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可呀
高考之后,邻居的儿子小光向我询问一些大学建议,可在不知分数与专业的前提下谈论具体事务为时尚早,我只能笼统地说:“任何时候都不要羞于学习,大大方方地去争取你想要的东西。”他疑惑:“学校不就是用来学习的嘛,有什么好羞耻的呢?”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早在初中时就以尖子生的身份参加了高年级的模拟考试,成绩位居年级前20%,免考进入市重点高中后遇强则强,我放假回家在电梯里遇见邻居阿姨时都会进行这样的对话:“小光又不回来?”“嗯,说是后面有大考,和要好的同学打了赌要突破650分,我这刚买了核桃和牛奶打算给他送去。”她的语气轻柔如风,却在我心上开了一枪又一枪。他去年高考恰好复阳不幸失利,去不了理想的大学才毅然决然选择复读,此次对完答案后对心仪高校十拿九稳。实际上他来找我时我内心有点惶恐,不过是仗着年纪大提前进入了大学,自己都没搞明白又怎能给予恰当的建议呢?光是学习这件事上,他都不能理解为何会害羞。
和他不一样,我的学业总是起起伏伏。大概在初中的时候在QQ空间看到一句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当时的我毫不起疑,没深究其中的强盗逻辑,还给自己写了逆袭剧本,渴望在期末考试中一鸣惊人。白天一手掐着大腿根,一手抹着风油精强撑着颠颠晃晃的头,吞下哈欠聚精会神地听物理定律,夜晚熄灯后,小心翼翼地在被窝里打开微手电复习知识点,还不时警惕着突然查房的宿管阿姨。那时的我像垂直运动的滑轮,看似忙个不停,到头来全是无用功。坚持一学年后,成绩不起波澜,眼镜度数直线上升。
配完眼镜后我安慰自己,就是一时粗心而已,重整旗鼓再接再厉。但由于学校实行寄宿制,日常管理较为严格,三番五次地被宿管抓到夜里若隐若现的灯光,怀疑我私藏电子设备,班主任严厉劝我将影响学习和作息的手机交出来,即使我觉得委屈,也犟着不肯说出学习到半夜的事实。
从那时起,我便患上了学习羞耻症,毕竟比起彻头彻尾的学渣,还是被娱乐耽误的中等生更让人容易接受。这种状态持续到中考前,同桌为了拉我一把和她考入同一所重点高中,将所有技巧与笔记倾囊相授,可我却用余光心猿意马地环顾四周,仿佛听见了“学霸给她补课也是白瞎功夫”“没头脑就是没头脑”之类的泄气话,我学得越发吃力,最终她如愿以偿,相差近百分的我则留在了本地高中。同桌和小光一样,都是天赋异禀的小孩,热爱且擅长学习是一种,坚定地不受他人影响也是一种。
进入新环境后我的情况有所改善,理综一如既往糟糕但可以逃到文科去,渐渐前移的名次勉强带来点安慰,但习惯性地喜欢遮掩自己的努力和內心想要变好的欲望。班上有一个从区县来的男孩,是全班公认的刻苦之星,无时无刻不伏案刷习题册,但大半年过去毫无起色,我似乎又看见了那个笨鸟先飞但飞不动的我,同学无声的眼神里流露出同情,反倒是不学则已,一学就突飞猛进的那类“差生”更让人羡慕。于是为了营造反差感,我开始悄悄学习,似乎努力是人人皆有的那张底牌,被别人知道就会感到羞耻,努力不成,更加羞愧难当。为了避免体验这些羞耻感,所以要悄悄进行。
就在我为自己的秘密行动沾沾自喜时,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三,一小撮优等生被单独分到楼梯最里端的教室,新来的班主任亲自题写奋战高考的标语,做成小立牌放在课桌前,所有事情将为学习让步,时刻不容松懈。大家的目标极为统一,擅长不同学科的同学轮番上台给大家分享解题思路与背诵技巧,极易被环境影响的我热血澎湃,这是我短暂不为全力以赴感到羞耻的时期,心口一致地在题海里沉浮,兜里随时揣着写满单词的小卡片,若时光停留在那一瞬间,我将会是最幸福的人。
殊不知我只是发过光的中等生,羞耻并未伴随成长而消失,反倒掺杂了更多的因素变得沉重。大学是个角色众多的竞技台,毫无方向的我像在黑暗森林里小心谨慎穿行的旅人,探索着出口又要不被其他人发现。明明在图书馆整理资料一整天,面对好奇询问的室友却会说“去得太早光顾着打瞌睡,回来这么晚是因为看小说入了迷”;明明想利用空闲多考取几个证书,但朋友发来聚餐邀请时从不好意思以“额外的学习”为由拒绝;明明彼此都异常努力,在朋友圈还是一副嘻哈玩乐的搞怪样,开玩笑地恳求大家别卷别卷……
有的悄悄拿到了竞赛特等奖,有的默默在发表论文上努力,纵使每个人的赛道不同,“学习”的含义逐渐泛化,但都心照不宣地践行着缄默法则,也许是潜在的竞争让同学间的隔阂增大,对彼此的印象也越发模糊,要用“放松”的幌子为正在做的事覆盖上一层可喘息的屏障。我总是很怕别人发现我在很努力地学习,甚至我会向外界展现出一种我在“摆烂”的信号,这样的羞耻其实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内耗的元凶。
“骗别人”和“骗自己”的界限逐渐消失,不仅浪费着时间和精力,尤其可怕的是,假“毫不费力”最终变成真“不够努力”。当看见专业排名上垫底的名字我无地自容,想靠努力重回巅峰,但于事无补,现在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学习差生”。
世界上有一种令人害怕的安慰叫作“你真的很努力”,原本是夸奖的话语如果没有配得上的结果就体现出别样的意味,潜台词是你除了努力一无是处。失败之后我向初中同学描述现状,羡慕如她一般拥有学习天赋,不会因结果而动摇的人,她却说:“我也曾对日夜不息的努力感到羞愧,但那又怎样?”
身为医学生的她这几年见识到了无数天赋异禀又格外拼搏的高才生,自习室里灯光彻夜明亮,从未对学习感到羞耻,有的只是对不努力的愧疚。她说:灵气与否都是生来注定的,我当然承认有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我们触不可及的东西,但当我为了保研逼着自己摆脱“努力羞耻”一年后发现,聪明人从不会看轻努力拼搏达成目标的人,只会看不起自己过着不如意的生活却只知道自怨自艾的人。
因此,当小光进一步询问时,我袒露历年来折磨内耗我的“学习羞耻症”,他既对我也对自己说:“学习是件美好的事,一定不要为努力感到羞耻,也不用遮掩自己对美好未来的野心,比起不敢迈步的人,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