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的“宁波现象”

2023-10-14 16:03降蕴彰
小康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专精巨人宁波

降蕴彰

总体而言,宁波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仍在持续攀升,发展势头良好。

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的宁波帮,曾推动了包括棉纺织、盐垦、航运、金融等领域的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现如今,作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诞生的沃土。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通过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在工信部公布的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宁波市的“小巨人”企业数量累计已达352家,占整个浙江省的24.58%;排在北京、深圳、上海、苏州之后,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不得不说,宁波市特别擅长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专精特新企业的优选中,比专精特新“小巨人”更进一步的是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评定。按照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全国工商联高端装备制造与仪器仪表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新望的分析,工信部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评定标准更高、更严格,要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生产技术或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专用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简单来说,工信部评定的“单项冠军”比“小巨人”更具国际性。新望表示,“单项冠军”与德国赫尔曼·西蒙教授提出的“隐形冠军”概念更相似、更接近。

在制造业“单项冠军”方面,从2016年开始,工信部已经发布了七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全国共计有1200家企业上榜,其中,宁波有83家制造业企业上榜,组成宁波制造的“最强天团”,总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超过了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北上广深四座城市,也超过了工业强市苏州。

从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到“制造业强市”“制造业大市”,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宁波均处于全国城市前列。这里为何能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诞生的沃土?

做大做强专精特新集群

宁波是浙江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工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的工商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之一。2021、2022连续两年,宁波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城市第七;在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百强榜中,宁波排在第十二。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宁波更是优质民企的“大本营”。宁波之所以经济高度发达,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是构筑了民营经济的“生态高地”。在宁波,经营主体总量超130万户,其中民营经济占97%;1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超98%。这些企业是宁波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基石。

8月8日,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在宁波“八八战略”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20年积淀,宁波营商环境排名稳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民营经济市场经营主体达126万户,18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成为全国第九个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亿美元的城市。

“毫不夸张地讲,民营经济活,则宁波经济活;民营经济强,则宁波经济强。”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说,宁波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2%的税收、66%的经济总量、79%的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活力都一骑绝尘。

宁波制造业的基础十分扎实,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整体上,宁波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

去年浙江省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制造业重点行业效益领跑者名单”,全省18个行业大类、200家企业成为年度制造业重点行业效益领跑者,其中,宁波市的博格华纳、万华化学、太平鸟、舜宇光学、方太厨具等59家规上工业企业成功入选,占全省的29.5%,位列全省第一。很多宁波制造企业声名不显,却处于细分行业赛道的龙头位置。

宁波入围“2021年度浙江省制造业重点行业效益领跑者名单”的企业共涉及17个行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入选8家,绿色石化入选6家,智能家电、特种材料、时尚文体分别入选5家,光电通信、现代纺织和服装分别入选4家,智能装备、智能电气、智能电机、光伏新能源分别入选3家,先进基础件、高端橡胶塑料、生物医药、动力电池分别入选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五金分别入选1家。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注意到,宁波入围“2021年度浙江省制造业重点行业效益领跑者名单”的这批企业不仅效益高、纳税多,还通过“数字化改革”“绿色升级”等科技管理进一步提升其产出的含金量。比如,在入选的8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之中,既包括吉利这样的行业龙头,也有宁波高发、继峰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还有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的帅特龙。

宁波帅特龙集团早在1986年就为第一代红旗汽车生产配套烟灰缸,并将这个看起来极其简单、极其普通的小物件做到了行业顶尖。帅特龙集团生产的汽车配套烟灰缸,由60余个部件组成,凭借自主研发的优势和精准的市场定位,经过设计研发、试生产、质量审核等一整套严格程序,屡破技术门槛,成为如今业内闻名的“烟灰缸大王”。时至今日,帅特龙生产的车载烟灰缸仍是一汽集团首选产品。

看似简单的烟灰缸需要经过设计研发、試生产、质量审核等一系列严格程序。帅特龙集团董事长吴志光说:“做配件并不意味着只能当配角,把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样能成为市场中的主角。”帅特龙集团通过产品的研发创新与技术的转型升级,将业务扩展到烟灰盒总成、饮料杯支架总成、内门外手柄总成、遮阳帘总成、顶棚拉手总成五大产品系列,生产出品种繁多的汽车配套小物件。其中,储物盒杯架托、遮阳帘、遮物帘总成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位。

