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智力
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指导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简称新课标)还没有完全纳入党中央指明的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内容,还存在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还没有很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 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还存在概念界定范畴失准、课程目标与领域目标对接不畅、学习领域目标难以定位、横向与纵向层级目标学理模糊等现象,在提炼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课程思政等方面还存有差距。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等各职能部门积极跟进颁布了许多相关文件,将“四位一体”目标放在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更加清晰地界定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理论内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制定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总结、提炼与完善或予以重构,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融合, 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不断丰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推进体育教育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科学论断, 不仅提出了学校体育应担负享受乐趣与增强体质的重任, 而且学校体育应实现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四位一体” 的新目标是对学校体育又一次最全面、权威的概括,是在深入理解学校体育本质的前提下, 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学校体育的认知, 明确了学校体育应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与实现目标。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提出,对于总结其内容体系、 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务院各职能部门针对学校体育下发了多项政策文件,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健康第一、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课程思政和体教融合等教育理念与策略,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双减”等方法与措施。
目前,“四位一体”新目标与体育教育方针政策还没有完全被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中,这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落实与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发挥的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的作用不可或缺,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实施路径,明确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实施路径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关系(图1),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优化与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理论体系,将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同国家方针政策深入融合,对引导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图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Figure1 Top level desig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是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处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地位。如果按照层次划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是顶层,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属于中层,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与创新实践则处于底层。 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反映了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和最根本的价值观,一般具有较强的哲学色彩,以及浓厚的政治倾向;反映了社会对受教育者的一定要求,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也是制定学校体育各级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这一层的目标经常被写入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规或其他形式的重要文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是新时代中国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任务, 必然处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范畴,也就是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落实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具体化,它上承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下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具有指导性与方向性,在本质内容上必须服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可在学生基本素质合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某些方面的素质,如核心素养、思想品德,以及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本质内涵,发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功能与作用,培养体质健康和健全人格的人才。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则处于底层,由教师实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是具体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学生的行为准则,是学校体育教学与实施应达到的具体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日常体育工作与实现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必经之路。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需要各层次的协同配合,贯彻与落实在学校体育教学及各项学校体育工作当中,直至最终达成。
课程目标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规定性,制约着课程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等因素,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它在贯彻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衔接教学目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 课程目标对于课程设计发挥最具体和最直接的作用,在课程理论中通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巴比特、奥利瓦等人的课程理论中,已经明确将确定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3]270, 泰勒更是将课程设计为目标模式, 明确表述将“要求学生达到教育目标”作为课程编制之首[4];无论是“罗生门方法”还是“技术学方法”[5],都明确将课程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首要要素。美国教育与心理学专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与传统的德、智、体分类相比,在科学性上也获得了比较可靠的保证[3]282。 课程目标的实施具有层次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蔡斯将课程目标分为教育目的、学科课程目标与课程目标三个层次[3]275。课程目标可根据其涉及的具体内容与范围,区分为不同类型。 课程目标要发挥出其应有的目标功能,还需要采用专业的技术路径,在教育目的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设置一定的层级来逐步实施。我国新课标分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层级,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分目标)、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层次。课程目标和领域目标对于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但能否真正体现和落实到课程中,主要取决于能否恰当地分解这两个层次的目标。只有逐步分解与细化课程目标和领域目标,使其科学合理地贯穿在水平目标与学习内容当中,课程目标才能得以有效落实。一般来说,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这样三个层次的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分别对课程发挥不同的指导作用。通过三个层次目标的内在联系,逐层递进,将国家教育目的最终落实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
新课标修订原则中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与系统性”[6]1-2。 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同新课标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都作为分目标,学生1~12 年的学习时间跨度很大,在年龄与年级、生理与心理、认知理解能力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目标完全相同不符合学理,在纵向方面缺少逻辑性与系统性, 在横向方面缺少层次性与科学性,在实施方面缺少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不便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不便于精准组织教材与目标达成。 虽然各级目标在要求方面有所差异,但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从体育与健康学科性质、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与学习层级理论考虑, 构建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本研究在借鉴我国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体育教育发展战略,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特点,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育人价值,凝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质属性,体现出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重新定位,设为课程目标、三个分(领域)目标和四个水平目标, 构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新体系(图2)。
