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辽宁·汤昕东
桑翠湖宛若仙境,置身其间挥竿而钓,好似在进行一场奇妙的垂钓之旅。在这里,我们将“解锁”未知的鱼情,体验新奇的钓法,享受刺激的快感,还有一些遐想……
“桑翠湖边鱼米乡,高山白茶美名扬。”磻溪镇闻名遐迩,它位于福鼎西南。自山东出发,跋涉1000多公里,我们一行三人星夜兼程,总算赶在清晨来到磻溪镇上。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桑翠湖水库就在小镇旁的山间。
4月福鼎,清晨处于山边,让人感到丝丝凉意。一下车,街边早点摊儿的香气立刻扑鼻而来,让我暂时忘记了舟车劳累。不过,就算香味再诱人,也没搅乱我作为一名合格钓鱼人该有的素养——我心里盘算着,昼夜温差这么大,鱼应该会很难钓吧?可得做足准备。于是我决定先好好品尝一下磻溪镇的特色早点。
化老师可比我快多了。我上车取外套的工夫,他已经和早点摊儿的摊主攀谈起来,还点好了三份“官饼”和肉汤。小吴这个“吃货”直奔小桌旁,坐在那儿眼巴巴等着。没过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肉汤上来了。在摊主的提醒下,我们加了些胡椒进去,就着酥脆的烤官饼……嗯,地方特色就是好吃!我心里想着,这才是游钓的正确打开方式嘛!如果此行再钓到南方的一些特色鱼,那就太满足了。
品味过磻溪镇的早点,我们一路环山而上,徜徉于高山晨雾间,山中野茶,清泉溪流,翠绿桑竹……当真美不胜收。终于,波光粼粼的水面渐行渐近,总算要到了!桑翠湖是典型的山体水库,水环山,山抱水,山入云端,水天一色……站在山腰俯瞰,我不由感叹:这是要在仙境里垂钓啊!
由于是第一次来福建钓鱼,又是这样特殊的环境和季节,就算经验丰富的化老师也得先咨询一下当地近来鱼情。哪承想,负责接洽的当地钓友只顾吹嘘他去年钓得如何如何,以往钓到多长的大鱼……许是遇到钓友不显摆几句就不能找到共同话题吧!也可能是一说到钓鱼,钓鱼人都喜欢吹。两边人操着四个省的普通话聊了一番,我们总算了解到些许信息,但都是半月前的一些情况,近期都没什么人来这里钓鱼,可能是因为晴雨不定,鱼情不理想。既来之,我们决定还是尽快赶赴水边,亲自掌握情况。
通过当地钓友导航,我们优先选了平时日照充足的一个库湾分汊,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春季钓鱼的首选。相较于广阔的大水面、主河道,库湾稍浅,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水草和水中微生物会多一些,能给鱼儿提供更多觅食和繁殖的机会。只是库湾里大鱼可能较少,尤其在春季,加之近期雨雾交替,大型鱼在这一时期咬钩的概率应该不大,所以我们打算钓小型鱼。来之前就听说桑翠湖盛产黄尾鲴,这可是北方少有的鱼种,也是我们此行的目标鱼种之一。至于大草、大鲤,近来这破天阴晴不定,还是先看看再说。
试钓开始后,面对未知的鱼情,我们并没做太多交流,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着准备。我选的是远离湾底、偏腰部的钓位。化老师和小吴二人选在一处湾中分汊的突出部位,那是一处不规则地形,相当于坐在小铧尖上,看样子很不错。抛竿找到底后,我这里水深接近3米,要比化老师和小吴那边深半米左右。这样的水深对于山体型水库来说并不算深,我觉得2~3米深钓手竿刚好。在水库大水面垂钓,大多数钓友可能都首选长竿,但钓黄尾,我用较短的超轻5.4米竿,一来钓小型鱼能确保较高的抛投频率,二来5.4米竿应对此处水深刚好合适。
品尝特色早餐
像每次出钓一样,我心里念着开竿大吉,期待惊喜快点儿到来……
山边的雾渐渐散了,暖暖的阳光洒下来,四周鸟语花香,令人沉醉。但与此同时,遗憾也照进现实,一个多小时过去,浮标动也不动,它好像入定了。对开竿上鱼的美好期待,如天边稀薄的云,渐渐淡去,我抽竿做窝的频率也懈怠下来。其实这期间我没少抽窝,虽然一直拉饵抛投,但由于饵团较大,加上饵料中添加了酒米,也能堪堪形成有效窝点,然而毫无成果。化老师和小吴那边也没动静,连小杂鱼都不闹钩。
我开始浮想联翩:“神奇了嗨!这鱼是长在仙境里,趁雷雨天都飞升了?话说飞升这么高端的事,不来点儿葱姜蒜丹药料酒什么的还能成了?!”
