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澜
科研育人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型大学在本科科研育人过程中,存在科研育人理念认识模糊、师生参与感不强、科教融合模式缺失、科研育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科生的科研育人问题面临转型。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完善科研育人的体制机制、营造本科生科研育人的政策环境、优化本科生科研育人氛围以及加强教学和科研的协同育人等对本科生科研育人转型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和人才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型大学有着丰富的科研和教师资源,是我国科研育人开展工作中的领头羊、主力军,也是通过科研育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科研育人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育人,应该正视研究型大学中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问题及成因,找准转型的路径,提升科研育人的效率。
研究型大学科研育人的动力
1、新时代呼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对当今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的回应。2018年,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将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立足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19年,教育部提出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强调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政法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医生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20年,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强基计划”,并在一些试点高校中推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更加突出了创新的核心地位。[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使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提高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来源。
2、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禀赋
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和高新科技研究,与国家战略任务紧密相关。王战军基于不同层面将研究型大学定义为以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有重要影响的大学。[2]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所和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活动主要围绕国际重大创新理念,更好地为地方创新发展服务;坚持高新科教融合创新,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流人才。[3]
我国研究型大学结合本校特色,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北京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培养宽知识基础,强创新意识,[4]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提出高素质、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5]同济大学以“共性基础+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为基础,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拔尖创新的复合型人才。[6]
3、科研育人是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育人是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回应,也是高校贯彻落实中央育人精神的重要工作之一。在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7]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構建“十大育人体系”,强调在科研育人体系中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8]2019年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强化科研育人的职能,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9]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育人功能,在科研中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意识和能力。[10]
研究型大学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对开展科研育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借助优势条件化解本科生科研育人的困境,实现转型,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当前研究型大学科研育人面临的困境
1、科研育人理念认识模糊,科研动机功利化
高校的育人导向是高校科研与生俱来的。[11]研究型大学的一些师生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考核评估制度的影响,科研动机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针对考核标准进行科研工作、应对考核任务成为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对一些科研学术原则问题把握不严谨。一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往往是为了获得第二课堂的学分,这种外部激励暴露了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和提升自身等内部动机的不足。在这种科研动机功利化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科研活动,这使得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资源难以被充分利用,人才培养质量下滑。
2、科研育人师生参与感不强,氛围不足
在研究型大学中,一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目的性和计划性。[12]同时,大多数教师对本科生开展的是广义的科研活动,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科研活动或科创类的第二课堂科研活动,本科生真正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少,学生缺少系统的科研指导,反映出教师对本科生的科研活动重视不够,参与感不强。
作为科研育人对象的本科生,由于对未来发展规划目标的不明确,认知水平有限以及缺乏科研方面的指导,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时间短,参与程度浅,缺乏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难达到科研育人的目标。
3、科教融合模式缺失,存在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
教学和科研作为人才培养的渠道,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13]在研究性大学对本科生开展科研育人的具体工作中,科研育人的理念并没有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科研成果没有很好地融入课堂。
科研活动从教学和科研中分离出来产生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使得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产出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模糊,科教融合不足。同时,在对本科生的课程建设中,缺乏基于科研项目开设相关课程的主动性,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学到的科研知识很难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和活动结合,理论与实践脱离。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科研育人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没有具体项目的支撑,大多通过讲演的方式给学生介绍科研情况,渗透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没有深层次地实现科研育人的目的。
4、科研育人体制机制不完善,效率不高
科研育人是一种关于科研、通过科研、为了科研的人才培养方式,[14]涉及选题、立项、调查、实验、论证以及推广等环节,这一过程需要学校政策的管理与约束、专门的科研平台和评价激励等。
组织协调育人机制的不健全,使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科研育人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一方面受一些狭隘的育人观念的影响,一些研究型大学将科学研究的价值更多地倾向于产业和经济的需要,从精神转向物质,高校科研与教学渐行渐远,脱离了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忽略了科研对本科生的教育,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这些资源往往以量化的形式呈现,成为抢夺优秀生源、提升学校排名的工具,没有充分利用在教学资源上,忽略科研的育人工作。许多科研的教育是围绕某些“点”进行,而非全面地将科研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研究型大学科研育人的优化路径
1、健全本科生科研育人体制机制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作为我国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强大后备军,高校从领导、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到任课教师都应该意识到科研育人对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健全以育人为主的科研育人机制体制,反对为科研而科研,做好本科生科研育人的规划,确立具体的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根据科研育人的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研究型大学在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育人的过程中,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定位或各个学院的特色侧重于基础、应用、发展类的其中一个方面。如理工类的学校或者学院可以鼓励本科生参与探索性的基础研究或者创新性的应用研究。同时加强相应的本科生科研育人体制机制来确保培养计划,形成“百花齐放”的科研育人格局,提高科研育人效率。
2、营造本科生科研育人政策环境
从国家到教师从政策层面上对本科生科研育人的支持有利于促进科研育人更系统、高效的落实。国家层面,加强政策的行动导向,从大的方面丰富本科生科研育人的拨款形式和评估计划;学校层面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育人理念,强调科研育人的重要性,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开展研究型教学以及跨学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本科生科研的重要性;为本科生提供科研经费和平台,聘用和培养本科生科研指导老师,提高教师科研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层面,树立教学与科研协同的育人理念,关注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科教融合课程等。
3、優化本科生科研育人氛围
研究型大学内有良好的科研氛围,但是如何将这种氛围同化到本科生培养中是需要进行规划的。在管理层面通过宣传国家相关育人政策和科研育人典型案例,将科研育人和自身发展定位相结合,融入自己学校的优良文化,营造科研育人的校园氛围;在教师培养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一些科研育人评比活动,发掘本科生科研育人中的楷模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科研育人的积极性;在校园活动上,可以开展与本科生科研育人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讲座、比赛等,同时利用各种线上平台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在师生关系上,要加强科研教师与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构建积极参与的科研育人环境,在师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具体指导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研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本科生教学和科研协同育人
大学的教学职能和科研职能分别致力于实现育人目标,要探索教学职能和科研职能之间的本质联系,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使之成为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整体,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效果。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同育人,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层面上要调整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淡化科研排名的意识,设立专项的本科生教学和科研协同育人的项目经费,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学校层面上要强化立德树人和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研卓越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教师层面上,建立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的学术共同体并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鼓励引导教师开展本科生层面的科研育人,制定合理的教研平等评价标准,从实践层面上落实本科生的科研育人理念。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常桐善、罗志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笔谈)》,载《重庆高教研究》,2023(1):3-13页。
[2]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9-11页。
[3]史秋衡、康敏:《探索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体系设计》,载《中国高等教育》,2017(2):40-44页。
[4]龚旗煌:《走好新时代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思考与实践》,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5):3-8+85页。
[5]谢维和:《人才培养的清华风格》,载《中国大学教学》,2020(7):4-8+34页。
[6]周家伦:《同舟共济 科学发展》,载《中国高等教育》,2009(C2):17-19页。
[7]《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载《中国高等教育》,2015(C1):6-8页。
[8][1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载《民办教育新观察》,2017(12):75-80页。
[9]教高〔2019〕6号,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https://www.gov.cn/xinwen/2019-10/12/content_5438706.htm。
[10]《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4):23-27页。
[12]刘在洲、谢晨霞、刘香菊、张恒波:《大学科研育人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H省4所高校的调查》,载《高等教育研究》,2019(6):79-85页。
[13]叶信治、梁凤华:《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协同育人功能分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6-8页。
[14]刘在洲:《高校科研育人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方略》,载《思想理论教育》,2021(3):106-111页。
作者简介
李 澜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