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程似景山乡如画

2023-10-08 04:28策划杨燕赵晓夏供图贵州省公路局
中国公路 2023年16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贵州公路

策划|本刊记者 杨燕 赵晓夏 供图|贵州省公路局

黔南州长顺县水厂至威远美好幸福路

蜿蜒是贵州农村公路的底色。今天,悠长宁静的盘山公路不再崎岖。山路的那头,是日出日落,花谢花开。

百里杜鹃金坡至大草原公路、中国乡村旅游1 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黎平段)、长顺县水厂至威远公路……那些耳熟能详连接诗和远方的农村公路荣膺2023年贵州“十大最美农村路”。上榜之路,或是交旅融合的典范,或是产业振兴的榜样,抑或是养护管理中的楷模,更有不在少数的农村公路样样皆优,赢得盛誉无数。如今,贵州“十大最美农村路”的嘉奖已成为美丽农村路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之一。

如果说,“十大最美农村路”代表贵州农村公路的“金字塔尖”,那么到2022年底达17.5 万公里的农村公路网,则是农村出行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出门硬化路、抬脚能上车”梦想成真的关键。县道3.6 万公里、乡道4.9 万公里,村道9 万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99.42 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58%……每一个数字、每一次进步都是贵州公路人精诚努力的硕果。

且看贵州“四好”

■整理|本刊记者 赵晓夏

春节以来,最受国人关注的赛事是什么?毫无疑问,答案是贵州“村BA”和“村超”。例如,截至今年7月,“村超”期间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超250.6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高达28.39亿元。

有人说贵州“村BA”“村超”的爆红得益于“接地气”,是一场快乐的大联欢,也有人说这是文化魅力的集中体现,还有人说那是互联网营销的结果。

然而,无论从哪方面考量,贵州“村BA”“村超”的成功都离不开贵州农村公路、贵州交通的强有力支撑,是“四好农村路”连接了榕江县20个乡镇(街道)、250个行政村(社区),让数以百计的参赛队员和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汇聚在赛场上,是“四好农村路”让山与山之间、村与村之间、寨与寨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再望而却步、枉自兴叹,是“四好农村路”让贵州“文体赛事+旅游产业化+新型城镇化+数字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成为现实。

黔西南州贞丰县者相至董箐电站农村公路

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贵州“九山半水半分田”,村寨大多分散在千沟万壑之间,村民“盼修路、多修路、修好路”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在贵州公路部门的持续努力下,贵州农村公路通达、通畅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底,贵州建成农村公路17.5万公里,路面PQI平均值达80.3,优良路率为59.12%,3A级及以上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提升至63%,全省1725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3A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100个特色小城镇均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

同时,客运保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贵州省88个县(市、区、特区)实现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全覆盖,96.7%以上的乡镇建有客运站,农村客运物流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便利通达,完成9个“交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城乡出行者享受了“手机上下单、家门口坐车、集中点拿货”的便民服务,92.3%的县(市、区、特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级及以上,农村客运开通班车率83.8%,农村公交化改造率达16.23%。都匀市、湄潭县成功创建全国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习水县已完成一体化示范创建工作待国家评估验收。

铜仁市玉屏县玉屏至朱家场农村公路(农业科技馆)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27°茶海路

为了支持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贵州省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真正做到管好、护好农村公路。贵州省已全面完成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年度任务,养护市场化有序铺开,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全面落实,设置农村公路路长共23450人(其中:县级路长1062人、乡级路长3091人、村级路长19297人),遵义市农村公路“路长制”、铜仁市“六个建在公路上”、盘州市农村公路管养等经验做法被交通运输部纳入全国典型经验推广。

此外,贵州各市(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本完成,构建了“一套制度管队伍、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次执法查多项”农村公路执法新格局,建立了“县有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使公路日常养护、路政执法、限超治超和路域环境整治稳步实施,恶性超限运输等得到有效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自“十三五”以来,贵州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89万公里,危桥改造2473座,实现基本消除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隐患。

贵州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带来了令人欣喜的荣誉和嘉奖。目前,六盘水市、铜仁市、黔南州3个市(州)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7个,位居全国第4位;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6个(贵阳市、贵安新区、六盘水市、铜仁市、遵义市、黔南州)、省级示范县83个。贵州全省“四好农村路”的发展实现了由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的大步迈进。