小吴开始打窝了,大团大团往里扔,惹得化老师不时扭过头看,好像在忍着什么,也不说话。我下意识脑补了一下化老师飞身纵跃,一脚将小吴踹进河里的画面,不自觉呵呵笑出声来。
我发觉自己想法有点儿飘。是这仙境般的美景影响的,还是近来小说看多了?话说不上鱼的时候放飞一下思绪,总比小吴瞎折腾强。
小吴总算折腾完了,有点儿后知后觉,尴尬地解释了一句:“反正也没鱼吃,我打打窝诱诱鱼。”
环山而上,风景如画
山端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化老师没理他。
越没鱼越打窝,窝打得多,鱼就能越多?我觉得多数时候不是,过度打窝不过是新手缺乏耐心的普遍表现。小吴就属于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猛打窝的新手。我觉得,一般情况下,钓小型鱼根本不需要手抛重窝,而是采取少打勤补的方法。你可以搓大点儿的饵精准抛竿带窝,也可以将饵攥在铅坠上抛竿带窝,当然如果水够深、不会惊扰鱼,也可以有准头地手抛窝……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哪怕是在大水面垂钓,钓小型鱼也不需要握大团打重窝,否则可能会因外部条件(如时间、水温、溶氧等)改变或不具备而推迟或缩短上鱼窗口期,甚至可能导致鱼获量降低或“空军”。钓大鱼有时候也会因在上鱼窗口期乱打重窝而惊跑鱼,因为野生鱼,尤其是大鱼,胆子是非常小的,要打重窝就必须提前,至少要在可能上鱼的时间段前就打好。
反正没鱼吃饵,我凑到化老师跟前,蹲下身随口问了一句。化老师果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他指了指十米开外的河面问我看到什么没。我定睛细看,没看出什么门道。他让我站在后面土坡上看。再仔细看,我总算看清了,在水面以下表层位置,每隔几米就潜浮着类似水藻的东西,没错,应该是水藻群,虽然不算密集,却也不少,在光影交错间片片绿色夹杂着紫红,随着观看角度不同还会变色,就像一群张牙舞爪的异形生物。我瞬间脑补出被外星生物悄然包围的画面,下一幕或许……
“看看等风来吧。”化老师只说了一句。鱼情不明朗时,他通常比较沉默,从不随意揣测。只是这风何时能来……
化老师率先钓到大黄尾
我钓到的大黄尾
风还真来了!快到10点时,水面泛起波纹。又过了一阵,我听见不远处“唰”的一声,化老师中鱼了!一阵拉扯鱼上岸,是黄尾,足有半斤。小吴一开始还安静专注地看着,等见到鱼马上兴奋地叫起来。化老师看他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索性将鱼给了他。许是这条“压护鱼”起了神奇效果,小吴随后也中鱼了,只是他那条是大鲫鱼,非目标鱼。但见他边提鱼边扭头望向我,即使隔着十几米远,我也能感觉出他很得意。许是比我先中鱼的缘故?
