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津茹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全民素养的强大动力。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当代大学生,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新时代,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习得,不仅可以了解、掌握、吸收外国文化,同时有助于学生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然而在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的渗透却流于形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输入和输出都不足。因此,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多元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入,高职教育迫切需要推动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时代,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中华文化的传播意识和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指出,多元文化交流是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了解、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职场和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旧是以培养学生职场实践能力为目的,教师更多关注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渗透也只是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明显,不符合新时代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指明了高职英语课程不能再是单一地要求学生只是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师和学生都应提升在英语学习中融入中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会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
高职英语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在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传递给学生的不只是文化知识和现象,而是把具体的文化知识内化并逐渐形成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多样的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实质上是文化交际的工具,在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是英语语言,但表达的其实是文化信息。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体会文化差异,增进理解和交流,对中外文化开放包容,开阔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英语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文化,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文化“失语”在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流中,大学生缺乏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其英语表达也十分匮乏。高职院校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要努力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现今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会留出一些时间来讲解中华文化,但内容都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也是直接讲解,没有过多的知识补充。由于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缺乏丰富的语言知识,同时也没有能够真正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运用英语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必须优化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路径和方法,认真研究英语教材,挖掘和补充相关的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对中华文化内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给他们提供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用英语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真正提升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以《创新高职英语1》第二单元Fashion(时装)为例,选取美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探索将中华文化融入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以及两者融合的有效性。
英语是许多西方国家的官方语言,因此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反映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生活和西方人的价值观。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是英语语言,但传达的其实是文化信息。教师应深入研究高职英语教材,挖掘文化知识点,寻找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在其中加入相关的中华优秀文化,既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又拓展了英语教材体系。
教学主题“时装”以《创新高职英语1》教材为基本,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整和优化,以语言能力、职业技能和跨文化意识为核心,分为服装类型及搭配、着装规范、服装文化和用英语介绍中国服装四个部分。教材的内容主要介绍服装类型搭配及着装规范,而美术专业学生今后在职业岗位中需要向外国客人介绍中国特色服装。因此,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增加了“用英语介绍中国服装”的教学内容,补充介绍中国传统服装的文章和视频,学习职业岗位中实际应用的英语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智慧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服装文化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服装文化的异同,从服装样式、服装色彩、服装结构、着装观念等方面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旨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例如:中国几千年历史服装基本形制有两种,即上衣下裳(the upper garment and skirt)和连属袍衫(one-piece robe),西方服装则是上衣下裤(the upper garment and pant)和连属裙装(one-piece dress);中国服装平直宽松(straight and loose),西方服 装曲线紧身(closefitting);中国人着装得体保守(conservative and dress decently),西方人着装个性开放(open and advocate the beauty of human body);中国人披红戴绿、大红大紫表达喜悦好运成功,西方红色多表血腥暴力(a red battle,red hands);青色在唐代是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借“blue coat”来指仕途不得志的官员,如《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That his blue coat is wet with tears.在西方文化中blue 也有忧郁沮丧的含义,如a blue outlook,feel blue。由此可见中国服装历经数千年,其样式、结构和色彩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更好地将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课程前期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极学习中华文化,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扩充自身文化储备。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热情,而且能引导学生立足本土文化,担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同时,教师利用各种信息平台查阅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词汇、句型和文本,并进行编辑整理,收集有关中国传统服装的音视频、图片、文献资料等,并将之重新调整、组合,转化为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根据英语教学真实语境、自主学习等特点,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有效输入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创新高职英语1》第二单元Fashion 为例,本文收集整理了以下辅助学习资源。(见表1)
表1 《创新高职英语1》第二单元教学资源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学习兴趣不强,课堂表现不积极,不能流利地用英语去交流。将中华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主题,结合优秀的文化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开口说英语、讲述文化的勇气。《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中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借助整理的教学资源,线下授课时通过课堂讲授和示范,帮助学生构建中华文化故事的语言框架,形成中华文化的英语语言输出。学生通过学习资源和课堂活动学习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以“介绍中国传统服装”为例,教师根据教材课文对旗袍的提及展开学习,通过教学平台上传有关旗袍的视频和文章,在课堂上创设谈论和介绍旗袍的情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表达句式,构建语言框架。(见图1)例如: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eongsam(also known as Qipao or Chipao)? Originating from a type of Manchurian female garment, the cheongsam wa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chu and Han cultur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ashions.As the typical Chinese dress, the cheongsam which shows unique charm and aesthetic value is now applied on different occasions, increasing confidence and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图1 语言框架
在练习和展示环节,按照四种中国传统服装Hanfu、Tang Suit、Cheongsam、Zhongshan Suit,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根据总结的语言框架和表达句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讲述服装文化故事,每组代表上台进行汇报展示。课后,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语言输出方式和机会,鼓励学生将汇报展示自制成短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服装设计和展示。课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讲好中国故事等文化活动,尝试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输出。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要求将学生的文化素养纳入教学评价中,并且要相应地加大文化学习的效果评价比重,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中华文化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逐步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文化充分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采用学生在线学习、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学习反馈等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情况和小组合作融入过程性评价,加大文化评价比重,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够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以“介绍中国传统服装”为例,课后要求美术班学生提交学习感受,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了解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态度。通过整理和分析,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中华文化融入英语学习认可度高,近一半的学生喜欢英语课堂融入中华文化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来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中华文化元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强化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借助学习通优质平台,课程采用了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成果展示,课后拓展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教师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了测试,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与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有关的英语习得上,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顺利完成文化学习设置的活动任务,并在英语表达中体现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本单元学习后,教师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效果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满意度。(见表2)问卷包含9 道题目,每个题目后设有七种评分项,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以“6,5,4,3,2,1,0”计分。
表2 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分析得出这九道题目的平均分值皆达到“良好”(5 分)等级以上,(见表3)由此可见学生对本单元融入中华文化的英语教学呈现出较高满意度,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其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提高了职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表3 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学生满意度
本次教学实践研究结果发现,将中华文化融入到高职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有效拓展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内容,强化文化自信,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积累和充实中华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元素,制定文化教育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