图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新体系Figure2 New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体育与健康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但体育与健康是两个各自独立的领域。 健康是个大概念, 学校“体育与健康”中的“健康”只是健康教育内容中的一部分,学生的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除生理指标外,还包含心理、精神、社会及道德等方面的相关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是“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处于良好的状态”。 目前,虽然体育与健康是一门课程, 但亟待明确体育与健康的本质属性及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使两者加以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已形成基本定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体育与健康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将体育修习与健康促进分目标进行深度融合,并与思政品德分目标密切联系、协同促进,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在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时, 保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分目标的分类方法,便于分段设置课程内容与组织教学。 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设立课程目标、分目标与水平目标(表1),去除了2011年版“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7]1-8等四个学习方面分目标,修改了新课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项核心素养,重新构建为“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等三项分目标。 保留了 “运动技能” 领域并确立为 “体育修习”,从而增强了“体育”的学科属性,强化了运动技术、运动训练与比赛属性,能够更加体现和贯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健康促进目标要求水平一、水平二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与安全知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水平三、水平四学生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更加注重健康的行为与实践应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思政品德目标体现出对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重视与回归, 不仅包括体育品德, 还包括健康领域与其他一般优秀品德加以优化、整合,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准确定位,体现出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贯彻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 将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表1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2022 年版)Table1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2022 Edition)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淡化学科界限,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包容、 拉动一般素养,具有统摄性、生长性与完整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是两个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的具体化, 两者内涵明确、 各有特性并协同发展, 理论联系实践便于实施。 而思政品德则是贯彻国家课程思政对课程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两个领域的派生目标,与其他一些优良品德互有渗透, 将体育与健康两个领域的学科本质与优秀品德加以提炼, 使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 以此解决2001 年与2011 年出版的课程标准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7]1-6中没有明确的“体育”领域的问题,即除“运动技能”容易理解外, 其他几项目标均难以组织教材以及达成教学效果并进行科学评价;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不能将其他四个方面分目标捆绑在一起,“都应注意围绕多个目标来开展”,使课程目标存在宽泛、虚化倾向;也不能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并在解决复杂情景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6]1-6;解决新课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存在概念定位不准确、体育学科技术含量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弊端。新制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使义务教育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各自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了逻辑分析和辩证推理, 凸显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与核心特征, 继承和发扬体育教学大纲时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任务(目标)重点突出、便于实施的优点, 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图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目标不断完善,使其学理贯通并落实。
在课程目标中开篇提出了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指出,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对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9]。2020 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提出了“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 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指示[10]。 2021 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要“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 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纳入教育评价改革,形成学校全员促进、学生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9]。 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体育与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与比赛能力”的目标内容,重点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段的体育课要教会学生运动技术, 学生要经常参加课外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 提高其体育运动基本技术、战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实际运用,为“体育修习”分目标提供依据;在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目标内容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为“健康促进”分目标指明了方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道德规范和终身体育意识,发扬体育精神,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目标,在培养道德情感和国家意识的基础上, 对体育精神、 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领域提出了新要求,为“思政品德”分目标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3.2.1 体育修习
体育修习是体育教育领域,要求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方法,培养运动兴趣,选择自己喜爱与擅长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积极参加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标内容。 2001 年与2011 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中,体育主线薄弱,除“运动技能”目标外其余都属于心理健康内容,而新课标分目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中,“运动能力”并不能完全代表体育学科领域,而“体育修习”目标则弥补了体育主线定位不足方面的缺陷,强化了体育学科知识与文化、 体育运动技术与体育实践等方面的内涵。