我加快了抽竿频率,并且改用搓饵连抽几竿窝子,之后再拉饵施钓。十几分钟后,我也中鱼了,而且连中两尾。果然,这里的黄尾都有半斤左右。第三尾鱼来了,冲劲十足,拉得竿线嗡嗡响,很是过瘾,原来是锚到的。我一边拉鱼,一边扭头看向小吴,他正瞧着我,一脸羡慕。
三人你来我往,不时上鱼。这期间我们都没怎么说话,或许是隔得稍远,或许是化老师始终淡然和安静。在这一刻,我心有所悟,化老师之前让我看那些漂浮着的水藻,又说等风来,不难推测出,早晨雾大、风浪平静,水中溶氧低,而黄尾本就不耐低氧,所以早上那会儿才不开口。这样看来,我们选的这片库湾钓区应该不算上佳。
临近中午,风停了,水面静谧,鱼口也变稀了。化老师说下午回住处休息一下,也为第二天的垂钓做做准备。一上午,我和化老师各钓到十几条黄尾。小吴跑的鱼比钓的多,总丢口,还不时断线。可能是赶夜路累着了,小吴整个人都不精神了,要是能经常上鱼就不一样了吧?
来到福鼎,不品品其特产白茶,那真是白走一遭。翁厂长的茶园和茶厂就建在桑翠湖边的山上。我们被安排住在他的茶厂招待楼,很是方便。吃过午饭,香茗已置几上,寿眉、白牡丹、白毫银针,轮番品尝后,我们也为第二天的垂钓作了分析和准备。
1.我钓到的黄尾
2.半斤左右的黄尾一条接一条地上,真过瘾
3.钓不到鱼的小吴同学很着急
山里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让人身心舒畅。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今天要换钓点,是翁厂长闲暇时常去的一处库区中心区域。车只能开到半山腰,由于到河边还有一段距离,路很难走,化老师便让我和翁厂长先去河边踩点。
经历第一天的境遇,我打算找一处相对开阔的大水面。我的想法是最好能找到一处与主水域相邻的湾汊,既能避开静水缺氧的问题,又不远离小型鱼喜爱的栖居地。翁厂长尽心地领着路,没一会儿就远远看见水面。站在高处眺望,下方一处独特的地貌瞬间吸引住我。那是一处向水中突出的半圆形土坡,左边是狭长的湾汊,正前方对岸是一座耸立的高山,它左侧也有座山,只是相对低矮,而两山中间则是夹着通往远处的水面,高山的右侧就是广阔的大水面……这可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二话没说,我转头回去喊小吴卸装备,直奔水边。
将钓位安顿好,这时化老师也来到近前。他对钓位很满意,直言黄尾生性就喜欢在这样的坡上觅食,尤其是泥、沙、石都有的水底地形。另外,这里虽说也像昨天那样群山环绕,但水面四通八达,风和水的流动性都很好。再看岸边的水,能见度高,很是清澈,这和之前那个湾汊的水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看得出来,化老师对此地很有期待感,话也多了不少。
我们的钓位
各就各位
三处钓位,我选在正对高山的钓位。远眺对岸山端,稀薄的云雾还未散尽,恍惚间好像看到山顶有处石砌的方形建筑,我惊到了,莫非那上面住着人?这怎么可能,人怎么上得去?!我赶忙叫来小吴,指向对面山顶,小声问他有没有看出什么。小吴眯眼瞧了一会儿,什么也没看出来。唉!以小吴的资质,实非我道中人。我边准备钓具,边不时抬头看向对面山顶,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还是5.4米钓竿,这里的水深却将近4米,水底是斜向下延伸的陡坡。针对这种地形,我一般都是将浮标调出3~4目,最钝不过钓目与调目相同,这样可以避免钓陡坡抛满竿后被露出的表面目数所误导而致钓得太钝。虽说钓黄尾不少人都喜欢钓钝,但我还是习惯先从灵一点儿开钓。化老师好像调的1目,每次抛完竿后都将竿子后撤一些距离,然后再向前推竿到固定的位置,这样每次定点后浮标都只露出1目,也是非常巧妙的钓法。小吴在那儿一直抱怨水底不平,一会儿露出一根棍儿,一会儿又没影了。化老师受不了小吴聒噪,干脆将这方法教给他。学会后小吴很开心,直拍马屁,还要主动承担和窝、打窝的工作。化老师赶紧喊他停,并叫我将事先备好的窝料和好。
这份窝料是化老师精心准备的,以“超诱”为主,加上带有浓香小药的黑坑类饵,另外还有腥香综合饵加麝香酒米。窝料和好后,化老师抓出一把,握成团,叫来小吴,亲自在河边给他做起了示范。只见那团窝料滚入水下好远,直到看不见。化老师回头问小吴看明白没,小吴茫然片刻后恍然点点头,终于知道为啥昨天他打那么多窝,效果反倒不如我们的原因了。还没等小吴问到底要怎么打窝,化老师已经抽出长长的打窝竿和一个羽毛球似的打窝器。我帮他装好窝料,只见化老师贴着他的浮标,很轻松地将窝料定点投了下去。小吴呆呆地看着,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却又坚守着一丝倔强——咋了,我就是没见过世面!
