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珍
家里有一个笼床,有三十年悠久的历史了,至今完好无损,尽管时年长久,依然可以闻到竹黄色的笼床上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父亲请专业师傅定制送给我的。
有经验的篾匠都知道:用恰当竹龄的竹子做成的竹制品为好,此时竹材强韧而富有弹性,成品更不易长虫、发霉或断裂;竹子太嫩,密度低、强度低、硬度低;竹龄太大,纤维老化,韧性差,脆性大,因此太嫩或太老都不好。我爸是篾匠,手艺好,用料讲究,每年秋冬季节,他都要买进许多上等竹子,苗竹、毛竹、桂竹,那都是做火笼要用的。我爸做的火笼,精致、扎实、耐用,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术业有专攻,这个笼床就是他请一个熟识的手艺精湛的师傅做的。笼床用的是上等的竹料,每一片竹片都用心劈皮打磨。笼床呈圆形,有一层、两层或三层,上面一个圆顶的拱起的盖子,层层吻合。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个笼床全用竹子做成,竹片、竹条铆合处用的仍是竹丝竹尖,没有用一枚铁钉或铁丝,技艺实在高超。
因为粉笼床是我家乡的一道特色菜,这笼床就尤显重要了。这道菜的烹调是以蒸的方式,需要准备好垫底的菜料和主菜。底菜一般是白菜、芋子、萝卜、豆角、茄子、粉丝等,主菜可以是猪肉、鸭肉、狗肉、鱼片等等。我更喜欢粉猪肉。猪肉最好选五花肉,一层肥一层瘦的那种,肥瘦正好。把肉切成半厘米厚的薄片,拌好调料,腌制一会儿, 加点红薯粉拌匀,再一片片均匀地裹上米粉,摆在同样调好味料的底菜上,盖上盖子,放入锅里大火蒸开。笼床粉鱼也独具特色。鱼与“余”同音,“鱼”的符号备受青睐,有合家团圆、吉庆有余的寓意。粉鱼需要先蒸好底料来,因为薄鱼片很容易熟,大火蒸三到五分钟就可以,蒸久了鱼肉老柴,不好吃。所以粉鱼更關键的是把握好火候。粉猪肉则需要蒸更长的时间。灶台里柴火烧得红旺,蒸气溢漫,当香气扑鼻,那竹子的香,肉的香,米粉的香,各种底菜的香,混合着飘满厨房时,就知道粉笼床已经蒸好了。吃一片那裹着米粉的猪肉,酥而不烂、油而不腻,或恰到火候的鱼片,又鲜又滑又嫩,连同垫底的菜都因为吸收了肉和各种调料的味道变得愈加美味。那滋味,已然深深成了最经典的记忆,难以忘怀。
粉笼床这道菜虽说有特色,但也不是经常做,是逢岁时节庆、操办大红喜事和待客筵席时才做的主菜,这道菜彰显着对客人的尊重,浓郁着此次餐饮的氛围。当粉笼床一上桌,大家举筷大快朵颐,那份喜庆开心满足,定缘于这道核心菜品,那吃的不仅是美食啊,更是幸福喜悦。
这个粉笼床,还有一个很大气的名字,叫“四星望月”。一个菜名被赋予了美丽浪漫的色彩、严肃而深刻的内涵。有兴国县千年客家民俗的文化传承,有前辈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浸润。这圆圆的笼床,体现出匠人的手艺和匠心,象征着团圆、富裕和幸福。如今,“四星望月”名声远扬,被列入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道客家风味菜还载入了《中国名菜谱》,端上了国宴席。
很多关于吃的记忆即是情感的记忆。看到笼床,我会自然而然想起父亲,想起父亲被竹片扎得粗糙的手 ,想起吃粉笼床时的欢乐情景。原来,每一道精心烹饪的食物里面,不仅有食材,还有感情,都是生活和艺术,都是深藏于心底的味道的记忆。
(编辑 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