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
方龙云 沈笑英|浙江教学月刊社《教学月刊·中学版》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战略定位。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浙江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区县层面来看,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镇街、社区、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高质量全域优质”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使教育惠及民生的广度、深度持续延展,老百姓对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持续攀升,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持续凸显。西湖区的教育何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在工作推进中又有哪些独到的做法?这些做法体现了怎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围绕相关问题,《教学月刊·中学版》编辑部与西湖区教育局局长汪培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编辑部:汪局长,您好!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西湖区提出了“高质量全域优质”的目标。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您觉得实现“高质量全域优质”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汪培新:西湖区属于杭州市核心城区,也是全国公办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源地。目前,全区有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46所,在校教职工1.3万余人,学生14.5万余人。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统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要素,保障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不断促进优质教育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要求,结合城乡二元结构的区域特点,明确了“高质量全域优质”目标,努力实现每一所学校都优质、每一位教师都优秀、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更好发展,最终实现老百姓“乐意”在家门口上学的目标。我们注重在“能上学”“上好学”的基础上,要让老百姓“‘乐意’在家门口上学”,这是把对教育的评判权交给社会,把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放在首位。在明确“高质量全域优质”目标时,我们对标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目标。“首善之区”目标强调“首位意识”“首创精神”和“首肯标准”三方面,实际上是把体验感与获得感放在首位。办学质量到底好不好,最终还是老百姓说了算。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注重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构建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并在路径上处理好依法行政与自主办学的关系,在策略上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在指向上统筹好外在标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在资源上统筹好校外与校内的关系,在依靠力量上把握好干部队伍与师生队伍的关系。处理好这几对关系,需要我们所有教育人潜下心、静下心来,无论你是局长、校长还是教师,都要刀刃向内,立足自身内在的精神和心灵成长。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事求是做教育,老老实实谋发展,从自己可以做的小事做起:哪怕是给所有学校装上热水系统,给所有学校改造厕所,给所有教室安装护眼灯光等;哪怕是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肯定……进步和改变就在这点滴之中。教育治理的过程就是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促使每个主体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地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美好教育生态形成的过程。从义务教育要求“公平优质”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确保教育制度、政策公平的同时,还要关注发展机会上的公平。
编辑部:我们是否可以把教育制度、政策上的公平理解为显性的教育公平,把发展机会上的公平理解为隐性的教育公平?
汪培新: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讲,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立法人单位,都有法律赋予的独立主体地位。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教育局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并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规划引路、行政管理推进、动态评估指导等方式,不断营造一个有助于各类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我们以为,坚持依法治教,做到依法行政,可以保障教育制度、政策上的公平,即显性公平。显性公平更多地体现在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师生人数等,依据制度规则为学校配置人、财、物的数量,让学校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发展过程中拥有的资源,这些是有形的看得见的资源。但事实上,每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面临发展机会上的不公平,即隐性的不公平。比如:有的学校规模大,有的学校规模小;有的学校地处核心,有的学校地处偏远;有的学校校长是特级教师、名校长,有社会名望,有的学校校长是新手,面临社会信任问题。这样就带来了发展过程中学校间的机会和潜在资源的不平等。
相对而言,制度、政策是有形的,发展机会是无形的。制度、政策有点像太阳,是普惠的,但太阳照下去也会有阴影,就像一棵大树下有棵小树,一所大学校旁边有所小学校,小学校会被大学校遮住,这样,小学校的发展机会自然会少些。如何让阳光普洒大地?这涉及教育行政管理的策略,涉及显性公平和隐性公平的问题。如果说显性公平指向人的手和脚,那么隐性公平指向人的心。如果我们所有校长的心是暖的,并能在学校里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学校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显性公平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合格线,而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教育公平还要注重隐性公平,这是超越起点公平的更高质量的公平。隐性公平是平衡显性公平后的机会再分配、再调适、再激活,是指向共同富裕特征的公平。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做的,就是在保障分配公平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力量统整各类资源,借助良好文化氛围的柔性调适,协同家庭、社区、社会等力量更多地去调动外部资源,给每一所学校信心,以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内生动力,让学校觉得“我能、我行、我可以”。
编辑部:确保显性公平并不容易,而要实现隐性公平则更难,西湖区在这两个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汪培新:追求教育公平,就要在保障制度、政策公平等显性公平的基础上更注重统筹,兼顾隐性公平,为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提供发展的动态支撑,推动整个区域教育的公平发展。讲到西湖区的实践,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第一,局与校之间加大资源统筹。重视微观的、不易分配的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在物的平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多元需要。一方面,基础资源实现普配,即统一配置,比如这两年我们实现了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室智慧灯光系统、空调、热水供应系统100%全覆盖等。另一方面,在校舍条件、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持续进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关心和帮助相对薄弱的学校,在“锦上添花”的同时“雪中送炭”,帮助薄弱学校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以实现共同富裕背景下齐头并进的协同发展。
第二,校与校之间合作借力发展。西湖区坚持了20年的集团化办学其实就是统筹校校之间发展的很好的机制。无论是名校集团化、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还是教育联盟等集团化办学的形式,都注重小依大、弱依强、优势互补、借力发展,让小学校或者发展一般的学校搭快车,让其发展的平台更大、机会更多,让教师们的心量打开,视野和格局变大。最近我们的集团化办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重新就近统整了名校和小规模学校,实体化地让小规模学校融入大规模学校,并以大规模学校的发展驱动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区域教育只有让所有学校都共享区域发展的平台,其整体水平才能提高。
第三,人与人之间正向激励赋能。在推进教育治理的过程中,人是核心。没有人的心灵修养水平的提高,一切规章制度、条条框框,乃至号召和言语,都将成为虚无,没有力量。我们更多地肯定、鼓励弱小学校的发展与进步,相信赞赏的力量,相信信任支持的力量,提升学校治理者的修养和良知,使其独立、主动、自信地承担岗位责任,用心做教育,进而赋能学校发展、赋能教师成长。这种力量能使学校凝聚和彰显强大的前进动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是最强大的力量。当然,要持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以有效的教育治理解决隐性公平的难题,还需要配套完善的学校评价机制。
编辑部:是的,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离不开科学评价体系的引导与激励。在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的认定上,西湖区采用了怎样的评价方式?