化老师选的钓位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早上8点多。轻风拂过,河面叠起平缓的波浪。打窝一小时后,旁边传来疾速提竿的破空声,又是化老师先拔头筹。鱼不大,却是黄尾无疑。我和小吴都来了精神。很快,我的浮标也出现上下浮动的信号。我试着扬竿,一股疾速的拉力传来,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出下一步动作时,线却断了,很明显是锚到鱼了。没一会儿,化老师那边也遭遇断线跑鱼的情况。不过很快他就调整过来,接连上黄尾。这是鱼群到了!
我发现被锚到的黄尾力气非常大,0.6号子线根本经不起冲击,而正口钓到的虽然拉力也足,却能轻易掌控。不管怎样,黄尾以其超高的泳速和冲击力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刺激,两个字——过瘾!
化老师见我不时挂鱼,让我采用对付滑鱼的钓法——放口,上下起伏的软绵信号一律放掉,主抓稳稳上顶和有力下顿的标相。我依言照做,果然奏效。不知不觉间,我和化老师的上鱼节奏越来越快,间或上双尾,真是钓得不亦乐乎。
小吴郁闷了,比昨天还郁闷。他那儿偶尔也有口,可就是钓不到鱼,只能望水兴叹,嘀嘀咕咕,好不可怜。其实我和化老师早就知道他那边的情况,只是想看他吃瘪。我们在做钓前准备时,他躲到一旁玩手机,不听不看也不学。他的线组、饵料都搞得一塌糊涂,最要命的是为了少走几步路,他将钓位选在死角,能钓到鱼才怪!终于,小吴憋不住了,蹲在化老师后面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想问又不敢问。
化老师补了点儿窝,将小吴拉到一边,教他开饵。这两天化老师一直在摸鱼情、调饵料、调试线组,于是很快告诉小吴如何进行调整:钓半斤左右的黄尾,用1号主线、0.6号子线、3号HK钩,枣核形浮标、吃铅1.6克~2克皆可;拉饵要饱满不松散,但不能拉得过大,以免入口难、假信号多;为了信号更稳准,可钓得稍钝一些,即钓目略超过调目1目到半目。
钓黄尾拉饵要饱满,水深要瓷实,拉得小而精方可
在斜坡底用打窝竿和打窝器打窝更精准有效果
在化老师的指点下,小吴离开了他原来坐的死角,搬到我右边不远处。虽然他仍是跑的比钓的多,挂的比正口上的多,但整个人精神状态明显不同了,扑面而来的得意劲儿和不时扬起的嘴角让人看了既好气又好笑。
鱼越上越多,我也感到越发畅快,不时扭头和小吴开两句玩笑,再偶尔看看高山美景是好不惬意。然而,就在不经意间,一个疾速黑标让我下意识地猛扬竿,霎时间一股巨力传来,竿子被拉得猛然弯向水面。我忽然感觉心脏好似慢了半拍,回过神刚要倒竿遛鱼,只觉手上一弹,鱼竿突然失去劲道,鱼钩弹出水面,仔细一看,钩上竟挂着两片一角硬币大小的金色鳞片。这时化老师也听到了动静,扭头看过来。我取下鳞片,拿给化老师看。我们判断这是一条四五斤的鱼,像草鱼,但又不太确定。这时,一直坐在山坡上看热闹的翁厂长也来到近前。他看了看我手上的鳞片,语出惊人:“军鱼。”
军鱼是什么鱼?我看向化老师,他也一脸疑问。随后,听翁厂长一番描述,我明显看到化老师眼睛亮了。我此刻心中一阵惋惜,神秘未知的军鱼,就这样跟我失之交臂,但随即我心头又一阵悸动,那是兴奋在蔓延开来。
午饭时间到了。翁厂长亲自下厨,几样带有地方特色的菜肴让化老师有了饮酒的兴致。大家边吃边聊,说得最多的还是一上午垂钓的乐趣,当然免不了说起那未曾谋面的军鱼。作为北方人,我们谁都没钓过军鱼,甚至没听过、没见过,于是我决定下午开一款高蛋白的搓饵,请“军”入瓮。
午饭时间到,有说有笑聊钓鱼
