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论坛观点荟萃

2023-10-10 04:29黄诗谊
广西城镇建设 2023年9期
关键词:建筑业院士基础设施

9月1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设报社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共享中国—东盟建设领域合作新机遇”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陈湘生,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香港)吴宏伟,以及汪文忠、雷翔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院士围绕绿色建造、基础设施发展、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等主题纷纷建言献策,深化中国与东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交流合作,共谋中国—东盟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未来发展新方向。

院士观点

肖绪文 院士

加速改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惠及民生的绿色建造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

肖绪文院士以“绿色建造发展与推进”为题,对绿色建造的发展与推进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绿色建造需要统筹协调的组织模式,同时也为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的推进提供了有效方式。推行绿色建造,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绿色建造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使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赢得国际市场竞争。

肖绪文院士表示,在工程项目绿色立项、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等绿色建造的三个阶段中,以绿色建造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以人为本、品质保障和技术适宜性”的五个要素为抓手,通过一体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装配化的四个推进方式,最终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综合成本最低,节约资源和减碳降碳,“人、建筑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三个发展目标。我国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创建并践行绿色建造的理论,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湿地和矿区生态修复、提高城市韧性水平、构建智慧城市、打造便利交通、促进固废循环、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南京世博园、国家速滑馆和西安幸福林带的工程实施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总体而言,绿色建造推进有较大进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

他认为,只有加速改革现行多元主体的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造追求的基于工程全生命期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最优的目标。为此,建议实施强制政策,进一步加速改革现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加速推进工程“总承包,负总责”的管理制度落实,加速培育基于工程全生命期的建筑师设计咨询服务组织,切实提升惠及民生的绿色建造实效。(整理:姚琳尹)

院士观点

陈湘生 院士

中国大陆基础设施建设正引领世界能源利用发展模式的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

陈湘生院士作“中国内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与趋势”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中国内地在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空间、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含高铁)、机场、各类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提出“当前中国内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从大规模建设走向绿色、减碳、韧性建设,引领着世界能源利用发展模式的转变”等观点。

陈湘生院士表示,中国已同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最大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国大陆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从大规建设走向绿色、减碳、韧性建设,尤其是绿色和近零碳排放能源利用方面,正在引领世界能源利用发展模式的转变。这类新模式正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造福于所在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企业应如何把握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新机遇,陈湘生院士说,我国高铁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装备到运维,整个系统在国际上领先,建设的经验在全球是最丰富的。因为中国地形原因,隧道工程施工是全球最难的,所以我国高铁建设最难的技术就是保持轨道的平整性和长期运营的耐久性。在全球,中国高铁数量最多、高速公路最长,建设经验丰富,这些可以提供给东盟国家。在建设过程中,还可以为东盟国家提供设备租赁和建设运维人员培训,协助他们建立本国的标准规范、指南,特别是协助他们建立标准的质量体系和运营安全体系,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整理:姚琳尹)

院士观点

吴宏伟院士

坚持创新引领,深化中国—东盟建筑业互利合作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香港)吴宏伟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香港)吴宏伟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分享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情况,以及建筑业绿色化发展与碳中和战略研究的成果,阐述了对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发展的愿景。

怎样深化中国—东盟建筑业互利合作?吴宏伟院士表示,要坚持创新引领,才能深化中国—东盟建筑业互利合作。可以通过制定中国—东盟建筑业相关行业准则,形成统一的指导行业施工和管理的准则,在确保建筑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致力于打造更环保、更宜居、更智慧的家园;可以共同培养技术员、工程师、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等建筑业专业人才。比如可以由中国两三所大学与相关企业共同牵头组织,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加强中国与东盟建筑业行业的交流合作。通过合作培训,以此扩大培训规模,降低成本,共同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共享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的发展经验,促进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整理:姚琳尹)

嘉宾观点

汪文忠

坚持创新引领 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东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汪文忠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汪文忠以“坚持创新引领 深化互利合作 共同推进中国—东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演讲。汪文忠表示,建筑业合作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是深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深化建筑业合作,对于加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激发区域经济增长动能、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

汪文忠指出,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深化建筑业合作既面临诸多机遇,又充满挑战,实现中国—东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凝聚共识。要聚焦战略对接,夯实合作基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挖掘区域经济增长功能,充分放大多双边合作效益;积极探索以PPP、BOT等模式实施重大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探索投融资新模式、新渠道,共同推动技术革新,把握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大力推广应用绿色环保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绿色建造和运营水平,与各方深化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各领域的合作,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整理:胡田田)

嘉宾观点

雷翔

建筑“三化”让乡村住宅更宜居

华蓝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雷翔

雷翔以“建筑‘三化’让乡村住宅更宜居”为主题作主旨演讲,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建筑“三化”如何让乡村住宅更宜居的问题,为广大听众提供了一幅别开生面的乡村住宅发展图景。

雷翔指出,当前乡村住宅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人口外流,乡村住宅闲置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传统乡村住宅建设方式粗放,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导致居住体验不佳。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建筑“三化”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的建筑理念,打造宜居的乡村住宅。在南宁市武鸣区南国乡村项目中,成功地运用了“三化”,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技术和建筑材料,使得该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缩短了建设周期,同时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在分析建筑“三化”的优势和意义时,雷翔指出,以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三化合一”为特征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建筑产业革命。这其中,工业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手段,绿色化是目标。在工业化方面,系统化的技术设计、工程化生产共建、精细化施工必须依靠专门的设计队伍和施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也有很多手段可以使用,比如说VR、BIM技术,甚至有些地方还可以通过VR进行选房。农房数字化在审批管理方面也可以发挥作用,包括施工管理、农房管控、运维,要批量的农房建设,包括震后新建的村庄、扶贫搬迁的村庄。绿色化包括农房有关的节能设施、近零能耗的农房、新型的建造方式等,尤其要注重关于乡村工匠的培训,绿色化首先是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同时要注重环境的绿色,尽量将它乡土化,和自然紧密结合。

雷翔表示,通过乡村住宅的“三化”可以促进乡村生活的生态友好、环境友好与邻里友好,同时利用古树、池塘等自然景观和牌坊、古祠等人文景观,营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村容村貌,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不断提高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水平。

猜你喜欢
建筑业院士基础设施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院士寄语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