“体育修习”目标不同于以前的“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 “运动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运动能力” 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运动技能”“运动能力”概念范围较窄, 也可以代表其他领域与形式的不属于体育的“运动”“技能”,没有突出体育专项技战术的学习,不能全面体现体育学科学习内容,即不包括基本理论、训练与比赛、规则与仪式、体育运动项目文化与研修等方面。 况且“运动”代表不了“体育”,对于体育学科来讲其词义模糊,概念定位不明确,不具学科特征,难以涵盖体育教育范畴。 “体育”与“健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科体系中是并列对等的关系,而“运动”则不然。 “体育修习”内涵丰富且范围较广,既包括体育技能,又包括在体育课上不能称为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 (如抛实心球、 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体能训练);“运动能力”偏重体能与身体素质, 而体能练习与身体素质练习只是身体锻炼的基本动作或方法, 只是体育运动项目的辅助练习及手段,如同其他不能称为“体育”的各项运动(如足球操、篮球操、鬼步舞及广场舞等)一样,缺少体育文化和体育学科知识特征。 “运动能力”对于专项运动技战术训练与运用、 体育比赛与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来说语焉不详, 存在泛化与概念范围容易引起歧义的现象, 容易引起主次颠倒与抓不住重点的弊端,在实施过程中不便于准确定位。“运动能力”不能明确代表体育技能,任何身体动作都可以理解为“运动”,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是体育课的首要任务,只有“教会”学生体育专项技术与战术,才能进行课内外的“勤练”与“常赛”,“勤练”不能只练“体能”,“常赛” 也不能只比赛 “体能” 与 “身体素质”,学校也不可能成立“体能”与“身体素质”代表队进行训练与比赛[11],因为它不属于体育项目,不利于形成运动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
新课标要求“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注重学、练、赛一体化要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魅力,领悟体育的意义,发扬勤学苦练精神”[6]1-8。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在教会、勤练、常赛过程中,为了落实“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将“教会”“勤练”“常赛”作为突破口,使体育课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理念,在课余训练、课余作业、课后作业中贯彻勤练与常赛,带动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修习”明确体现出修习体育技能,体现出课余训练、课余作业、课后作业的取向。 在课堂上学习、学会体育技能,选择自己喜爱与擅长的运动项目训练,积极参加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与战术水平,确保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 至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践行体育生活化及终身体育。
“体育修习”主要带有学习与研习、演习与练习的意味, 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而开展体育教学;“体育修为”主要带有修炼与修行、作为与造诣的意思, 为普通高中学生对自己喜爱与擅长体育专项运动技能的进一步深造[12]。 将“体育修习”作为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目标的领域目标,将“体育修为”作为普通高中体育领域目标,渐次推进,符合学理。义务教育学段进行“体育修习”,有助于同高中学段“体育修为”无缝对接,将彻底改变原来学校体育过度注重“运动能力”与增强体能的目标,体现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特征,符合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有助于引领体育课程目标导向,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3.2.2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涵盖健康教育领域,健康促进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运动、健康、安全意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明确健康的责任,促进自身健康水平的提升”。 健康促进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健康的行为与实践应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把健康教育落在实处,解决以往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存在虚化而不易实施与达成的现象。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虽然也有一些教学建议与规定, 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健康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领域,而运动创伤救治、自然灾害应对、公共安全(流行病防治)、安全用药以及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等课程内容相对较少, 尤其从现实状况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的能力训练方面比较薄弱。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基本原则中指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引导树立正确健康观,以防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9]。 由此可见,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健康教育内容应贯穿在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的中小学教育活动中,与体育活动、道德与法治、生物学、科学、信息科技、常识与自然等多门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卫生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新时期学校的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为重点,适应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
“健康促进”是帮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以实现最佳健康状况的科学,包括健康实践活动、健康监测、运动损伤防治、 个人与集体健康规划等方面。 现行“健康行为”分目标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过改变人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习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健康促进”比“健康行为”更具学科特性,“健康促进”包括“健康行为”,“健康促进”指的是“科学”,“健康行为”指的是“活动”,不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属于学科体系,而“健康促进”概念范畴明确,具有学科特征,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与实用。 目前公认的是 《渥太华宪章》指出的“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 年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 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作出健康的选择。 ”由此可以看出,明确“学习基本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运动、健康、安全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义务教育阶段“明确健康的责任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促进自身健康水平的提升”则是打好健康基础的关键时期。 “健康促进”分目标改变以往将四个分目标(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包含在身体练习中难以落实的笼统指向,改变“健康行为”缺少学科知识的“活动”属性,有利于同普通高中阶段健康教育分目标“健康素养”有效衔接, 有利于在新的目标体系下进行理论课、 课后作业、集中实习、假期夏令营、理论与技术综合课等多渠道、多手段、多方法教学。 健康教育不能由体育课程独自承担,健康包括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等多方面, 那就应该将结合这些方面以进行卫生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急救等知识技能, 全面提升学校健康教育水平和应急能力,从而保障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3.2.3 思政品德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13]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2020 年教育部指出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与“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4]。2021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13]。2022 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15]提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 由上述指导文件可知,我国在新时代非常重视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势在必行,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尤为重要,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现行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目标体系中还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纳入进来, 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和贯彻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方针与战略,没有发挥出体育学科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优势作用。