发展经验异彩纷呈

“以前走羊肠小道,现在走康庄大道。”“班车开到家门口,快递进了村。”“有了公路,产业兴了,农民富了。”……村民的心声最能体现公路交通的发展、产业经济的进步。在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多年实践中,贵州探索出了一套既富有地域特色,又适于复制推广的经验体系。

多方共同筹集资金

在公路建设方面,贵州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仍是依托交通运输部对农村公路的车购税补助,贵州省级财政从2016年起,每年给予10亿元的小康路补助资金,累计补助30亿元。2017年至2019年,贵州充分发挥贵州银行和贵阳银行的地方金融服务脱贫攻坚作用,统筹协调贵州茅台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优质企业,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责任,定向增加贵州银行和贵阳银行的现金存款。银行按照1∶0.84的存贷比,分3年向交通建设企业提供贷款314.8亿元,贷款利息3.6%,贷款期限20年,宽限期3年,交通建设企业利用政府“先建后补”项目资金逐年偿还银行贷款。同时,在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中,省级财政按照总投资的20%注入建设资金,累计支持资金24亿元。

在养护方面,贵州抢抓全国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机遇,2020年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9个市(州)、88个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级改革方案。省级明确将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80%用于普通公路养护且不得用于公路新建,15%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县两级投入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分别不得低于省级投入标准,其中省级每年投入约3.7亿元,主要安排用于补助预防及修复养护工程、公路技术状况检测等项目。

在日常养护资金筹集上,从2021年起,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1万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通组硬化路1500元的资金标准,分别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5∶2∶3比例纳入预算共同筹集日常养护资金,省级承担的支出责任远高于其他省份。2021年以来,贵州省级每年投入日常养护资金约4亿元左右,2023年略有降低。

同时,贵州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采用资金补助、先养后补、以奖代补、一般债券、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鼓励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如长顺县将乡道101线水厂至威远公路纳入乡村旅游一体化开发,提取年均纯收益的2%用于该条乡道的管理养护,探索集运营管理养护于一体的新模式。

规范建设审批管理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公路条例》《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并结合贵州实际,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性文件,以及《贵州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设计指南》等技术规范,为贵州大规模启动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为西部山区解决县乡公路通畅问题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同时,贵州创新性推出“六个同步”实施原则,即将混凝土路肩、排水系统、安保工程、错车道、公路绿化、同步管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移交管养,并将建设单位的管理行为纳入信用评价考核体系。

在规划建设职责上,2019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印发《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县(市、区、特区)交通运输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县道建设规划由县(市、区、特区)交通运输局会同发改、财政、国土、林业、公安、审计等有关部门编制,经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乡道、村道建设规划由县(市、区、特区)交通运输局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须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备案。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已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本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年度建议计划,上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则根据国家年度投资计划安排情况,编制下达全省农村公路年度建设计划。

创新管理养护模式

贵州鼓励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干线公路养护实施捆绑,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并于2021年全面推行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由市级或县级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企业实施养护,目前已有52个企业承担农村公路养护实施任务。其中,黔南州“日常保洁地方化、小修工程专业化、养护工程项目化、管理工作信息化”养护模式成效显著。各地对养护企业监管,主要是采取考核手段,考核结果与资金支付挂钩。

黔南州在农村公路市场化中,要求养护企业制定养护周计划,各县交通运输局根据养护企业计划开展日常巡查,对养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与每月考核计量支付挂钩。州级按照“县乡月考核,州级季度抽查”的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每个季度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县(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完成情况开展检查,分内业、外业考核进行综合评估,出具季度考核通报,将养护不到位的线路养护费用进行核减,将季度检查排名及综合评分计入各县(市)年底考核分值。

融合发展带动路衍

坚持以路为媒,着力推动“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等多元融合发展,这是贵州乡村振兴最有力的法宝之一。

贵州创新性提出了“建设精致化、管理规范化、养护精细化、绿化和美化、公路与文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最大化”建设路径,着力打造“线型好、设施全、环境美、品质佳、服务优”的美丽农村路,建成美丽农村路3.3万公里,规划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2万公里,建成4000公里。

遵义市湄潭27°茶海路、播州区枫元至苟坝红色乡愁路分别入选2020年和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由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袂推出,采取交通部门建设,文化旅游部门包装运营的共建模式,合力打造乡村振兴之路、幸福快乐之路和最美“乡愁”之路,助力黔东南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生态旅游康养区。荔波县至王蒙至瑶山公路、小七孔环线公路等为荔波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通基础服务支撑。

