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设计劳动周课程

2023-10-14 16:01陈冬新袁蓓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班劳动资源

陈冬新 袁蓓

劳动周是由学校组织实施的集体劳动课教学活动,是大中小学每学年必须完成的重要的劳动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通过劳动周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兼顾的劳动教育教学活动,集中展示学校每学年劳动课教学成果,不仅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而且有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为此,学校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計、课时统筹安排、教学方式统整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充分发挥劳动周作用。2021年以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将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统筹布局,成立劳动周课程开发研究专班(以下简称“研究专班”),在劳动周课程内容整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统筹、教学方法统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并公开出版了《五峰乡村耕读教育劳动周指导手册(义务教育阶段)》。

以育人为导向重组内容资源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紧扣当地经济文化实际,选择适宜的劳动体验场域,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将当地经济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劳动育人资源。

五峰地处鄂西南深山,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与森林资源,有悠久的农耕历史与农耕文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形成“高山药菜林,低山瓜果茶,山腰挂倍蚜,蜜蜂进万家”的“一山多品”格局。研究专班实地走访了八个乡镇,对全县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立足强化劳动教育内涵,针对劳动周课程的特殊性,以教育价值为导向重组资源体系。

重组课程资源。研究专班深挖县域耕读资源的育人价值,充分体现劳动周长周期、跨时空的特点,以农耕劳动为主,体现五峰“一茶两中”(茶产业、中药产业、中蜂产业)特色,同时注重五峰独特的耕读历史和乡村振兴战略,在传承中发展新时期耕读文化。

在调研基础上,研究专班系统梳理并绘制了“五峰乡村耕读劳动教育大学堂资源图谱”,充分发挥茶马古道、武陵山(湖北)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非遗传承展示馆等重点资源辐射作用,连接“一茶两中”产业,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了县域土家农耕文明、茶乡田园牧歌、耕读劳动故事、茶种植、中草药种植、茶乡志愿服务六大耕读劳动实践体验区。这些实践体验区,系统呈现了五峰乡村耕读文化、特色产业、劳动故事等真实劳动体验场景,为省内外学生开展乡村耕读劳动教育提供了学习资源和实践空间。

重组师资资源。各校遴选有兴趣、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组建耕读教育劳动周核心师资团队,同时根据不同主题,聘请社会上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及非遗传承人等作为劳动周校外兼职导师。学校教师与校外导师在劳动周课程中相互协作,形成一支新型、复合、多元、动态的新师资队伍。例如在“打香篆”这一劳动任务中,学校教师重在教学组织、实践管理、资源建设和评价考核,校外导师重在技能指导、专业示范和重点评价。

以实践性课程整体建构任务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六大耕读劳动实践体验区的综合育人价值,研究专班科学统筹实践场地,规划交通路线,设置了六个半开放性的劳动实践项目主题:茶香悠韵、春种秋收、能工巧匠、容美奇珍、舌尖土家、红色五峰,并根据学生学情以“春夏篇”和“秋冬篇”设计了任务体系。

注重连续性。以六大实践体验区为基础,综合考虑农时和可操作性,重视劳动任务的连续性。在“春种秋收”这一主题中,设计了玉米的育种、播种、收获、加工、煮酒等系列劳动任务,顺应农时,相互关联。在“茶香悠韵”这一主题中,设计了识茶、采茶、制茶、售茶等系列劳动任务,序列呈现,互为支撑。在系列劳动任务设计中,具体体现与小学高年级、初中相适应的劳动内容、劳动强度和劳动难度,能够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例如,在“做香囊”这一劳动任务中,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缝制,初中学生则参与药材的称量和炮制、香囊的设计和缝制。

注重多样性。在劳动任务的设计中,增强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形式以劳动实践为主,学生可根据时令和场地,自主选择耕读劳动任务,持续开展“耕读劳动+”的项目式学习。在学习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劳动热情,设计了“劳动小能手”评选、个人及小组成果展示、“我是小小传承人”等活动;为强化学生劳动认知,设计了劳模讲堂、“我为乡村振兴添光彩”“人人争当小劳模”等活动。

在劳动任务的设计中,还丰富了评价形式。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开展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导师评等。将学生参与耕读劳动周的小组劳动记录册、个人劳动任务单和自评互评表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为学生建立耕读劳动档案袋,将过程性评价结果、耕读劳动成果等作为学生每年参与耕读劳动教育成长评价的依据。

注重融合性。除劳动实践任务以外,耕读劳动周课程还深挖传统耕读文化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传承、生存技能和经典诵读融入其中,探索开展“耕读劳动+”跨学科主题融合教学活动。同时将五峰新时代劳动能手、产业创新带头人、红花玉兰产业链、五倍子深加工、“林药蜂”立体农业等纳入课程。在课程具体实施环节,加强劳动与各学科的融合设计,如在采茶制茶中融入茶歌茶舞,在田间耕作中融入生物科技,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时代性和实用性设计劳动周实施方案

要将教师理想中的劳动周课程变成学生喜爱的劳动周课程,并便于学校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教学,除了资源和任务的系统设计以外,还需要做好详细的劳动周实施方案,周密计划师资、场地、组织等支撑体系的建立。研究专班创新拓展,根据时空特点,设计了三类劳动周方案。

“劳动+”研学方案。研究专班探索以“耕读劳动+”研学开展中小学生劳动周实践教育,对其实施策略、实施流程进行了科学规划指导,并开发了各类主题案例课程,形成了体系化的“耕读劳动+”课程表。学生可根据节气时令、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耕读劳动+”课程表中自主选择课程,结合多元主题课程群,开展劳动周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参与系列主题劳动课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学习必备的劳动技能。

校内劳动周方案。研究专班针对耕读劳动教育周期长、持续性强的特点,设计全县中小学校内开展劳动周的实施方案。各学校以校内种植园地为基地,结合周边的劳动教育资源,在“耕读劳动+”课程表中选择不同的劳动项目,设计耕读劳动的系列任务。学生以校为本开展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学习,体验劳动辛苦,享受收获乐趣,亲历成长过程。

劳动周假期托管方案。研究专班面向全国中小学学生,科学规划“耕读劳动+”假期托管的多元主题课程、实践场地、交通路线、后勤保障,形成两周至一个月的耕读劳动教育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

夏令营以耕读劳动实践为核心,与自然探索、地质科考、户外生存相结合。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劳动甘苦;走进土家农户,感受劳动精神;走进地质公园,开展科考探险。冬令营以土家耕读文化体验为核心,与冰雪研学相结合。学生听茶史,学茶艺,跳茶舞,感受耕读文化;吃杀猪饭,打糍粑,放鞭炮,感受土家民俗;耍九子鞭,学竹编,唱土家歌谣,学习土家非遗文化。

责任编辑/曹小飞

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小学(含中职)历史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培训部主任、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专家组组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 袁蓓

猜你喜欢
专班劳动资源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工作专班何以成为基层新负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常州武进区 安全培训实行“专班专培”
热爱劳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