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2023-10-11 01:49:26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教育 2023年28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语文

顾 敏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劳动兴趣,磨炼其意志品质,健全其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其能够拥有创造美好生活和自我进步的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融入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导向作用,减少劳动教育中的不良现象和薄弱环节。

一、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难度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普遍具有较大的难度。首先,一些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并不影响考试成绩,导致学生普遍将劳动教育视为一门具有休闲属性类的课程,这种观念显著提升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的难度。其次,学生家长普遍过于溺爱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并不重视孩子的劳动过程。在很多父母眼里,文化课学习大于其他一切,甚至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任何家务劳动,导致学生缺乏劳动技能。最后,小学语文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给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在融合劳动教育中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从而选择性忽略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效果不佳。

(二)缺乏理论实践指导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认为劳动仅仅是体力劳动,而劳动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体力劳动技能与劳动基础知识,却普遍忽略了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更包括脑力劳动,而劳动教育在培养劳动价值观与创新精神中体现出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就目前来看,现阶段的劳动教育尚存在定位不清晰、缺乏统一标准等诸多问题。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劳动教育尽管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能够基于语文教学角度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实际教学实践中缺乏完整的指导建议,即便在个别学校中已经推进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的工作,但其中多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未能够真正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导致实际融合教学存在盲目性。

(三)教学评价过于单调

教学评价需要结合既有的标准要求,针对教学活动与教学结果进行客观性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因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进行结合,还要能够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劳动实践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将其纳入学生的语文考核总分当中,在实际评价指标中不仅要体现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参与劳动实践的次数与表现,还要体现出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态度、过程以及结果。但事实上,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劳动教育中,由于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调,导致教学评价未能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实际劳动评价很难体现出应该有的作用。

(四)师资队伍素养不足

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其中的渗透意识与劳动素养尤为关键,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缺乏应有的劳动教育渗透意识,未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未能找到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人文性之间的契合点,导致劳动教育在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整体过于突兀,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素养尤为关键,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劳动素养与渗透意识不仅要重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还要提高教师的课程融通能力,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突破学科界限,真正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二、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和途径

(一)立足教材,深度发挥劳动育人价值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首先要充分研读语文教材,从教材中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在应用劳动教育元素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在阅读与劳动有关的经典书籍中体会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1.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劳育元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含有丰富的劳动教育文本素材,如《朱德的扁担》《大禹治水》《邓小平爷爷植树》《手术台就是阵地》等,为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与教育契机。在兼顾劳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在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劳动常识。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井水的来源,并理解挖井对供水的意义,继而从视频演示中引导学生观看挖井的过程,使学生在机械挖井和人工挖井的对比中体会人工挖井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养成尊重劳动人员与劳动成果的意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劳动的认识与了解,使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在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中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2.从教材内容中体会劳动情感

为了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体会到课文中的劳动情感,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例如,在《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中,“我”错误地把狗尾巴草当做谷穗留下来,反而把谷穗当做狗尾巴草割掉,这时候祖父并没有责怪“我”,反而是“我”自信满满地给祖父带来屋子里的谷穗,让祖父看狗尾巴草和谷穗的外形,这时候祖父耐心地告诉“我”谷穗是有芒针的,而狗尾草并没有。从这样的课文片段中,学生一定很好奇芒针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谷穗的外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谷穗,并理解种植稻谷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我们日常中所吃的大米饭都是用稻谷中的米所做成的,你们经常吃的蛋糕也是用小麦做成的,没有这些劳动,我们还能吃到米饭和蛋糕吗?”学生一致回答“不能。”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在体会课文内容的劳动情感中,加深学生对劳动的印象,使学生产生对劳动的尊重意识。另外,还可以利用《慈母情深》这样的课文,使学生理解“母亲”在酷暑炎夏与一群妇女脚踏缝纫机缝补衣服的辛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劳动果实,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在尝试做家务活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

3.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劳动兴趣

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加深对劳动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兴趣。比如,在学习《刷子李》一课中,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了解到刷子李尽管是一名生活在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他的身份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手艺人,但是他能够出现在课文所摘选的《俗世奇人》一书中,必然会有他自己的独特才能。通过这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在认识艰苦劳动、努力学习中,收获本领、掌握技术,更能够在其中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篇课文的描述手法巧妙,在人物形象描述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学生在了解刷子李的“奇”过程中体会到这个人的“规矩奇”“打扮奇”以及“手艺奇”,在细节描述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一种回味悠然的阅读趣味性,学生在阅读完这篇课文后,对原文所在的书籍《俗世奇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尝试阅读这本书,从这本书中了解到更多劳动人物的形象,如“苏七块”“泥人张”“张大力”等人物,使学生在品味“苏七块”处世的智慧、“泥人张”技艺的高超以及“张大力”心胸的阔达中,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崇敬感,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与热爱之情。

(二)借助课堂教学强化劳动教育效果

1.从情境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属于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与价值,使学生从情境教学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开设劳动主题“劳动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劳动的敬仰之情;也可以将课文《落花生》带到主题活动中,使学生从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中意识到做人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情境主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在文本解读中培养劳动价值观

培养劳动价值观属于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师要善于选取适宜的教材内容,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劳动、正确认识劳动。比如,很多学生对劳动的态度相对比较反感,甚至错误地将劳动看作一种体力惩罚,并对劳动具有一定的厌恶感。还有个别学生仅仅将劳动看作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后绝口不提劳动。仅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劳动始终具有饱满的热爱之情,因为他们从小就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活,懂得为父母分忧解难。从这些现象中不难想象,学生厌恶劳动的主要原因是劳动之后会给人带来明显的疲倦感以及肮脏感。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教师要改变学生对劳动的态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对待劳动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提高劳动效率。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培养劳动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实践教育价值,完善劳动技能

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进行融合,还要重视生活实践教育,从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在此之间形成优秀的劳动品格,培养学生勤奋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内涵,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1.家校合作培养劳动技能

家校联动促进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在相互结合中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劳动的意识,完善学生的劳动技能。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在校内开展家校合作劳动教育的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的工作,最好能够利用幻灯片文件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类劳动过程有最基本的认识,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辛苦,并在未来生活中能够懂得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活,也可以在每次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劳动作业,使学生在完成劳动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另外,教师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使家长可以更好地监督学生完成劳动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

2.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正所谓天道酬勤,我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岁月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与奋斗决心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前提,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开拓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在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精神的培养过程,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劳动创造力,使学生懂得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劳动是带来幸福的重要基石,创造美好未来的前提在于踏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劳动活动,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而言之,在语文学科这样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的基础学科中,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已经成了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在帮助学生培养劳动意识、发展劳动价值观以及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与创造性精神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在劳动中感悟劳动的伟大,加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劳动情感与积极性。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语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