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曌宇 苗焕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麻醉科,陕西 西安 710018)
随着工业与交通事业的发展,颌面外伤在我国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由于颌面骨骼位置突出、面积大,各个方向的暴力均能造成颌面部损伤,因颜面部血管神经丰富,故颌面外伤急诊手术成上升趋势,且预后不良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此类手术通常术前准备不充分,且患者常伴有潜在的困难气道,与基础疾病导致的生理紊乱,这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显示,当机体合并有困难气道时,需要更多的通气时间以保证建立人工气道,可延长插管时间,为此需要在临床上探索有效的给氧方法。窒息氧合技术是一种通过鼻导管高流量送氧的被动氧合技术,可通过延长出现低血氧饱和度时间与延长安全窒息时间,从而有效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当前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多。本文旨在探讨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优势,以促进窒息氧合技术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颌面外伤导致的困难气道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5.92±1.40)岁;体质量指数(24.51±1.11)kg/m2;ASA分级:Ι级20例,Ⅱ级12例;收缩压(122.48±13.20)mmHg,舒张压(78.27±4.20)mmHg。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45.71±1.22)岁;体质量指数(24.58±0.29)kg/m2;ASA分级:Ι级21例,Ⅱ级11例;收缩压(122.87±12.47)mmHg,舒张压(78.33±5.16)mmHg。纳入标准:符合颌面外伤的诊断标准,伴随有困难气道;年龄20~65岁;患者病情稳定,依从性良好,自愿参与本研究;本次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既往困难气道史的患者;妊娠期、备孕期与哺乳期妇女;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有高危传染性疾病者;合并肿瘤患者;贫血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面罩吸氧:使用呼吸环路系统通过面罩进行3 min预充氧,氧流量为12 L/min,持续至开始插管。观察组给予窒息氧合技术干预:使用OptiFlowTM高流量套管(Fisher and Paykel Healthcare Ltd, Auckland, New Zealand) 进行鼻导管3 min预充氧,氧流量初始从30 L/min开始,1 min后增加至70 L/min,并维持到气管插管完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两组因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胃内压力升高:因通气误入胃,造成腹部膨隆,胃内压力升高或胃内容物返流;两组插管后血气分析指标情况,包括PaO2、PaCO2、pH值;两组在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包括肺动脉楔压(PAWP)和心排血量(CO)。
2.1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对比 观察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325.23±14.20)s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23.55±21.40)s(t=15.852,P<0.05)。
2.2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为3.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9/32)(χ2=7.585,P<0.05)。
2.3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观察组PaO2(551.44±23.10)mmHg、PaCO2(44.14±2.14)mmHg、pH(7.02±0.33),对照组PaO2(551.01±19.84)mmHg、PaCO2(44.20±4.09)mmHg、pH(7.00±0.16)。两组插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对比无明显差异(t=0.214、0.098、0.078,P>0.05)。
2.4PAWP与CO变化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PAWP、CO在组内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PAWP与CO变化对比
颌面外伤当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常伴有面部组织缺损及咬合关系紊乱,急诊手术时容易形成困难气道,易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通气障碍,较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出现低氧血症,且这类手术患者预充氧方式的选择是有限的,传统面罩通气预充氧会使胃内压力因注气升高,进而增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这为急诊手术麻醉带来了巨大且潜在的风险,尤其对于麻醉诱导期的呼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窒息氧合技术是在没有自主或人工通气时,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持续输氧,促使氧气被动向肺泡移动,从而延长患者的安全窒息时间。若氧流量为5 L/min,安全窒息时间可从3.5 min延长到5.3 min,若氧流量为60 L/min,则可延长至17 min,这提示我们窒息氧合技术可为困难气道患者赢得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前、注药后呼吸消失时、插管后即刻的循环功能指标PAWP、CO在组内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插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窒息氧合技术在颌面外伤导致的困难气道中的应用能延长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能有效减少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的发生,且不会影响患者循环功能与血气状况。从机制上分析,窒息氧合技术可让氧气更好的输送进气管内,改善了通气氧合的效果,避免了面罩加压通气时上呼吸道梗阻的情况,从而减少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的发生。窒息氧合技术可通过鼻导管以高流速向患者输送持续加温加湿氧气,改善分泌物清除,并保证其相对浓度恒定,修复和维持气道黏膜纤毛功能,减轻气道炎症,以延长安全呼吸暂停时间,还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具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窒息氧合技术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功能与血气状况,但是可提高给药后呼吸暂停至脉氧下降时间,降低通气致胃内压力升高发生率,在颌面外伤急诊手术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不过本研究由于调查人数相对比较少,且没有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分组也比较少,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