正口钓中大黄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果然不假。经过下午两个多小时的专注守候,除了钓到的黄尾更大些,哪怕是换了搓饵,我也没等来军鱼。正当我感到失望时,化老师那边却传来竿线尖锐的嘶鸣声。扭头望去,他的钓竿已形成大弯弓,水下的鱼左冲右突,看样子不小。没过一会儿,水面上突然涌起一个水花,是鱼出水了,一抹金黄一闪而逝,随即窜回水下。我和小吴兴奋地跑过去,我抓起抄网,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抄鱼。没等多久,鱼二次翻出水面,这时就听翁厂长急促地喊道:“是军鱼!”话音刚落,紧张的气氛即刻弥散开来。化老师用的可是0.6的子线啊!而目测这条军鱼有3斤左右,稍有不慎必定线断鱼跑。似是最后的殊死反抗,这鱼突然发力朝侧前方冲去。化老师手上的钓竿发出一阵凄厉的嗡鸣,听得众人心里一揪。电光石火间,化老师突然变身轻功高手,一个反手倒竿,顺势跃下钓台,矫健的身手让人不禁暗赞。军鱼的冲刺被成功化解,它已是强弩之末,认命似的被拉近岸边而毫无反抗。我早已按捺不住,端起抄网一个箭步冲了下去,却一脚踩到岸边稀泥,险些滑进水中。惊呼声中我赶忙调整重心,稳住身体,前伸抄网,麻利地将鱼兜入抄网。此时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化老师明显想说点儿什么,却一时语塞,然后一阵唏嘘,好像刚刚他遛鱼时内心都没这么复杂。戏剧性的一幕算是告一段落,捧着金灿灿的军鱼,大家兴奋地你一言我一语,对着鱼儿品头论足。不管怎样,军鱼的神秘面纱总算被揭下来了。
化老师意外钓到军鱼
化老师那尾军鱼成功入护后,我的斗志被进一步激起,干脆调整了线组,换上大钩,一心想弄条军鱼上来。也许是心诚则灵,就在天快黑时,我终于体验到不一样的手感。当鱼第一次被牵出水面时,小吴脱口而出说是鲤鱼,一时间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但化老师及时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说“肯定是军鱼”。果然,我成功收获一尾1斤多的小军鱼,不仅令一旁的小吴捶胸顿足,也让化老师做出决定:“明天接着钓,咱们专门钓军鱼!”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山林洒落大地时,我们已经到达河边。对军鱼的渴望让我们一大清早都精神抖擞,只想尽快大干一场。经化老师提议,我们改用6.3米钓竿,线组换成了2号主线、1.2号子线,比前一天大了一倍。一切就绪,挥竿抛饵,当钩饵载着期待和憧憬落向水面,发出咚的一声轻响时,一场与军鱼的美妙约会开始了。
率先开竿的小吴,他起竿的一瞬间,我和化老师同时望去。正当我起身打算过去帮忙时,小吴那边却泄了气,原来是挂到一条大黄尾,钓竿刚弯下去旋即恢复正常,白白浪费感情。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大家纷纷遭遇黄尾闹钩,不胜其扰。半斤的黄尾一会儿一条,此前的香饽饽,此时却变成了闹钩的杂鱼,大家不禁慨叹:“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
小吴不知什么时候跑去山坡树荫下睡觉了,让化老师哭笑不得。
“懒得管他,我可不会轻易放弃,说不定再坚持一会儿……”正当我给自己打气时,露出水面至少七八目的浮标突然消失不见了,我怀疑是不是产生错觉了,然而水面上分明已经没了浮标的影子,黄尾咬钩怎会出现黑标?如果……不是黄尾呢?!我思绪飞转,生成一股莫名的激动,手上却没闲着,赶忙大力扬竿。就在那一刹那,势大力沉的手感疾速传来,让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错不了了,正是那种刺激的感觉!我异常紧张,牢牢将竿抱入怀中,深怕一不小心让鱼逃掉。钓竿弯曲再弯曲,很快被拉成大弯弓,随即竿尖猛地扎向水中,明显已濒临极限。此时此刻,我整个人似乎都麻木了,只是被动地抵抗着。接着只听“啪”的一声响,竿子嗖地从水中弹起,我的心随即凉了半截……
小吴跟头把式地从山坡上跑了下来,一边跑一边喊“上军鱼了,军鱼来了,军鱼在哪”,我恨不得一脚给他踢到对面山上,让他待在上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化老师也适时来了一句:“跑的都是军鱼。”我瞬间无语,心好累!