着眼“五新”未来可期

产业因路而兴、乡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贵州农村公路发展将踏上新征程。

“十四五”后两年,贵州将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的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抓实交通运输部出台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25项措施,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更好发挥交通先行作用,以普通国道、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为抓手,大力挖掘农村公路“路衍经济”潜能,加强与沿线城镇、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农业坝区、资源点等有效衔接,加快完善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到2025年,贵州农村交通出行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立建管养运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建设实现新进步 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由2020年底的52.7%提升至65%以上,基本完成2020年底存量四、五类危桥改造,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有效整治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高风险路段。

——管理达到新水平 贵州将全面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有”治理格局,使行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养护取得新成效 贵州将加快建立养护科学决策机制,全面推行市场化养护,逐年提升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使优良中等路率由2020年底的76.7%提升至80%以上。

——运营得到新提升 贵州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4A级以上县比例将达90%,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比例由2020年底的7.8%提高至15%,农村客运公益性进一步凸显,力争快递服务农村地区覆盖率达100%。

——融合实现新突破 贵州将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示范县比例累计超过70%,新增“美丽农村路”8000公里,建成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万公里以上。

贵州“村BA”“村超”只是国人重新认识贵州的开始。未来,贵州农村公路将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赋能。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元至苟坝红色乡愁路

以路兴游 以产养路

■文|本刊记者 赵晓夏

小 档 案:

名 称:水厂至威远美好幸福路

地 点:黔南州长顺县

技术等级:四级

路 线:起于长顺县长寨街道办事处永增村水厂,讫于长顺县长寨街道办事处永增村潮井。

里 程:全长8.305 公里

2020年,全国推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现场会在这里成功召开;2021年,这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22年,贵州省年度综合考核48 个二类县(市、区)中这里获得第一名,这里就是黔南州长顺县。

长顺县有一条闻名全国的网红公路——乡道011线水厂至威远美好幸福路。3年前,全国推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现场会重点考察了这条公路,它便从此开启了“网红”之路。很难想象这条路在2012年时只有砂石路面,由于路面泥泞,永增村沿线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只能依靠一亩三分地种植玉米、水稻解决温饱。

“2018年,长顺县交通运输局完成了对全线的提质改造,按照四级公路建设标准,长8.305 公里、宽6.5 米,全部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步实现了安防设施、景观绿化、错车道、排水及防护、混凝土路肩、便民招呼站全配备。沿线因地制宜建设服务中心5 处、停车区7 处、观景台20 处、公共厕所15 处、垃圾分类回收站12 处、候车亭9 处,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居民生产、生活。”长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锦程回忆。从此,这条美好幸福路正式将观景平台、九D 玻璃栈道、七彩滑道、激情玻璃漂流、浪漫小火车、花海等景观节点串联成线,真正实现把珍珠串成项链、景点连成画卷,沿线村民也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客栈、卖起了特产。

而真正让美好幸福路扬名、收获交通运输部点赞的亮点则是后续管养工作中的创新探索。

长顺县按照“美丽农村路+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成功引进贵州好花红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入驻永增村,并将美好幸福路的管养工作委托给贵州好花红公司,由公司按照不低于年纯收益2%的比例用于道路管护,形成农村公路“以管促养、以产养路”的良性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道路管护力度和服务水平,引导企业筹集资金管养农村公路,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筹集渠道,为探索农村公路与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范本。”长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蔡鑫表示,“这条路上,还落实了‘以管促养’,配备了四级路长,形成了完备的‘1234’管护机制。”

“1234”管护机制,即建好1 个村级管理站,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兼任站长,按照“村站合一”的方式,管护全村农村公路;把握两个关键,围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两个关键环节,细化管好路产路权、护好路基路面,管好路域环境、护好交安设施;用好3 支队伍,统筹整合村支两委、组管委、农村公益性岗位3 支队伍,采取村支两委包片、组管委包线、护路员包段的全覆盖管护机制;健全4 项制度,实行护路员包公路巡查、包路产保护、包路面保洁的责任包保制度,农户门前包护路、包卫生、包绿化的“三包”制度,不准超载超限、不准农用车载人等“五不准”制度,进行月考核、季评比、年表彰和“一次提醒、二次扣钱、三次退出”的奖惩机制。

“1234”工作机制明确了村镇的责任,村镇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长寨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山兵认为,要让农村公路发挥最大效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把农村公路维护好,需要采取村规民约、组规民约等方式,并把农村公路日常维护纳入基层治理的重点内容,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明确乡镇“两站两员”、村(社区)常务干部及网格员职责,把来之不易的农村公路管理维护好。

资金和机制“两手抓”的美好幸福路又怎会不红?

