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勇贵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
我在精神科行医30 多年,看过了太多人生百态,感受了不少人情冷暖,也明白了躯体的疼痛也许可以被描述、体谅,但心理上的障碍却时常是有苦难言和不被理解的。小时候常听人家说医生救得了人却救不了命,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更加体会到了心态、家庭、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其中的无奈和心酸也只能诉诸笔端,分享于各位了。
“你没有得病,你就是矫情!” “要开朗起来,你就是想得太多了!” “什么问题都没有,别自己吓自己了!” “医生,能不能不吃药,吃药反应会变慢,他下周末还有考试。” “我们能不能不住院,请这么久的假会被学校老师知道,影响孩子的。” “这个治疗能不能别让孩子做,我也失眠,在床上躺躺不就好了。” 家长每说一句话,那个高个但满脸稚气的男孩的脊背就弯下一点,表情就麻木一分,孩子的养分好像随着家长的言语不断流失,生命的活力在言语的否定中不断枯萎。无独有偶,19 岁的小张已经辗转了多家专科和综合性医院了,她说自己想死,时常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她每天都想要去天台上,想着自己会不会从天台上一跃而下,但她的母亲仍然不相信她生病了,坚信这只是孩子情绪不好,不愿意接受医生所给的诊断,带着她奔波于各大医院。
作为医生,我既愤怒又无奈,这些情况在门诊或病房都不少见,一次次地进行沟通,面对孩子的表现和医生的解释,家长似乎都无动于衷,他们仍然选择固执己见,就像是一群装睡的人,沉浸在自己的想法和所谓对孩子的“保护”里,旁人无法喊醒。其实孩子出生、长大,本身就是一个一步步远离父母的过程,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认为自己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自己的认知就是孩子的认知,其本质就是一种对孩子不理解和伤害。
2019 年的医药公司裁员,比以往来得更狠一些。此时最头疼的莫过于那些曾经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医药公司的老员工。人到中年,去学新技能?太难!待业在家?家里的老小谁来负责?小李便面临着这样的危机,看着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进了咨询室,哭诉着这几年的无奈,家中父亲生病装了心脏支架之后,母亲又病了,孩子读书要花钱,老婆没有工作待业在家,此刻的自己又丢了工作……当今的就业形势给中年人带来的危机是颠覆性的。
社会不会给中年人失手的机会。中年失业压力、中年危机,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还有一位大学教授,自家哥哥两年前因肠癌去世了,爸爸前不久又查出了肠癌。最近他自己天天拉肚子,就怀疑以后也会得同样的病,心理极度焦虑,压力大的他还不能请假休息,毕竟孩子才读初中,各种兴趣班都要交钱,自己一旦歇下来,家里的经济就成了问题。
中年人身上压着的“工作、家庭、社会”三座大山,让他们不敢停下来歇一口气,哪怕身体日渐消瘦,各项指标开始不正常,他们也不敢卸下重任,在这样的高压力状态下生活,势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活着总会遇到各种烦恼。生活就是这样,一件事结束后接着就是下一件事,永远不会停息。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与周围的人和事隔开,就免不了产生联系,就会发生各种矛盾,产生烦恼。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人太过精明,就没有伙伴。其实我要说的是,人至闲则无聊,太清闲了,就不想做事了,脑子就动不起来了,会胡思乱想,就是平常所说的“无事生非”。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碰到不开心的人,是常有的事,格局大一些,随它去,不要太在意。正如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对自己不能要求太高,过得去就行,难得糊涂有益健康。
十方世界,你我皆在其中,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知其苦,未必有其善。行医多年,方才感悟人生不易,才明白每一个生命无论是何种状态,都是有其缘由,有其故事的。也许作为一名心身医学科医生的我,唯有时刻保持着尊重和接纳之心,才能不负这些不远千里来就诊的患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