体育教学大纲时期 “三项任务” 简明而容易贯彻,其中一条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热爱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遵守纪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教育。 2001、201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缺失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只是提出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但这方面的内容并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致使在20 年体育教育中原本最能体现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并没有被完整表述和很好体现。新课标又重新提出了“体育品德”分目标,但“体育品德”只局限于体育领域,其他音乐、 美术、 语文等学科也并没有局限为本学科的“品德”,另外未体现出小学注重道德情感、中学注重思想基础以及“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品德教育需要特定情境, 可能在训练与比赛当中的教育效果更为突出。 而“思政品德”概念范围较广,不仅有体育领域的“体育品德”,还包括健康、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与社会领域以及其他方面的优秀品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尤其是在训练与竞赛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拼搏精神, 可以在专题活动进行单项竞技比赛中培育公平正义、 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要积极引导具有 “立德树人”价值的教材,以及具有特殊教育情境的素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塑造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营造与人为善、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倡导勇于挑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 体育课程中要贯彻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及其所凸显的体育精神, 通过体育运动实践不断地刻苦磨炼与自我挑战,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对于培养人格的教化作用与渗透功能,彰显“体教融合”的重要作用[12]。体育教育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优势,且开展体育思政教育也是实现课程思政、 思政品德目标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品德”目标要求“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倡导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健康公德,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塑造健全人格”。 “思政品德” 目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教育内容,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同体育与健康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本质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品德分目标应与课程目标密切联系,在课程目标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体育运动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健康公德;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认真学习运动技术、尊重老师、爱护同学,比赛时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不伤对手,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道德情感和国家意识” 主要依托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分目标在教学实施中体现,增强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积淀国家兴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发扬体育精神,锤炼意志, 健全人格” 主要依托体育运动训练与比赛,体现出勇于进取、永不言败、正确面对挫折、具有良好精神风貌与道德规范的优良品质。 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明确体育文化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结互助、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在健康促进教学时使学生明确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与社会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健康责任感和遵守健康公德意识, 倡导良好的文明行为,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体育、健康、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融合。
在体育教学时,应对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课程目标、分目标的内涵加以深入分析,并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将课程目标、分目标、水平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落实在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中。贯彻体育修习分目标,合理安排各学段的教学内容, 适当设置游戏与比赛竞争环节, 让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中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扭转学校体育课“重体能、轻技能”的趋势,改变学生不喜欢上机械的体育课、被动上体育课的“被体育课”现象。 随着我国“双减”工作的深化和持续,在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之间搭建共育平台,构建“三教合一”的大体育模式,形成“立体化”体育教育格局,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逐步养成体育生活方式,才能更好营造体育氛围,发挥体育教育的独特功能,起到“全方位育人”的功效。
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因水平一、水平二的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建议对水平一(小学1、2 年级)、水平二(小学3、4 年级)只进行基本的健康、安全知识教学。从水平三(小学5、6 年级)至水平四(初中学段),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文化认知水平,依据健康教育目标进行比较系统的健康教育教学。 作为义务教育的健康课程,不仅应体现在正规的学科课程中,还应当体现在非正规的活动课程中, 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16]。
思政品德目标主要包括体育道德、健康公德、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思政品德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具有道德情感和国家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品德目标有时是隐性或协同目标, 贯穿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 只要使学生明确内涵而不必刻意显现与实施,就可以实现体育修习、健康促进分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思政品德教育。
课程包括学校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美国教育家福谢伊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学得的全部经验[17]。 除体育课程外,学校体育工作包括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与比赛、运动会与体育专题活动、学校体育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所有涉及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内容,都是体育课程的延伸。 因此,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各项活动,也应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只有学生在参加体育各项活动中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养成运动习惯,复习与巩固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为其以后运动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果没有养成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即使中小学每周开齐开足体育课, 也难以实现学习效果,难以达成体育修习的目标。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过程中,还应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在训练与竞赛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可以在专题活动开展单项竞技比赛中培育学生追求公平正义、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全面把握体育“育体、育智、育心”综合育人的价值。 通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塑造活泼开朗、与人为善、团结协助、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 避免“贴标签”“生搬硬套”等无法落到实处的做法,导致健全人格培养失去载体, 出现之前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难以实施的现象。
在平常教学与训练时需精心设计一定强度、难度的运动技能学习, 培养学生即使知道失败也要奋力而为的体育精神,使其具备“球不落地永不放弃”(排球即将落地,即使只有10%的机遇救起,也要用100%的努力前扑或鱼跃抢救)的精神,反复磨炼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使其具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勇敢坚毅等坚强意志。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要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不怕吃苦、 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 尤其在专项运动训练、运动会、专项竞技比赛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要认真总结,加以提炼并付诸行动。
新时代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推进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要求和新征程。以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为理论基础,重构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 凸显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与核心特征,提出了体育修习、健康促进、思政品德分目标。新制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上承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新目标, 下接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及活动, 符合学习层级理论并同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有效对接,能够很好地将体育教育、健康教育领域目标与思政品德目标贯通融合, 便于制定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从而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切实地贯彻体育课程目标, 对于推进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合理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具有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