八步紫茶 走出深山

■文|本刊记者 杨燕

小 档 案:

名 称:打易至乐旺公路(打易至郊纳段)

地 点:黔西南州望谟县

技术等级:二级

路 线:起于省道212 线大山至望谟段k377+644 处,讫于县道760 线打易至乐旺段k21+877 处。

里 程:全长21.877 公里

位于贵州省望谟县麻山腹地的郊纳镇,因太阳光照和水资源充足,气候条件独特,冷凉作物盛产,其中郊纳八步紫茶产业前景一直被看好。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产业发展难以实现规模化、集成化发展。如今,随着打易至郊纳公路的建成通车,连接了山里与山外,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串联成线。

对于交通条件的改变给郊纳镇带来的福利,从2009年便在这里工作的望谟县郊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纪承浒可谓是深有感触。

“以前,被‘锁’在深山中的郊纳镇,由于交通闭塞,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峰,想去趟县城,路上就要花费一整天时间。2016年,这里被列为贵州省20 个极贫乡镇之一。”纪承浒表示,郊纳镇的转机来自交通的建设发展。2018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吹响了以农村“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号角,望谟县及时抓住政策机遇,迅速掀起“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热潮。打易至郊纳公路便是在此期间,打造的一条重要通道。

“全长21.877 公里的打易至郊纳公路,是按照二级公路标准修建的县道,于2019年建成通车。”望谟县委常委、副县长樊新周表示,这条公路的建成,让郊纳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带动了八步紫茶、无鳞鱼、郊纳蜂糖李、八步山泉等产业发展,山中珍宝远销海内外,沿线还打造了郊纳镇万亩茶园和郊纳古驿小镇,现在的郊纳已经成为颇具人气的旅游“打卡胜地”。

据统计,目前打易至郊纳公路周边共种植紫茶1.5万亩,沿线有龙头紫茶加工企业1 家和1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八步紫茶园逐步进入采收丰收期,产量和产值正逐步提升,2021年收获茶青5 万公斤,生产成品茶1 万公斤,产值约1000 万元;预计2023年将收获茶青7.5 万公斤,生产成品茶1.5 万公斤,产值约1500 万元。依托便捷交通,八步紫茶已走出深山,逐步进入贵州省会、州府、县城市场并通过京东、淘宝等线上平台销售,市场供不应求。

因路而兴,因路而富。近年来,依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郊纳镇大力推进路产融合,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5980 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60 元,增长了70%。

“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赚得也比外出打工多。”在紫茶加工厂工作的郊纳镇邮亭村村民杨序飞表示,现在的生活他很知足。

如今,在望谟县,昔日一条条功能单一的阡陌小道,蝶变成纵横交织、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四好农村路”,打通了方便百姓出行的交通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道路支撑,让农业更繁荣、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有。

康庄大道 沿河而上

■文|贵州省公路局 肖维波

小 档 案:

名 称:金山至双河公路

地 点:遵义市绥阳县

技术等级:三级

路 线:起于金山,讫于双河。

里 程:全长11.471 公里

驱车行驶在绥阳县温泉镇金山至双河公路上,两侧苍翠茂盛的草木和沿线清澈碧绿的溪流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徐徐展开,路与景在这里得到完美融合。

金山至双河公路的建成联通了温泉镇双河景区、公馆桥和汇善谷景区。公路交通的便利使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也带动了沿线农家乐生意的火爆。7年前,在外地打工多年的村民赵攀察觉到家乡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商机后,便返乡创业,在双河洞景区旁开起了农家乐,他与旅行团签订协议,接待来自广东、上海、河南、重庆等地的外省游客,每年收入18 万元左右。

提及家乡的发展变化,赵攀表示:“以前路不好,旅游大巴开在泥巴路上,一颠一簸,游客受不了,不愿意来。如今美丽畅通的公路直达景区门口,乘车一路驶来,不仅舒适快捷,还能观赏沿途如画的风景。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我们的荷包也鼓起来了。”

绥阳县温泉镇金山至双河公路全长11.471 公里,是温泉镇“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第一长洞——双河洞”景区的唯一进出通道。据绥阳县副县长耿贵杰介绍,金山至双河公路曾经路面破损严重、沿线配套设施缺乏,2015年按照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对其进行了改造,并对沿线绿化工程等进行了高标准升级,还因地制宜在沿线增设了观景台、便民候车亭、特色驿站、星级公厕、分类垃圾回收站、村民文化长廊、大型综合停车区等配套服务设施,在建设项目过程中,严格按照“六个同步”“三同时”的要求实施,实现了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洁美格局,全面提升了公路等级和服务水平。

