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世界杯上的铩羽而归,导致男篮所处的舆论环境愈发靠拢男足。就在这个节骨眼上,CBA又传出了冠军教练杨鸣未能留任辽宁的消息,更是进一步令人感叹──中国篮球到底是怎么了?
关于杨鸣与辽宁男篮之间的谈判内幕孰是孰非,暂时还难以评说,未必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一方要价过高或另一方出价太低。只是站在球迷的角度来看,一位年轻教练为球队带来了三年两冠的佳绩,正常剧本似乎该是双方继续携手共攀高峰,而不是如今这般令人感到遗憾的结局。
如果说新赛季的辽宁男篮会因为告别杨鸣而备受争议,那么即将出现在广东男篮的周琦,或许会成为另一个焦点所在。众所周知,围绕着周琦与老东家新疆之间的争议,已经连续纠缠了好几年,其间出现过周琦远赴海外打球的转折,新疆男篮更是由于受到处罚而出现了退赛与回归的反复。表面上看,随着广东男篮完成了用赵睿交换周琦,系列风波似乎终于可以趋于平静。然而,周琦与广东男篮的合同期限只有一年时间,到赛季结束时,他的去向依然会牵动整个CBA的关注,或许为整部闹剧带来拍不完的续集。
之所以将杨鸣离任和周琦转会这两件事相提并论,是由于导致产生各种纷扰的原因其实是同一个,那就是在篮球世界里,真正发挥作用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里要强调“真正”二字,因为在理论上,有些规则出现在白纸黑字的文件中,还有些规则建立在基本常识的基础上。但问题在于这些显性的规则有时未必能够得到真正遵守。
比如,评判一名教练的水平,“以成败论英雄”原本应该是一种常识。以这种规则而言,那么杨鸣完全有资格获得国内顶薪级别的执教合同。然而,如果把论资排辈之类的“江湖规矩”也考虑在内,那么结论可能截然不同。又比如,对于周琦这样的本土球员,CBA早就出台了相应的薪水规则,只需要套用相应的条款即可完成签约手续。可如果球员不满足于此,想寻求突破规则限制的解决方案,就会让情况变得异常复杂。
可见,很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背后,其实都是因为那些出现在纸上和口中的规则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是必须顾及各种隐藏的规则。这些隐藏规则可能无差别地伤害任何一个参与者。比如周琦如今带来的种种问题,祸根早在当年青训资格界定时就已经埋下,只是当初的获益者日后可能变成受害者。如果规则始终处于混沌不清,不会有人真正因此长期获益。
实际上,CBA联赛中的隐藏规则又何止于此。相信大家都记得,上赛季季后赛出现过令人瞠目结舌的场面,两支直接对话的球队相继在对方主场呈现出想故意输掉比赛的态度。这里再次展现出两种规则的区别:按照正常的规则,球队在赛场上的目标就应当是全力争胜;但按照隐藏的规则,相互卖人情送出一场胜利,可以让彼此都达成各自期待的目标。
当然,两支球队的行径实在太过夸张,在舆论监督的作用之下,中国篮协做出了取消兩队比赛资格以及对涉事主教练长期禁赛的严厉处罚。如此重拳出击之后,未来是否就能杜绝类似隐藏规则的出现?先别急着这么乐观,不妨看一下篮协做出处罚的依据,是认定两支球队存在“消极比赛”。可问题是所谓的消极比赛,通常只是某队单方面放弃胜利,然而现实中双方各自在客场争取输球的举动,仅用“消极比赛”恐怕很难概括,舆论的第一反应其实是建立在默契基础上的操纵比赛。可篮协为何不做出更符合公众认知的裁定呢?也许是因为相比需要查清幕后交易真相的“操纵比赛”,仅以场上表现来判定“消极比赛”要轻松得多,更有利于快速出台处罚方案。
倘若真是这种原因,那么可以看到,即便是管理者,也没把正常规则当回事,同样存在着用隐藏规则来达成目标的思维模式。以这种形势而言,CBA未来如果希望形成规则足够清晰且得到切实执行的大环境,从上到下都堪称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