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研究

2023-10-09 02:37魏南强
教师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协同心理健康育人

谭 琳 魏南强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6)

一、相关概念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特定的心理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社会的开放性、复杂性,尤其是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因此,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校管理、学生个人而言都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其目的是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实践方案。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引导我国大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基础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存在一致性

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培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重点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塑造方面。教师通过微观层面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异常进行关注,并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干预,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身心功能和潜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可从宏观角度认识大学生及其思想行为的变化发展规律,运用多元化思政教育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充,两者的教育目标有重叠的部分。

(二)教育功能和效果存在互补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社会功能,重点关注大学生统一的社会行为和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个体问题,重点关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个体需求和问题解决方式。因此,两者相结合不仅拓宽了各自的领域内容,也是对各自领域教育效果的互补。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了肥沃的土壤,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方向。

(三)教学方法和途径存在互通性

同属于“育人”这个大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存在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交互性。首先,两者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形式来完成教学活动。其次,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动态、复杂、内化的,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和学生本人的价值观有关。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挖掘学生深层次的价值观念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要契合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教学途径也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实际和规律。与此同时,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有关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资源。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建议

(一)打造具有心理学和思政教育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大学教育中,教师队伍中有双学科背景的人才日益增多。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高校需要一批具有心理学和思政教育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结合高校对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统筹制订这两支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紧扣培训目标,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充分运用个体案例、团体辅导、实践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等形式来增强培训效果。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针对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设相关学科、设置心理学和思政专业培训等形式,培养一批既懂心理学,又能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的教师。高校还可以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融入这两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竞赛、技能比拼等,来激发教师队伍对心理学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学习热情。

(二)建立双向、联合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评估过去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未来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以评价指标为抓手,通过提取两者的共性,把二者融为一体进行单独评价。制定双向联合评价方案,完善联合评价体系。以具体的客观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构建评价体系,尽可能量化、细化评价方案,使评价体系具有可视化、可操作、可对比的功能。另外,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应结合思政工作者与心理专家的集体智慧,发挥专家的专业能力,加强对评价指标的考量、选择、认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应当创新评价手段。可以提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政工作中的各种评价方式。其次,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应当以评价内容为基石,丰富评价内容,拓展评价内容的维度。评价内容不仅涵盖教师的专业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情况,还包括受教育者的客观成长和改变。对评价对象要及时评价、动态跟踪、定期回访。评价内容也需要以具体数据、书面文字等多形式进行呈现,以便教师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真实的评价内容。

(三)构建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动协同机制

首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离不开学校领导层面的重视与推动。其次,财政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协同育人需要场地、仪器、人员,开展相关活动需要资金投入。再次,因为隶属于不同部门和学院,开展联动协同需要统筹、协调相关人力、物力、财力。高校需要制定相关方案、制度等来保证协同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多方整合相关资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强强联手、相得益彰。

(四)搭建协同育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高校可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了解学生在网络上的最新动态,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协同育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协同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