如今,升级改造后的金山至双河公路已成为温泉镇农旅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提及公路交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温泉镇党委书记范晓敏深有感触:“金山至双河公路的建成,加快了温泉镇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推动形成了以双河村为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基点,辐射带动沿线村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据统计,温泉镇辣椒、高粱、金银花、中药材等种植业扩展至13700 亩,新增养殖、白茶加工等产业。沿线民宿增至33 家、餐饮店增至22家,今年以来,全镇接待游客10 万人次,综合收入2004.7 万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60 人,很好地解决了沿线居民就业问题,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产业振兴 全国试点

■文|本刊记者 杨燕

小 档 案:

名 称:幺铺至下苑公路

地 点:安顺县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技术等级:四级

路 线:起于幺铺镇么铺村,讫于龙宫镇下苑村。

里 程:全长8.037 公里

幺铺至下苑公路位于“中国金刺梨小镇”安顺经开区幺铺镇,因公路设施完善,沿途环境优美,幺铺镇以这条路为纽带,先后打造了幺铺民国风情街、安湖村三线文化、牛蹄关研学基地、阿歪寨藤甲古村落等旅游示范带,实现了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幺铺至下苑公路也被沿线村民赋予了新的名字——美好幸福路。

“建设之初,我们就将这条路定位为旅游公路。”安顺经开区交通运输工作组组长谢朝典表示。建设过程中,他们杜绝大开大挖现象,尽可能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河流水库、自然植被、动物栖息地等生态环境。

驾车行驶在幺铺至下苑公路上,你会发现道路顺势而行,顺坡而建,道路蜿蜒曲折,线形优美,再辅以道路标线及路边景观,道路自身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为了使道路周边绿化与周围景观和谐统一,安顺经开区交通运输局还在道路沿线因地制宜地配套种植了大叶女贞、香樟、灌木球、栾树、格桑花、草坪等绿植,同时依托安顺经开区重点打造的农文旅联合发展重点项目——十里荷廊经济发展带,公路沿线还合理布局了莲藕、金刺梨、精品葡萄、精品果蔬等农产业,将公路沿线打造成为一条配套齐全、环境宜人、景观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色长廊。

安顺市安顺经开区幺铺至下苑公路

据统计,幺铺至下苑公路沿线共建莲藕基地5000余亩,菊花、精品果蔬等大棚14.66 万平方米,并建有莲藕、鲜花饼生产基地。以此为基础,沿线的幺铺、安湖、羊场等村庄共发展了100 余家写生民宿及农家乐。2021年以来,游客接待量共598.49 万人次,创造收入47.75亿元,旅游高峰期时段,日旅客接待量达3万人次。

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加,公路沿线的传统村落阿歪寨也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先后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度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1年11月,更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2022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如今,以农村公路为纽带,带动沿线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画卷,正在幺铺镇展开。

山变之路 激活古村

■文|本刊记者 杨燕

小 档 案:

名 称:雨格至娘娘山公路

地 点:六盘水市盘州市

技术等级:二级和四级

路 线:起于雨格顺接水盘高速雨格互通,讫于普古娘娘山舍烹村,途经水坝、岩脚播秋、新寨。

里 程:全长30.168 公里

走进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排排整齐明亮的路灯,宽敞干净的活动广场……一幅赏心悦目的农村新画卷徐徐展开。昔日,因交通闭塞,这个位于贵州第一高原湿地娘娘山脚下的村落藏在深闺无人知,农民生产生活靠人背马驮。党的十八大以来,盘州市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沥青路修进了村村寨寨,水泥路“串”到了家家户户,雨格至娘娘山路段更是在此期间修建的一条连接普古乡舍烹村与外界的重要通道。

“为了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2012年我返乡创业,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展。当时,最让我们头疼的、最制约发展的就是路的问题。”路难走给舍烹村党支部书记陶永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在陶永川的带领下,舍烹村依托娘娘山自然风景区采用“旅游景区+企业+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整合了农村分散的资源、资金、人力等要素,推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引导景区村民通过土地、集体资金、扶贫资金和劳动力入股参与景区建设,重点发展了山地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度假产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里也成为全国“三变”改革的发源地。