目前,帅特龙已成为红旗、奥迪、大众、奔驰、宝马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国每3辆乘用车中就有1辆车装配有帅特龙的“单项冠军”产品。帅特龙成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在宁波,像帅特龙这种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企业还有很多。宁波一家企业生产的安卓手机镜头,市场份额占了全球的33%,相当于每3部安卓手机中,就有1个用的是他们的镜头;一家生产智能窗帘电机的宁波企业,年销售额10亿多,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还有一家宁波企业给全球90%以上缝纫机整机厂配套旋梭,几十年只专注做这一种产品,核心生产设备都是自己研发制造,产量占了全球40%。此外,宁波还有专门为航天、核电制造密封圈的企业,连续七八年把盈利投入研发,开发出来的产品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宁波市经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宁波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業总量达611家。其中,2021年入选198家,2022年入选413家,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总体而言,宁波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仍在持续攀升,发展势头良好。

建立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库

工信部7月公示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宁波再有69家企业成功入选。加上此前公布的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宁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累计已达352家。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梳理发现,从产业分类来看,宁波前四批283家“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于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几大领域,体现了宁波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在宁波第五批新增的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新材料企业入选数量最多,占比超过27%;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两大产业的入选企业数量超过了10家,占比均超过20%。综合起来,在宁波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3个产业入选企业占比已接近70%。

据悉,宁波已经建立了完备的企业梯度培育库,遴选储备了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入选培育库的企业维持在1500家左右。

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全面了解企业融资诉求,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分行聚焦宁波重点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及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在同业中居于领先位置。目前,辖区金融机构已实现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对接全覆盖。截至2023年2月末,宁波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1660.76亿元,同比增长20.1%。

在财政支持方面,宁波市政府对成功评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补贴奖励;企业成功上市后再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特别奖励,并在技术改造、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2022年,宁波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累计发放各类扶持资金10.8亿元。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陈成海表示:“一方面对获得各级冠军企业荣誉称号的给予政策奖励;另一方面,聚焦技术、市场、制造、管理等,提升发展要求,着力深化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的精准扶持,加速企业发展壮大。”

据了解,早在2017年,宁波就出台了《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等多项相关政策,认真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程专项行动,着力营造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氛围,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1年9月发布的《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宁波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达到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达到600家;要初步建成“三城三高地”,即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全域产业治理新高地、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新高地。

从2017年出台《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至今,宁波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程方面硕果累累,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总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方面也不甘落后,宁波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五,占整个浙江省的24.58%。不得不说,宁波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绩都非常优秀。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一份题为《宁波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新材料”行业企业为例》的调研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对“宁波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宁波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均做出细致的阐述和分析,并对下一步宁波如何做大做强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报告》显示,目前宁波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3个主要问题:一是宁波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可能成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挑战。虽然宁波占据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的先发优势,“小巨人”数量目前居全国城市第四,但对比2021年,2022年“小巨人”企业的认定上已表现出增速放缓。二是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宁波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处于全国城市第八位。但综合观察全国排名前10城市的得分情况发现,宁波的创新环境与政策环境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城市。三是小型民营企业偏多,产业链高端攀升困难多。宁波很多民营企业以代加工为主,品牌附加值低,管理者品牌意识还不强烈,一些专精特新企业也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这对未来宁波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现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针对宁波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报告》提出做大做强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的3条对策建议。

首先,针对性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预期更稳。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及培育企业提高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及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宁波知识产权综合体作用,培育一批在知识产权许可、评估、维权、诉讼、商用化等方面能力突出、特色鲜明、商业模式成熟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融资支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融资费用给予补贴。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直接融资服务力度,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调整债务结构。打造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平台,集聚政策、融资、辅导、用人、资源对接、品牌孵化及培育等“一站式”服务。三是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人员参与数字化培训,提升企业人员的数字化意识,引导专精特新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针对性激励科技赋能,让企业信心更足。一是鼓励科研院所对企业直接赋能。加快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及培育企业等优势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协同的重大技术研发组织机制。帮助创新能力不足的专精特新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加速创新成果产生及产业化落地。二是支持企业内部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异地建设研发中心,在国内科研机构集中、高端人才集聚、研发能力较强的地区设立域外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人才等创新资源,提升母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三是强化科技大市场的作用发挥。继续拓展宁波科技大市场科技资源储备,构建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鼓励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科技大市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最后,针对性破解痛点难点,让企业活力更强。一是打通企业人才评定瓶颈。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职称自主评价体系,推动企业职称自主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企业职称自主评价办法,激发企业人才活力。二是完善保障激励政策。在人才激励方面,构建精准化人才服务体系,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业人才提供子女教育及医疗方面的保障,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强人才就业稳定性。

猜你喜欢
专精巨人宁波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一图读懂宁波
国内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直立的石巨人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