝上,也乐此不疲地歌唱,声音饱满动听。
于是,我停下了脚步,站在木棉树下,静静地聆听红耳鹎的演唱会。只见红耳鹎眼下后方的那一撮鲜红色的斑点越发明亮,颊和喉均为白色,而颈侧至胸侧由深褐色渐变至浅褐色,全身色调极为和谐。
终是没有多少耐心,听了一会儿后,我便移动了脚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才拐一个弯,在一棵同样光秃秃的鸡蛋花树上,又遇见了一只红耳鹎。鸡蛋花树矮得多,与我的直径距离也近得多。显然,红耳鹎已经发现了我,抬起头,慌张地望了我几眼,愣了一下,似乎是犹豫吧,见我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于是知趣地往高处飞,落在了一棵人面子树上,借着叶片藏了起来……
知道小区里“住”着这么多的红耳鹎,每天清晨醒来,总能从众多的鸟鸣声中找到它,初来乍到的那种陌生感,也渐次消失了。
不是吗?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总有种种不适。要是遇见熟悉的物事,哪怕只是一只普通的野鸟,仍然会觉得亲切。
这样的感觉,正如我在美国自然文学之父约翰·巴勒斯《飞禽记》一书的封底读到的一首小诗一样:
“每只小鸟的内心深处都是一面镜子
当你凝视的时候
会看到温暖的自己”
这一番深秋里的温暖,是一只红耳鹎给予的,也是大自然馈赠的。
不是吗?
自然课堂
之所以喜欢红耳鹎,是因为它的羽冠像极了家乡雷剧里人物的黑礼帽,格外威风。
从色彩搭配上看,红耳鹎也是一个搭色大师。黑色的羽冠,因为有了一处红色的斑点,远远一看,就像红耳朵,特别好认。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红耳鹎一出生就有“红耳朵”呢?其实不然,幼鸟的长相和成鸟有很大的不同。
雏鸟出生一段时间后,其头部和背部多是裸露着嫩红的肉,但头顶的绒羽却已是一片乌黑。哺育几天后,雏鸟的羽毛渐长且变厚,顶羽长高,两颊的白斑开始显露,尾巴也长长了。
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臀部的颜色由淡变深,从浅黄色向橙黄色渐变。待雏鸟眼后的那一撮红色斑点露出“庐山真面”后,红耳鹎的臀部也最终由腚色变成鲜红色。
这个时候,雏鸟已长成成鸟,开始活跃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成为我们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