没有通达的公路,再好的改革思路也难以发挥最大的实效。盘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再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2013年起,盘州市交通运输局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雨格至娘娘山路段(原县道298 线)实施改造升级,全线改造里程总计30.168 公里,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盘州市交通运输局还投资900 万元完成沿线绿化,将雨格至娘娘山路段打造成了一条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洁美的旅游大通道,这条路也被称为“山变之路”。

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陶永川还带领村民重点发展了山地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度假产业,以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集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民族文化体验、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已成型。

据统计,2012年以来,旅游景区直接带动舍烹村、播秋村等8 个村3105 户8875 人增收,实现1117 户、3962人脱贫,旅游景区核心区舍烹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4000 元提高到2022年底的14600 元,其他7 个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2年的不足3000 元提高到2022年底的11000 元。

如今,舍烹村及周围自然景观因路而美、因路而旺、因路而兴,现已成为国家4A 级景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雨格至娘娘山公路

红色旅游 寻访初心

■文|贵州省公路局 肖维波

小 档 案:

名 称:大河至红竹路公路

地 点:贵阳市修文县

技术等级:四级

路 线:起于六屯镇独山村,讫于六屯镇大木村。

里 程:全长8.453 公里

盛夏时节,阳光明媚。沿着大河至红竹红色旅游公路穿梭在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不仅可以领略沿路美丽的乡村风景,还能参观84年前红军在大木村留下至今保存完好的宣传标语,找寻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

全长8.453 公里的大河至红竹红色旅游公路犹如一条玉带从大木村穿行而过,将公路沿线桃源河水上乐园、桃花溪、古银杏歌场、碧玉泉、金叶湖生态湿地等景点串珠成链,让这座美丽的布依族村落能够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大木村红峰农家乐老板李政是该村第一批尝到旅游红利的村民。2016年,大木村大河至红竹旅游公路改造升级后,他将自家的3 层小楼装修后腾出7 个房间开起了民宿,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一年毛收入30多万元。在家创业成为当地人最好的致富渠道。

大木村乡村旅游的兴起得益于通达便利的农村公路。据大木村村支书李红林介绍,2017年,大木村投资800 万元对全村老木屋进行改造,兴建特色、精品民宿,农家乐等设施,改造后可向外来游客提供600多张床位,旅游旺季仅民宿一项每天创收6 万多元。依托便利的公路交通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木村以乡村旅游为主导,大力发展避暑旅游、红色旅游项目,打造“金叶大木、布依村落、梦里老家”乡村旅游胜地。村旅游年收入达1100 万元以上,带动1200 余人从事旅游工作。这个布依族村寨上演了因路而变、因路而兴的致富传奇。

同样是依托便利的公路交通优势,该村种植大户李福贵一次性承包了80 亩土地,种植赤松茸和辣椒,每逢采摘季节,每天可将4 吨多的农特产品通过家门口的农村公路外运出去,算上走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时间,可在7 个小时内把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农特产品远销到广州、香港、上海等地。谈及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的经验,李富贵感慨道:“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农产品大多烂在地里,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将是一句空话。”

建设一条红色旅游忆初心的致富路、良心路,近年来,大木村依托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将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全村支柱产业,大力推行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乡村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2022年,修文县按照美丽农村路的标准打造了大河至红竹农村公路,通过修复路基、路面、路肩,重新施划标志标线,改善了周边安全设施和沿线绿化,全面提升了公路的通达通畅水平。

景美路畅 管养有道

■文|本刊记者 赵晓夏

小 档 案:

名 称:江口至梵净山环线公路

地 点:铜仁市江口县

技术等级:二、三级

路 线:起于江口县城,讫于梵净山东收费站。

里 程:全长30.43 公里

这是一条“生态保护路”,有效提升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通行条件,为梵净山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 级旅游景区提供了交通运输保障。

这是一条“旅游观光路”,沿途四季有景,有云舍、亚木沟、寨沙侗寨等景区景点,给人“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通行感受。

这是一条“幸福致富路”,通过激活“交通+体育+旅游”模式,进一步提升梵净山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带动公路沿线旅游综合发展,让沿线群众端上了“旅游碗”。

这是一条“党员示范路”,坚持党建引领,江口县交通运输局与太平镇、沿线村在建立三级联动制动,推动党务、业务、服务“三务一体”深度融合。让党员干部到公路建设养护中体现更多担当、展现更美形象、实现更高价值。

