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豆豆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占比的提升,人们对老龄化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大多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整体上对老年人的各种需要进行客观、全面分析。部分学者从老年人的自身、家庭和社会方面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自身方面包含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健康状况等,家庭方面包含婚姻状况、家庭关系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社会方面包含社会保障、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状况等。在调查分析老年人生活状况后,在老年人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养老模式的探究以及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为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积极献言献策。
笔者对A 社区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访谈。
社会支持体现不明显。主要表现在被访谈的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独自生活,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平时只出门买菜,交际圈较小,无娱乐活动。对于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来说,其子女与老年人的代沟较大,同时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一些老年人对于社区活动兴趣不大。
自我接纳程度不高。部分老年人存在消极生活的态度,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有的老人虽然渴望改变,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怎么改变。
健康知识了解较少。访谈中,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身体状况不好是对医学常识了解甚少,不知道或不了解如何预防病情。还有的是不了解之后如何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不了解正确的急救方法。有一些老年人不清楚身体康复治疗的正确方法及操作方式。没有有效疏导、调整负面情绪,容易导致他们情绪低落。访谈对象表示:“我大概是从50 岁眼睛开始很模糊,当时也不懂什么医学常识,就没想着管它,直到眼睛看不清去医院时发现已经晚了。”“我老伴是脑梗走的,本来脑梗晕倒后是不能立刻把人扶起来的,那样容易脑出血,但是当时不知道……”
人际交往少。人是有社交需求的,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关怀爱护理解。而老年人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联系较少,社会交往的范围逐渐缩小,易产生失落感。访谈中的许多老年人是独居生活,无人陪伴、无人照顾;有部分老年人虽然与子女或配偶住在一起,但朋友不多,交流较少,偶有失落感。同时,社区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的活动并不多。访谈对象表示:“和社区的人不太熟,平时没什么来往,就偶尔来家里登记一下信息,而且每次来的人也不一样,没有加强联系。”
易自我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功能有所下降,容易产生落差感,容易产生自我忽视的心理。进而忽略自己内在的真实需求,减少与社会的互动,逐渐忽视自我,对自我接纳程度愈来愈低,从而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和消极低落的情绪。
开展知识讲座。为老年人开展多样性的知识讲座。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而老年人对慢性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性锻炼技巧了解较少,所以应组织开展与慢性病相关的医疗知识讲座,增强老年人对身体健康及疾病问题的重视。与此同时,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介绍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个体渡过难关的帮助和意义,鼓励老年人互帮互助。还可以开展有关申请低保、医保、残疾证等讲座,帮助老年人了解申请所需材料、申请条件及具体流程,培养老年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据网络。
丰富社区活动。组织开展多样性的社区活动。很多老年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平时也不愿出门参与活动,针对社区中不同的老年人群策划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形式,在社区内专门针对老年人组织文娱活动,展开多元化助老服务,形成一套专业助老服务体系。同时社区也要积极开展互助支援服务,鼓励大家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社区要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居民邻里结对,情感帮扶,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应该联合所有居民采取关爱和关注老年人行动。
链接相关资源。应当链接多方资源以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可以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急救铃、烟雾报警器等,帮助独居老人联系并链接医疗资源。同时,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链接日间托养所、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让老年人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使老年人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对于家庭困难老年人,还要链接物资,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的需求、推动社会关爱服务的发展,也能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各类问题,让老年人得到更多关爱和温暖,对积极应对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