小吴同学在向化老师取经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放过谁”,化老师和小吴接下来也被军鱼无情地上了一课,两人相继尝到了我刚刚尝过的滋味。尤其是化老师,竟然连主线都被鱼拉断了。然后我心中就感到一阵莫名的舒适,这是怎么回事?然而,这舒适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我接续奋进——起竿、中鱼、断线跑鱼,一气呵成。
“我换粗线了呀!我也没抛满竿、没拔河呀!为啥受伤的总是我?!”
化老师表示:“我也受伤了!”
小吴举手:“我更受伤!”
浮标在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哪怕一丝一毫的跳动都牵动我的心弦。周遭除了远处山林中的鸟鸣声,一切都显得格外静谧。我静坐着等待,却心生焦急——太阳已经落入山端,天快黑了。难道注定一无所获?我不甘哪!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奇妙的感应,这时浮标竟然动了!熟悉的黑标、熟悉的力道、熟悉的……停!把后面的“剧情”砍掉!
这一次,我没再让自己失望!鱼儿出水那一刻,我激动、感动、笑岔了气儿……
化老师昨天晚上夸我了,说一天下来只有我完成了目标鱼任务,希望我接下来继续努力。所以,虽说已经连钓了三天鱼,但我一点儿疲劳感都没有,我甚至有一种预感:今天将会很不平静……
挂上玉米军鱼立马就来了
见发酵玉米钓军鱼有奇效,小吴赶紧来讨要
头天晚上临收竿前,按照化老师指示,我们打了不少窝料。打隔夜窝是驻钓最好的打窝方式,尤其在大水面垂钓,多打些隔夜窝,钓者第二天就能在上鱼“窗口期”到来时把握住更多机会,而且经过多年实践,夜晚打窝留鱼率确比当天现打窝强太多。
与钓黄尾打窝有所不同,这次我们用发酵玉米打窝,其优点是留存量更大、留鱼率更高。当然,窝料量的多少肯定要和施钓时间和鱼的密度、种类等相适应,像我们此次已经在这里钓了三天,从军鱼入窝情况看,也不必像驻钓伊始时那样一次打很多,只需参照钓中大型鱼时补窝的量即可,所以我们每个窝点只打了一包500克的老酵玉米,后面视上鱼情况随时用打窝竿和打窝器补窝,这样不会惊扰到鱼,不影响正常垂钓。
由于之前换了粗线依然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所以我重新绑了子线,且加拴了橡胶卸力圈,为的就是防止钓到大的军鱼瞬间断线。军鱼实在太凶猛了,只有亲自钓过才能体会它特有的冲击力。其实以往我钓大型鱼时都会用质量过硬的卸力圈作缓冲,这次是因为化老师用0.6号子线上了一条鱼军,才让我放松了戒备。这也提醒我们,垂钓时绝不能将偶然当成必然。
开钓后一个多小时,化老师那边就传来竿线的尖啸声。我以为又是大黄尾,哪承想开局即王者,是军鱼!只见化老师稳稳地将鱼控制住,任它拼命挣扎却毫无逃生可能,最后只能乖乖就范。第一尾军鱼就有三四斤重,这让众人精神大振。鱼入护后,化老师兴奋地提醒,说他是刚换玉米粒就中鱼了,让我们也试试看。
凶猛的军鱼将化老师的主线都拔断了
小吴又开启了疯狂打窝模式
说换就换!第一竿下去,由于换上了较轻的玉米粒,又没调整钓目,我的浮标露出水面长长的一截,看上去很别扭。我正想重新起竿加以调整,就见浮标非常沉稳地向下滑去,直到完全不见,我才反应过来,这是有鱼吃饵啊!我猛地起竿,手上立刻传来疾速前冲的劲道,已然形成“拔河”之势。千钧一发之际,我倒竿前送,再压低重心,勉强立起钓竿,与此同时以另一只手作为支点,用力将钓竿扳起。一旁的化老师见状连声叫好。听到他的鼓励,我一鼓作气将鱼牢牢控制住。当鱼的冲势见缓时,我心下大定:拿来吧你!
