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波平 焦永珍 姚华开
摘 要 为探索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高粱高产高效种植方式,提高高粱生产种植效益,选用宽窄行栽培与等行距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对高粱不同栽培方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宽窄行栽培较等行距栽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宽窄行栽培产量为258.33 kg/667 m2,比等行距栽培增产18.77 kg/667 m2,
增产率为7.84%;纯收入增加305.19元/667 m2,增收幅度为25.56%。宽窄行栽培增收效益明显,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 高粱;宽窄行栽培;等行距栽培;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4.016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于2003年开始建设高粱基地,经2015年、2019年两次扩面,有机认证地块面积达2.6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86%。基地覆盖26个乡(镇、街道)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酒用高粱原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种植能力超过1.33万hm2。习水县依托上述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保护交售,切实保障广大有机高粱种植农户的利益。2014年至今,习水全县有机高粱订单种植累计11.67万hm2,涉及订单种植农户35.9万户。有机高粱订单种植为习水县广大种植农户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高粱作为白酒的主要原料,随着白酒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探索不同的栽培方式、进一步提高高粱产量,对提高高粱种植效益和满足酿酒原料需求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已有的研究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高粱品种的种植密度与产量的研究多在等行距栽培的条件下进行[3-7]。本文对高粱宽窄行栽培与等行距栽培开展对比研究,为习水县高粱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助推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块
试验地块选在习水县官店镇民建村团结组,试验地海拔570.3 m,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5°、北纬28.24°,地形平缓,方便耕作管理,灌溉排水条件好,土壤质地肥厚,土壤类型为壤土,耕作层厚度25 cm,土壤肥力分布较为均匀。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高粱,农户种植经验丰富,适合开展本试验。
1.2 供试材料
高粱品种为红缨子,由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深沃”牌有机肥,由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腐熟农家肥与营养球肥,由农户自备。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2个处理,分别为宽窄行栽培与等行距栽培;每个处理3个重复。宽窄行与等行距栽培的具体参数如图1所示。
宽窄行栽培密度为3 866穴/667 m2,每穴种植2株,即7 732株/667 m2;等行距栽培密度为4 446穴/667 m2,每穴种植2株,即8 892株/667 m2。
小区长15 m、宽10 m,每个小区间过道及周边走道均为0.8 m;试验地保护行3 m以上,种植高粱。共设置6个小区,6个小区完全随机排列于同一地块,移栽前施优质农家肥1 500 kg/667 m2,移栽后立即施用清粪水,促进植株成活定根。所有小区按照统一的水肥标准和条件进行管理。高粱宽窄行栽培与等行距栽培田间小区分布如图2所示。
1.4 试验过程
2022年2月19日,将选定的试验地块耕翻、整细、整平,并按照试验小区分布图定点划区。3月5日制作营养球,营养球直径6 cm左右,重80 g左右;3月6日在营养球的预留播种穴上播种;3月底,将试验地精整1次,做到耕层疏松、土粒细致、土面平整。3月31日移栽小苗,移栽的幼苗应有4~6片叶,并选择在晴天移栽。移栽7 d后,待幼苗返青成活,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基本苗,除掉弱苗和杂草。在高粱拔节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注意有分蘖时及时摘除分蘖,并视高粱苗长势情况,施用优质农家肥1 500 kg/667 m2。对于高粱常见的紫斑病、大斑病、小斑病、黑穗病等病害及蚜虫、黏虫、螟虫等虫害,采用种子消毒、轮作、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放置黄板及使用生物制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1.5 产量测定
以小区为单位收割、脱粒、称重。每小区随机取10 kg出田籽粒分别晒干,风选干净后称重,计算折干率,小区产量按照对应的折干率进行折算。收获前1 d,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进行考种。取样植株产量计入小区产量。
1.6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用SPSS方差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构成高粱产量的主要因素有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比等行距栽培,宽窄行栽培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田间的栽培空间,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单穗的实粒数明显增加,结实率较高,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宽窄行栽培在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因素方面都较等行距栽培有优势,尤其是千粒重,由于光合作用效率高,田间通风效果好,比等行距栽培增加了0.6 g。习水县当地收购高粱的千粒重必须在17 g以上,两种栽种方法都符合收购标准。
2.2 产量分析
由表2可知,宽窄行栽培的小区平均产量为58.10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58.33 kg;等行距栽培的小区平均产量为53.87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39.56 kg;寬窄行栽培比等行距栽培增产18.77 kg/667 m2,增产率为7.84%。对2个处理的高粱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不同的种植方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较大。
2.3 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3可知,通过对宽窄行栽培与等行距栽培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2种栽培方式对高粱的生育期没有影响,但是在植株高度、伸长节间数和根茎粗度方面,宽窄行栽培方式均优于等行距栽培,充分体现了宽窄行栽培的优势。
2.4 综合收益比较
在考虑产出的前提下,成本投入控制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环节,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也能实现纯收入的增加。如表4所示,通过对宽窄行栽培和等行距栽培的成本、总产出和纯收入3个指标进行分析,宽窄行栽培较等行距栽培总投入少95元/667 m2,总产出多210.19元/667 m2,纯收入增加305.19元/667 m2,宽窄行栽培较等行距栽培的增收幅度为25.56%。
3 结论与讨论
实行高粱宽窄行种植是一个科学的选择,主要原因是宽窄行种植在保证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了自然空间,达到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光照充足的效果,提高了产量。
通过对高粱宽窄行栽培与等行距栽培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宽窄行栽培方式增产、增收效益明显。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8-11]。宽窄行栽培方式下高粱增产18.77 kg/667 m2,增产率为7.84%;纯收入增加305.19元/667 m2,增收幅度为25.56%,极大地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提高了种植户种植高粱的积极性,对促进区域内高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宽行中合理套作矮秆非禾本科作物,能有效抑制高粱病虫害,起到用生态的方法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下一步,将探索在宽行内套作大豆、红薯等矮秆作物的复合种植模式,以降低人工除草成本,进一步优化种植生态,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户收入。
参考文献:
[1] 丁国祥,赵甘霖.泸州建设酿酒高粱集中产区势在必行[J].四川农业科技,2007(1):7.
[2] 赵甘霖,丁国祥,刘天朋,等.宽窄行和等行距栽培条件下高粱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农学学报,2013,3(8):11-13.
[3] 程小芳,黄超,张丽娟.国酒茅台专用高粱生产栽培技术[J].种子,2006(7):100-101.
[4] 赵甘霖,丁国祥,刘天朋,等.川东南酿酒(糯)高粱栽培技术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116-2121.
[5] 罗利.川南杂交高粱蓄留再生高粱配套技术研究[J].宜宾科技,2009(3):25-30.
[6] 李士敏,郑明强,陈敏.有机高粱不同种植方式及密度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6(5):84-85.
[7] 刘贵锋,董良利,宋旭东,等.山西省高粱栽培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8):17-20.
[8] 蔡世均,鄒成华.高粱红缨子宽窄行与等行栽培比较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8(1):29-30.
[9] 汪家秀,王天聆.宽窄行栽培中不同施肥量对高粱“红缨子”生育和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6,33(13):84-85.
[10] 李光,白文斌,曹昌林,等.不同种植模式对矮秆高粱‘晋杂34号’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5,5(10):1-5.
[11] 朱自芬,周美兰,李仕华,等.不同种植方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科技,2009(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