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发展对策

2023-10-08 00:36陈晓丽肖宇航赵吉恩张逸霞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化区农民农业

陈晓丽,肖宇航,赵吉恩,张逸霞

(广州新华学院,广东东莞 5105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广州市的农业大区,从化区农业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人才匮乏、农产品产业链不完整、农业融资难度大的问题。智慧农业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基于从化区农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智慧农业推动从化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助力从化区农业实现优势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1 现状

从化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地处广州市通往省内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交通要道。从化区的农业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主要为山地、丘陵,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18~22 ℃,降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化区农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农产品种类多元化

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中,从化区农业实现了从单一的粮食生产逐步向多元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型,形成了以优质茶叶、中药材、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根据表1 数据可知,2018 年从化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约为12 846 hm2,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约为5 227 hm2;2021 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比2018 年稳步增长,经济作物相比2018 年得到了飞速增加,种植面积达到18 634 hm2[1-2]。这也表明了从化区政府在加强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农产品种类多元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表1 2018—2021 年从化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 单位:hm2

1.2 农业种植技术生态化

《2022 年从化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从化区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3,PM2.5均值仅为21 μg·m-3;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351 d,连续6 年位居广州市之首。从化区在区领导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动,使得化肥的使用量明显下降。这一行动也使得从化区农业种植技术趋于生态化。广州市于2019 年在从化区建立了200 hm2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基地,并对其进行全程指导,使其在适当的时间内科学施药,并能保证农药的统一供应、统一配方,达到农药安全、科学、有效使用的目的,同时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通过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从化区生态品质得到了优化,并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迈上新台阶,生态化种植也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化区农业种植技术从单一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到推广有机肥料使用和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向种植技术生态化转变。以从化区三华李和清远鸡种养结合为例,树下养鸡可以为三华李提供天然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三华李的生长。此外,清远鸡取食果园中的害虫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提高三华李的品质。这种通过种植技术生态化形成的复合型农场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3 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

在从化区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农民主要是以个体农户的形式从事农业生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化区经营主体逐步向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和初创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快速增长。截至2020 年12 月底,从化区实有农业经营主体达573 家,同比增长31.66%,带动超过4 000 名农民生产创收[3]。近两年来,广州市从化区佳荟果蔬农机科技专业合作社平均每年为社员增收150 000 元·hm-2,现带动农户达到350 户,核心种植面积达到233 hm2,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 333 hm2。如今,从化区新型农业主体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

1.4 销售渠道电商化

从化区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农产品销售网络,如搭建“生鲜定制”“微商城”等果蔬定制平台、“线上花市”等产品供销展示平台,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涉农中小微企业线上供给。从化区人民政府发动涉农电商企业、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微店、小视频、直播等新电商手段推进农产品销售,加强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沟通对接,开展“区长直播”“四长齐发”直播带货等系列直播营销活动,改善了物流体系配套和品牌培育,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目前,从化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主要包括物联网基础设施、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农产品栽培技术和农机设备,道路交通、通信网络、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也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4]。从通信网络来看,从化区农村地区缺乏稳定的通信网络覆盖,这导致农民获取信息的难度较大,影响了农民获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和政策支持的能力。从化区目前应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均为规模化农业,普通农户只能应用一些简易塑料大棚和灌溉设施,这也是从化区农产品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2.2 农业人才匮乏

从化区农业人才匮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化区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从化区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农民很难灵活地对新型农机设备进行操作和使用。2)从化区农业相关方面的专家很少,对于专业人才的引进也比较困难,使得农民只能凭借经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

2.3 产业链不完整

在农作物种植、生产加工、推广、销售的过程中,从化区农业缺乏完整的上下游环节。1)产业链上游。以三华李为例,实地调研发现三华李树苗的结果率较低,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只有在海拔较高、具备充足的冬季低温环境的种植区域才能开花。然而,即使花朵密集,能够结果的三华李树也不到总数的20%,无法实现上游农作物的充足供给。2)产业链下游。根据实地调研得出,从化区地貌复杂、山区较多等地理环境导致物流运输、仓储物流和市场推广等服务相对不足,从而造成当地下游销售体系不够完善。