一尾金灿灿的军鱼入护,那种愉悦的心情甭提多美了!化老师也很兴奋,因为这尾鱼的出水足以证明发酵玉米钓军鱼真的好用。我也找到了浮标一直不动的原因,原来是军鱼一直在窝里寻觅玉米窝料,导致黄尾不敢进窝。与此同时我心中又有猜测,化老师能想到改用玉米施钓,难道是因为军鱼长得像草鱼又像鲤鱼?
管他呢!只要有效就好。在接下来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接连斩获六条军鱼,好不过瘾!同时,这段连续上鱼的过程又带给我们新的启发——军鱼很可能三五成群、一拨一拨的,要想将鱼留住,还得随时补窝。另外,为了不惊扰鱼群,中鱼后要尽可能快地将鱼牵离窝点再遛鱼。
化老师开始补窝了。小吴左看看右看看,不知在想什么。到目前为止,只有他一条军鱼也没钓到。他默默地蹲在我旁边,一脸无奈,一个劲儿唉声叹气。我心下了然,也实在受不了他这副憋屈样,于是好心让他在我的钓位过过瘾。小吴瞬间面露喜色,呵呵直乐,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可人算不如天算哪!谁承想,他这一上去犹如老僧入定,一晃半小时过去,愣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我真是服了,莫非这小子妨鱼?再看小吴,整个人都不好了,茫然、无助、羞恼……于是我好心安慰他一句:“赶紧滚远点儿,越远越好!”
最后一天化老师连竿上军鱼,我干脆专门帮他抄鱼
小吴最后终于钓到军鱼,且为此行最大一尾,喜不自胜
小吴又晃到化老师那儿去了,我心想可别给化老师也妨了。要说还是化老师经验老到,交谈之下很快发现小吴的症结所在,原来小吴挂玉米粒时将钩尖包住了,难怪他接连提竿却不见中鱼。挂钩时要穿透玉米粒,露出钩尖,将玉米粒挂在钩弯外侧,这么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还钓什么鱼!取经之后,小吴高高兴兴地跑回去。我本以为他能从此逆袭,没想到这小子老毛病又犯了,见化老师补窝,他也跟着补,光补窝也就算了,等我发现的时候,他又将满满一小盆玉米偷偷打了进去,而且还打在了远处,结果本就相隔不远的我俩接下来只能一起干瞪眼。而另一边化老师的窝子开始发威了,一直钓到下午,上鱼势头持续强劲,鱼情堪称“疯狂”。我粗略估算一下,他全天钓了有二十几条军鱼。我后来干脆不钓了,就守在他旁边帮他抄鱼,看着都过瘾。
太阳不知不觉又落在山的后面。钓鱼人常说钓鱼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这话一点儿不假。最后一天的垂钓也已接近尾声,有激情,有不舍,有留恋,还有小吴的失落与无奈。许是天可怜见,就在我们打算收竿之时,小吴那边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嚎叫,随着那声破了音的“来了”,紧跟着咬牙切齿地跑出二里地施展吴氏遛鱼,这架势真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那是此行最大的一尾军鱼!近5斤。抱着这迟来的爱,小吴一个劲儿呵呵傻笑。见他这副模样,我和化老师也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多年之后,每每打开珍藏心底的那一幕,那片笑声就会在耳畔响起,仿佛让我又回到宛若仙境的桑翠湖,还有那场令人难忘的垂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