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礼
年近花甲,退休时日临近。虽雄心依旧,梦想犹存,然阅尽千帆,岁月已在身心留下清晰的印记。耳聪目明已不再,白齿青眉已不再,蓬勃朝气已不再,风发意气已不再,总觉已垂垂老矣,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悲凉。然而,每每回到故土,陪伴爹娘,亲近故乡这最美的黄昏,归来还觉自己仍是少年。
父亲今年九十二岁,比母亲大四岁,近七十年相濡以沫,琴瑟调和,早已成为儿女们最为敬佩的椿庭萱室。母亲操持家务,夙兴夜寐,因积劳成疾常常于季节变换时病情加重,甚至卧榻不起,遭受病痛的折磨;父亲一生寒耕热耘,沐露沾霜,加之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也成了当地卫生所里的常客。尽管如此,倔强的父亲还是坚持生活自理,并照料母亲,除非迫不得已才找儿女帮忙。每念于此,无不令我黯然神伤,却又生发敬畏之意。于是乎,“常回家看看”便成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共同习惯。
在一个天街细雨,微风习习的日子,我回到了故乡。一进门,發现母亲正在门后择菜,见到我后,她颤巍巍地站起来,妻子忙扶她进里屋坐下;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播放的新闻,见到我们又常规性地拿掉茶壶上的盖布,准备沏茶。当妻子接过茶壶洗刷沏水的时候,父亲坐下兴奋地告诉我,大外甥入党了,并问我的儿子是否也想入党。当他得知我的儿子现在也是入党积极分子时,异常激动地说:“好,好!你早就入党了,孩子们也都要入党,很好!我年轻时也想入党,写了两次申请书,还是你帮我写的呢,可惜都没批准。现在你们都是党员,我就满足了。”我看到父亲的眼中略带遗憾,但又异常满足。
我对母亲说,择这些野菜干啥,眼睛不好,身体又那么虚弱,再说现在买菜很方便。母亲告诉我,这是父亲在田野里剜的,是婆婆丁(蒲公英)和老牛舌(车前草),听说婆婆丁泡水喝对眼睛好,老牛舌泡水喝可以降尿酸。我看到地上那一大堆野菜,眼睛有些湿润了。
近年来,母亲的身体不好,眼疾也非常严重。但因为母亲年纪太大,无法手术,所以只能给她买好一点儿的眼药维持。父亲得知蒲公英泡水对眼疾有作用,就常常在空闲时去地里剜一些回来,再择净、晒干,让母亲泡水喝。至于车前草,那肯定是为我准备的。
今年春节期间,家人们到我这里来聚会,父亲看到我买的车前草,就问有啥用。当得知我用来泡水喝以辅助治疗痛风时,父亲说田野里有很多,要给我剜一些,这件事我已经忘却了,不料父亲却记在心里。
父亲端水时,我闻到一股膏药味,就问:“又贴膏药了?剜菜累的?”“不是。你爹这几天每天剁树枝,又肩膀疼了。我说不让他干,他不听。”母亲抢着道。父亲笑笑,说领我看看他的劳动成果。来到屋后,两堆树枝按照粗细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以备烧水做饭用。父亲一生不但勤劳善良,还认真讲究,单单从这两堆树枝上就可见一斑。“今年我还栽了葱、蒜、辣椒、茄子、黄瓜、柿子(西红柿),你们回来可以吃些新鲜菜。”说着,领我来到房前的菜园里。这并不宽敞的菜园里,碧绿的菜畦界限分明,不同的菜畦里栽种着不同的菜蔬,竞相生长着。
吃罢午饭小坐一会儿,我就要赶回城里了。这时,父亲把早已割下的一大包嫩绿的小葱交给我,说道:“这个新鲜,蘸酱可好吃了。”父亲依旧是依依不舍的样子,就像当年送我到城里上学时一样。“外边还下着小雨,你们就不要送了。”妻子对父母说。“我们到门口就回来。走吧,路上开车慢点儿。”父亲依旧嘱咐。走到胡同口,我照旧回头看看,看到父亲正搀扶着母亲站在细雨里,护送着我们的背影,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是啊,原本以为自己已近耳顺之年,却不料在年迈的父母面前依旧是个孩子,别样的关怀,别样的体贴,别样的牵挂,依然同四十多年前一样。阅尽千帆,走过沧桑,有父母在家中呵护,归来仍是少年。
刚刚回到家中,母亲打来电话,重复着十几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的那句话:“到了吗?你爹让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