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军 崔萍
(1.神木市大柳塔试验区人民医院骨科,陕西 神木 719315;2.陕西省交通医院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68)
踝关节又名骨小腿关节,其通过前后方屈伸、内翻、外翻运动支撑人体主要的行走和负重活动。由于踝关节结构复杂,发生损伤时多涉及骨折、脱位、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综合性损伤,故临床大部分踝关节损伤具有损伤部位多、病情复杂的特点,临床将其称之为复杂踝关节损伤。复杂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难度大,治疗方案制定的基础在于及时、准确的明确病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最为重要的手段。临床踝关节损伤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近年来,随着大中型医院配备MRI检测设备的进度加快,MRI在复杂骨损伤中的诊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方案观察MRI检查在复杂性踝关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复杂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方案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57.27±8.42)岁,身体质量指数(23.79±3.18)kg/m2,运动扭伤57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1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并通过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病情;年龄≥18岁;均符合CT、MRI检查指征;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妇女;幽闭恐惧症者;既往有下肢关节手术并植入金属部件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无法完成医护人员的指令配合各项准备及检查工作者;研究者评估存在其它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因素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CT医师、MRI医师及护士实施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及护士实施完成。术前均行MRI检查、CT检查,出具检查报告,明确脚踝关节损伤类型、软骨损伤类型。踝关节损伤分型包括:统计旋后-内收型(SA)、旋前-旋型(PE)、旋前-外展型(PA)、旋后-外旋型(SE)、垂直压缩型(VC)。软骨损伤类型包括:I期:关节软骨呈现一过性肿胀;Ⅱ期:软骨表面呈现少量毛糙和(或)弱信号小囊样病变;Ⅲ期:关节软骨明显变薄;Ⅳ期:软骨全层消失,并有软骨下骨硬化表现。所有获得的CT检查图像及数据、MRI检查数据及图像均由两位年资超过5年的CT医师和MRI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并作出明确诊断结论。两位医师诊断结论一致则以此结果出具检查报告,若二者不一致,则需由本院CT和MRI年资超过10年的医师进行阅片,并作出诊断结论,并以此结论出具检查报告。MR检查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era1.5TMR诊断仪实施术前检查,检查前简明扼要检查问询患者基本情况,确保患者符合MRI检查指征,选择专用的踝关节相控阵线圈,分别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常规冠状面T1WI;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序列的横轴面、冠状面、矢状面;双回波稳态序列的矢状面;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矢状面扫查;扫查过程中仔细观察踝关节及其周围韧带、肌肉、肌腱、骨髓水肿、软骨等情况;踝关节不同结果损伤判断标准:(1)韧带损伤:根据扫查获得的韧带轮廓、完整性及强弱信号等信息确定,若韧带内部和(或)周围在PDWI‐FS序列下有高信号则判定为韧带损伤;(2)肌腱损伤:PDWI‐FS序列下肌腱内部或周围出现高信号则判断为肌腱损伤;(3)腱鞘积液:肌腱周围出现片状液体样信号包绕为腱鞘积液。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诊断仪进行检查,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100~300 mm、层厚1~2 mm、螺距1 mm、重建间距1.5 mm;患者取仰卧位,从足远端至远端胫腓关节顺序扫描获取扫描数据,采用容积重建法和表面遮盖法行多平面重建。
1.3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T检查、MRI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及误诊率。对CT检查和MRI检查方法诊断结论中确诊的关节及软骨损伤类型进行比较。
2.1MRI检查、CT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效能指标比较 术前MRI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共计65例,诊断符合率81.25%;误诊率0%(0/80);漏诊率2.50%(2/80)。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共计确诊复杂踝关节损伤78例,诊断符合率97.50%;误诊率5%(4/80);漏诊率13.75%(11/80)。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符合率均明显高于MRI检查,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则低于MRI检查(χ2=11.123、4.103、6.782,P<0.05)。
2.2MRI检查、CT检查不同类型复杂踝关节损伤检出率比较 CT和MRI检查诊断关节损伤类型构成中,CT检查在检出SA、PE、PA、VC方面均明显优于MRI检查,而MRI检查在检出SE骨折类型方面则优于CT检查(P<0.05)。见表1。
表1 MRI检查、CT检查不同类型复杂踝关节损伤检出率比较
2.3MRI检查、CT检查诊断不同类型软骨损伤检出率比较 MRI检查诊断软骨Ⅰ、Ⅱ、Ⅲ、Ⅳ型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χ2=21.738、5.297、4.286、42.971,P<0.05)。见表2。
表2 MRI检查、CT检查诊断不同类型软骨损伤检出率比较
影像学检查是明确复杂踝关节损伤最为重要的手段。目前常用的X线、CT、MRI技术各有优劣,可检查出部分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虽然使用范围广,但其对于复杂的踝关节显影效果差,误诊率及漏诊率均高,临床作为诊断手段已较少使用。CT检查在对骨的显影和重建方面优势明显,可清晰显示出踝关节骨折线走向,明确骨折的部位、范围、特征、严重程度及类型等信息。但CT对关节内及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的显影效果则相对差,虽然CT可以明确诊断出踝关节脱位,但尚不能仅凭脱位就推断出韧带损伤。MRI可对机体任意断面进行成像,且组织分辨率高,临床骨科疾病诊断方面擅长于韧带、关节囊、肌肉、肌腱损伤及积液的明确诊断。从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复杂踝关节诊断中的利弊来看,目前尚无任何单一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全面准确反应复杂踝关节损伤并作出准确诊断。
本方案对复杂踝关节损伤患者分别行CT检查和MRI检查,结果显示,CT检查在诊断关节损伤方面较MRI具有显著的优势,CT检查诊断关节损伤的符合率显著高于MRI检查,而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明显低于MRI检查,提示CT检查仍然具有诊断复杂踝关节疾病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对于骨折类型分辨上,CT检查鉴别SA、PE、PA、VC骨折类型方面优于MRI检查,而MRI检查在鉴别SE骨折类型方面则优于CT检查。在对于软骨损伤诊断方面,MRI在不同严重程度软骨损伤诊断符合率上均显著优于CT检查。
综上所述,MRI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符合率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而误诊率、漏诊率则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但MRI在诊断踝关节软骨损伤方面显著优于CT,MRI和CT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各有优势,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更利于明确病情,提高诊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