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走过泥泞,路过风雨,如今的夏江波正努力成为别人的屋檐。
当然,她更希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拥有为自己撑伞的能力。
“这个活动真是太好了,这要是以后再说个媳妇……”小谢妈妈拉着残奥会冠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教练员夏江波,畅想起了以后的生活。患有脑瘫的儿子居然能在家门口就业,她从前根本不敢想。如何能让更多的残疾人像自己一样,拥有精彩的人生、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的确也让夏江波困扰了许久。直到她想到残疾人励志直播的点子,并一点点将其转化为现实,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自己淋过雨,更想替别人撑把伞
敢想敢干的夏江波当初刚有直播的想法,便去找了石泉县人社局的领导。“人社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免费使用的工作室,还帮忙联系了学校免费提供培训,更有爱心企业捐赠了直播设备。”
在夏江波的计划中,培训完成后,工作室每天进行3小时的直播,内容以讲述励志故事为主,每场直播至少两人一组,循环更替。等到流量做起来了,还可以进行直播带货。石泉县是富硒之地,很多农产品极受欢迎。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助力乡村振兴,也可以帮助残疾朋友致富。
前面提到的小谢正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曾经,他无比希望自己能像同龄人一样走出家门,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可妈妈总是放心不下。但夏江波的名字和经历无疑是一种保证,得知她在筹建工作室时,小谢妈妈再无顾虑,第一时间便同意他来参加面试。尽管在摸底排查中,小謝写字的手一直在颤抖,但看着他的一笔一划,感受到他的着急、用心,夏江波还是对他说:“写得真棒,你们比我小时候好太多了。”
除了这些日常交往中细致的观察与温柔的鼓励外,夏江波也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经验开导他们。毕竟,她也曾被困在小小的一方天地,也曾羡慕那些背起书包上学的同龄人,也曾觉得残疾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1989年,夏江波出生在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金星村,也就是秦巴山区的大山里,家里兄弟姊妹4个,她排行老二。彼时,那里仍然水电不通,在夏江波的童年记忆中,始终亮着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家里三代同堂,一家8口,全靠父母种地为生。夏江波先天性残疾,腰部以下不能行动,生活无法自理,离不开家人的照顾。父母害怕外面日晒雨淋,又担心她无聊,总是在每天出门前,把她放在屋里窗前专用的小板凳上坐着,“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最孤单、最寂寞,时间为什么会如此漫长?”
转机发生在2004年的一天。那天,爸爸从镇上带回一个消息:为了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陕西省残联在全省范围内选拔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虽然那时的夏江波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游泳,但她固执地相信,这是自己离开孤独寂寞、自食其力的唯一机会。
几天后,妈妈背着她一路辗转赶至县残联。工作人员见她双腿无法行走、身体瘦弱,又得知她生活无法自理,直言:“你的残疾程度太重了,可能不适合做运动员,让妈妈背你回去吧。”她不甘心地让妈妈把拐杖递给自己,挣扎着想要站起来,结果却摔倒在地上。她边哭边抱住工作人员的腿哀求:“叔叔,请您让我参加训练吧,让我去试试,我一定会听话,努力好好学习的。”
她的执着和倔强打动了工作人员。在西安秋林度假村,她与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进行了为期15天的试训。他们有的上肢残疾,有的下肢残缺,夏江波的残疾程度是最严重的。第一次下水训练,有的孩子害怕,爬起来就跑,哭着说不练了。夏江波也害怕,但她别无选择,只得逼着自己去克服、去适应。
每当觉得疲惫、辛苦时,她的脑海中总会浮现父母的身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们,苦苦支撑着一家老小的生计。于是,她总能咬着牙坚持下去。15天的集训,她学会了仰泳。在双臂一次次打到水道线、破皮流血结痂中,夏江波掌握了方向和平衡,也从陕西省队一路游到了国家队。
多年来,不管训练有多累,又添了什么伤,她从没跟家里提过一句。她不愿父母担心,更不想他们因心疼把自己接回家:“难道你们能心疼我一辈子吗?”心态崩了的时候,她就躲在角落里哭一通,哭完之后擦干眼泪,继续训练。
12年运动生涯里,夏江波获得了大小奖牌56枚,集残奥会、世锦赛、亚残运会、全运会冠军于一身。但个中艰辛只有夏江波自己清楚。
言传身教,坚持到底终将美好
功成身退,2016年,夏江波不仅圆了一直以来的读书梦,前往北京体育大学攻读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更做了妻子、母亲,过着她一直向往的简单而幸福的生活。2019年,在夏江波读大三的时候,省残联领导给她打电话叫她再次复出,希望她参加皮划艇训练,为陕西省的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知道会很难,但夏江波还是一口答应下来。她说这些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自己,身为党员就应当在这样的时刻挺身而出。“我爷爷、爸爸都是党员。奶奶虽然不识字,但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一直觉得成为一名党员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这种想法在进入游泳队后更为强烈。2010年,夏江波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为党员后要做什么呢?她想到儿时父亲常对她说的话—要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
夏江波一边忙学业,一边忙全新的训练,北京、西安两头跑。支撑她风雨兼程直奔目标的不是那些刻苦训练的岁月,而是儿时父母早出晚归的片段。“我家孩子多,我情况又特殊,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贴补家用,种地的同时,爸妈还养了蚕和猪。妈妈每天打猪草、摘桑叶,一捆捆、一筐筐地往回背。家里还有干不完的家务等着她。可无论多忙、多累,妈妈总是笑呵呵的。”
如果说妈妈给予夏江波最大的精神财富是乐观,是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总能鼓起勇气去克服、去战胜的劲头,那么,她从爷爷、爸爸处继承的则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永远穿着最朴素的衣服,吃着最简单的餐食,把好的都留给我们。每当学校要交钱或是我们生病了,都是他们最发愁的时候。但他们不会当着我们的面表现出来,总是悄悄地商量再去哪儿做点儿活计,多挣点儿钱。”
细心且敏感的夏江波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些年,她一直学着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样子,说得少干得多,尽可能一个人去消化可见与未知的一切。这一次,她又做到了。2021年,她不仅拿到了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的两枚银牌,还顺利取得了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被推选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她又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参加完党的二十大,夏江波频繁地到学校、单位、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也用自己的经历、故事带给更多人前进的力量。听过她的演讲后,6岁的儿子波仔不仅对妈妈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想。他特别羡慕妈妈胸前佩戴党徽,一脸坚定地说:“长大以后,我也要成为妈妈那样的党员!”
被告知“必须足够优秀,成为党员才有资格戴”之后,波仔对自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小练习街舞的他,一个动作练上再多遍也不嫌烦、喊累,就像曾经在泳池中劈波斩浪、如今用所学所能履职尽责的妈妈一样:只要是自己选择的,那就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感谢陕西省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