……

江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琦口中的这条路正是铜仁市江口县城至梵净山环线公路,公路位于江口县境内,全长30.43 公里,路域环境优美,道路安全畅通,实现了通行性、观赏性、经济性的有机统一。

“公路的建成,每年为梵净山接待游客200 万人次以上提供了交通服务保障,景区营业收入达2.87 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 亿元。居民自行开办了600 余家农家乐,人均年收入达到4.6 万元。”太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龚斌介绍道。

游客多了,农村公路养护成为首要任务。江口县全面实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强化“民心党建+三长合一(路长、河长、林长)”管养模式,做到责任明确,实现精准管路、联合管路和长效管路的有机结合。环线公路日常养护按照每年每公里2 万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通过强化管护,实现路基稳定、路面干净整洁、行车安全,环境优美。

“县交通运输局与太平镇、沿线所经过的村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队5 支、党员义务清扫队5 支,打造党员示范岗20 个,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在公路建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党员干部到公路上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让党员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体现更多担当、展现更美形象、实现更高价值。”龚斌说。

不仅如此,江口县还通过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围绕“宣传教育引导”为主,法律手段为辅,提升全民爱路护路责任意识。同时,江口县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在沿线印制宣传标语、集中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进村入户等方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知识宣传,提高公路保护知识的普及率,2023年共开展集中宣传3 次,进村入户宣传40 余次,涉及沿线居民800 余人,在各大网络媒介宣传50 余次。

果香四溢 串联风景

■文|本刊记者 赵晓夏

小 档 案:

名 称: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公路

地 点:黔南州荔波县

等 级:四级

路 线:起于玉屏街道板旺村,讫于国道243 线k1182+888 处,途经玉屏街道、朝阳镇、瑶山瑶族乡。

里 程:全长24.953 公里

24.953公里彩虹路贯穿10 万亩精品水果园,带动精品水果产业的发展,催生家庭农场、采摘体验、农家乐接待等新业态,促进居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这条彩虹路正是贵州省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共同富裕路。

荔波县素有“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之称,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共同富裕路融车行道、骑行道、精品绿化、休闲驿站为一体,是“交农旅”融合示范路。

“以前的泥巴路特别难走,从田里到县里耗费时间长,果子损耗大,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可不一样了,农村公路一直修到田间,广东、广西、福建的商人直接在田间收果子,价格也非常高。”近年来,荔波县拉岜村果农覃树友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他的柚子供不应求。

这几年随着知名度上升,拉岜蜜柚还走出国门,出口到俄罗斯、泰国、印度等国家,帮助了很多像覃树友一样的果农稳定增收。2022年拉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00 元,预计在2023年底将突破13000 元,并累计带动152 户637 人收入大幅提高。

现在,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拉岜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的精气神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拉岜村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的“全国文明村镇”,以及“全省文明村”“省同步小康创建最佳示范村”和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公路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荔波景区连接线,有效将荔波县国家5A 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与沿线景点串联成片,沿途经营乡村农家乐200 余家、乡村客栈100 余家、精品民宿近50 家,发展农家旅游接待300 余家,乡村旅游带动就业1 万余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同时,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让农村淘宝、“互联网+农村客运”得以快速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目前,荔波县村级电商服务站已覆盖92 个村,基本实现行政村物流网点全覆盖,“网货下村和土货进城”的购销双向流通变成现实,为村民们又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相约侗乡 探秘寻奇

■文|本刊记者 赵晓夏

小 档 案:

名 称:中国乡村旅游1 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黎平段)

地 点:黔东南州黎平县

技术等级:四级

路 线:起于肇兴镇皮林村,讫于肇兴镇下香洞村。

里 程:全长34.89 公里

“大家都喜欢看我们的户外直播。有一次我们在能看到日落的驿站直播,直播间非常火爆。”侗家七仙女之一的杨凤花一直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岩洞镇述洞村,曾经的泥土路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侗族居民很“恼火”,随着中国乡村旅游1 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黎平段)的建成,侗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俗旅游成为新的网红线路。

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很有来头,被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袂推为乡村振兴之路、幸福快乐之路、最美“乡愁”之路和生态宜居之路……这条农村公路全长34.89 公里,由皮林至地坪公路与下香洞至堂安公路连接而成,途经皮林村、下香洞村、花腊、井兄、登杠、堂安、厦格等多个村寨。