2.4 融资难度大

对于农业项目的融资申请,金融机构都较为谨慎。这是因为农业涉及自然因素、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等风险,季节性、气候变化和生产不确定性等特点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农业资产的特殊性和不易抵押化,以及农业项目较长的回收周期,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可抵押或可质押资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担保要求。此外,从化区农业市场相对不成熟,市场流通环节相对薄弱,这使得投资者对农业项目的回报预期不高,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融资意愿。现阶段,从化区农企和产业化经营主体较少,难以形成大规模产业投资,故当前从化区的融资难度仍比较大。

3 对策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从化区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以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1 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业生产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1)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气候条件、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农民和专家,以便提供准确的农业管理和决策支持[5]。

2)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在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站点,监测农田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及时掌握农田环境状况,保证农业生产的环境安全。

3)农产品栽培技术。通过建设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示范农田等,向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4)农机设备。建设农机服务站,提供农机设备租赁、维修等服务,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农机化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道路交通、通信网络、电力供应等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电力条件,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助力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6]。

3.2 人才引进助力“智慧农业”

1)完善专家咨询机制。通过智慧农业APP 构建专家咨询途径,农民可以在该平台上提出针对所在区域农产品生产效率低、虫害入侵等难题的具体内容,由农业专家远程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7];对于一些无法通过线上指导的难题,APP 也将提供农户与专家的最优匹配,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解决农民的实际生产问题。

2)深入开展农民培训班。培训班可以结合当地农民需求,围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及优质农产品等产业生产经营能力安排培训内容,教给农民关于农业APP应用、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测土施肥方法等实际种植方法。此外,培训班应根据参训人员需求采用订单式教学模式,运用科学化、现代化培育方式和手段,分阶段对培训对象开展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实习实训和跟踪服务,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培养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3.3 完善农业产业链结构

3.3.1 优化产业链上游布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效率、质量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智慧农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智慧农业下的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复合型农场和智慧农业组合。

1)复合型农场。复合型农场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或动物在同一片土地上进行种植或养殖,形成一个多元化、高效率、低污染的生态系统。复合型农场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不同作物或者动物之间的互补和协调,提高土壤肥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复合型农场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

2)智慧农业组合。智慧农业组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收集并分析复合型农场中的各种数据,如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农作物生长情况,动物健康状况等,实时调整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复合型农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智慧农业组合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电子商务等手段,实现对复合型农场的远程管理和市场对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3.3.2 完善产业链下游的物流与销售

信息平台是智慧农业的重要载体,可以实现信息的收集、传递、共享和交流。通过建立APP、小程序等信息平台,可以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信息,如市场行情、政策法规、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也可以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如无人机巡航、无人机勘测、订单对接等;还可以实现供产销一体化,使得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等信息可以全程透明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4 普惠金融助力产业发展

从化区人民政府应加大金融投入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来看,可以采取以下3 个方面的金融扶持措施。

1)加强信贷支持。通过降低从化区农村信贷标准、开展“保险+信贷”模式、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等方式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和门槛。同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如随借随还、随贷随用等,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2)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支持优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股权融资工具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同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等进行网络融资,拓展互联网金融融资渠道。

3)强化政府性担保支持[8]。通过设立专项担保基金、提高担保覆盖率和放大倍数、降低担保费率等方式,增强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覆盖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信用支持。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为其带动的家庭农场、农户等提供担保增信,形成多元化的担保体系。

4 结语

本文探究了目前从化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从化区未来的农业发展对策,通过智慧农业推动传统优势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从化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化区若通过智慧农业在农业转型方面做出相应措施,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突破。

猜你喜欢
化区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职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以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李银芳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