汪培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我有时候在想,学校之间本没有那么大的差距,为什么社会上会认为学校有那么大的差距呢?这会不会是我们自己过多评奖、授牌带来的?通过不断评奖的方式,给一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校颁奖牌、授荣誉,从而形成所谓的名校与普校,这也给我们的教育治理带来了困难。所以,我觉得当前的区域教育治理要注意淡化所谓的名校标签。我们有的名校长讲起新鲜名词一套套的,可问问他学生吃得怎么样、学校有几个特殊的孩子,却好像不清楚。统一的横向比较式评价,一定会带来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果,往往是获得优秀的学校兴高采烈地不断宣传,而没有得到表彰的学校则感到“灰头土脸”。
为了让区域内所有的学校都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效,我们加强了对学校办学和管理的过程性评价,不断完善学校生态评价体系改革。在关注基础办学条件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学校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使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都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
首先是指标创新,实现“三改一促”。构建“5+1”学校生态评价体系,从改进管理、改进教学、改进环境三个维度来促进每一所学校健康发展。我们通过“依法治校奖”“教师发展奖”“学生发展奖”“后勤绩效奖”“创新发展奖”等“五张奖状”来衡量学校,再采取“一校(园)一报告”的方式,从环境效能、领导效能、改进效能几个维度给学校画像,让学校在全区范围内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明确自我改进与提高的方向。与以往的评价方式相比,这一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校办学的过程和师生成长的质量。
其次是工具创新,实现“三环三力”。各学校“对症下药”,进行归因分析、提出行动计划,教研员和评价员下校跟踪帮扶,改进实践,最后再评价,实现数据闭环、服务闭环、治理闭环(即“三环”)。我们运用全流程项目管理,通过督导评估中心的推力、研究院的助力、学校的内驱力这“三力”合作帮助学校制定可跟踪、可测量的改进行动。
最后是反馈创新,实现“一校(园)一报告”。我们用动态、发展的视角评价学校,并引导不同层次的学校通过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激发办学的自信心,从而避免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办学历史长短、生源结构不均等原因而产生对学校发展评价的不公平。
编辑部:当前,西湖区的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向未来,西湖区希望构建一个怎样的发展新图景?
汪培新: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十四五”新时期,我们以“高质量全域优质”为目标,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断优化创新治理模式,继续朝着“让每个学生适性生长,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向上生长的力量”这一方向,构建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探索“教育共富”新途径。
一是要进一步关注人的全要素发展。我们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好服务。要进一步创造条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育,促进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综合协调发展,这就像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关注人的全过程发展。人的学习与进步是全生命周期的,所以教育也是关乎人全生命周期的事。我们既要为各学段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进入与之适切的学校求学深造,获得持续的提升。更长远些来看,就是要让他们在走入社会后,可以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切的工作岗位,享受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并在此过程中保持持续学习进步、意义和价值提升的动力。
三是要进一步关注人的全领域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受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关系的影响。教育要打开学校的围墙,更加开放,更加立体,要协同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落实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形成和谐向上的生态氛围,要为其在各个生活领域的自由、全面、丰富的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提供空间和条件。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一种爱的体现。教育局要关注教育治理中的隐性公平,也要引导校长和教师关注教育过程中的隐性公平,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不同个性特长的孩子获得适性发展。隐性公平的实现,依赖于党委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依赖于教育治理者想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实现持续优质发展的赤诚之心,更依赖于教育治理者心灵修养水平与能力层次的提升。我始终认为,只有对人抱有温厚的情感、深切的同情以及默默的期待,才有可能实现隐性公平,才会取得治理成效,才能绘成一幅生动美丽的教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