“这条路建成通行以来,不仅辐射带动了肇兴镇及周边龙额镇、双江镇、水口镇的产业发展,还为肇兴侗寨景区的旅游业带来了新机遇。我们的茶叶、凤柚、油茶等农产品借此搭上了快车道,居民收入实现增长6.5%。肇兴侗寨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今年以来,肇兴侗寨共接待游客51 万人次,同比增长1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 亿元,同比增长132%。”黎平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泽猛欣喜地表示。

中国乡村旅游1 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黎平段)的特点不止于此,打造最具侗族风情的五大驿站,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旅游环线上。

皮林驿站以非遗文化侗族靛染为主题,春季在皮林驿站赏油菜花美景,秋季奔赴最美秋收风光,而一年四季都可以在皮林驿站遇见侗乡最耀眼的一抹蓝,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侗族靛染的制作技艺,感受以植物为染料的最天然染色技艺。同时,可观美景“一线天”和百年的参天古树、原始森林,探秘溶洞,体验芦笙节、六月六,吃新节、谷雨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品腌肉、腌鱼等特色美食。

三团驿站以世界三大洗浴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浴为主题打造,是来往游客滋润疲惫身躯的康养驿站,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各类瑶浴药材、熬制过程、亲身体验到瑶浴带来的身心舒适,由内而外地感受“天上瑶池,人间瑶浴”的魅力。

肇兴驿站则主打一个“侗家七仙女”。“侗家七仙女”以世界非遗侗族大歌的民间传说为创作原型,打造由七位不同侗寨侗家女孩组成的电商女子天团,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被央视誉为“最火民族女团”,是民族文化在网络崛起的代表,其发展模式为宣传民族地区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本。经过数年发展,逐渐成为了以本地侗族女性为核心,侗族苗族瑶族等在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内容,聚集了国内外专业人士,以网络原创内容为核心兼带文化旅游产业、村民协会共同发展的综合性文旅及内容团队。

“现在,我们走出了一条交通服务黎平、交通发展黎平、交通改变黎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我们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创造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能、开启了新篇章。我们诚邀大家打卡美丽侗乡,相约未知地带。”张泽猛说道。

百里杜鹃 因路而兴

■文|贵州省公路局 肖维波

小 档 案:

名 称:百里杜鹃金坡至大草原公路

地 点:毕节市

技术等级:二级、四级

路 线:起于百里杜鹃东门游客服务中心,讫于百里杜鹃永兴村方家坪景区。

里 程:全长21.054 公里

“这里是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的好去处,这里的民宿环境优美,价格还实惠。”来百里杜鹃休闲避暑的四川泸州游客杨道国欣喜地说道。71 岁的杨道国每逢夏季都会携家人来这里避暑。据杨道国介绍,他与民宿老板一次性签订了7年的住宿合同,今年已是第4个年头。

素有“世界最美彩带”之美誉的百里杜鹃景区,夏季平均气温16 摄氏度,是天然的避暑旅游胜地。据普底乡永兴村元贞楼宾馆老板岳兰介绍:“以前公路交通不便,人居环境落后,百里杜鹃居民只能守着大山靠天吃饭,生态旅游资源‘藏在深闺人未知’,如今交通发达了,游客量增多,开设民宿宾馆也有赚头。”

据了解,为打通旅游旺季交通堵点,2014年当地交通部门将串联起百里杜鹃景区的金坡至普底、停车场至民族村、普底至百纳、普底至大草原旅游公路进行升级改造。百里杜鹃交通运输局局长曾祥彬介绍到,因发展全域旅游的需要,对景区内公路的打造,除按照普通公路的要求外,还赋予了更多的旅游服务功能,对路面宽度、平整度,以及标志标线、停车区、观景区的建设要求更高,在设计中就已考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作为景区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也充分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整条公路的建设始终贯穿着“绿色发展”理念,在项目施工中从保护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动物栖息地等生态环境出发,避免大开大挖现象。沿线建造物均结合当地山形地貌、乡土风情与自然山水风光而建设,并将生态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彰显出“显山露水、自然通透、乡村野趣”的道路景观,让游客更好地欣赏沿路风光。

如今,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便捷通达,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沥青路将沿线村寨“一线串珠”,曾经破旧的房屋焕然一新,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一间间屋舍变成了一家家农家乐,通过“线上”订购,“线下”服务的模式,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避暑旅游。曾经的“束缚路”变成了“致富路”,使旅游活起来、火起来。守着丰富旅游资源的百里杜鹃景区附近居民正以路为媒,全面发展生态优势旅游业,阔步迈向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贵州公路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