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姿 张国伟 王郁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当前Z世代群体对定制化、个性化信息的需求日益扩大,网络“圈层化”为大学生获取针对性强、相对封闭的信息提供了通道。同时,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传播媒介受限的原因,难以通过网络“圈层化”更深介入学生群体,也导致教育主客体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信息交互屏障,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圈层化”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困境,思政教育面对由于不同网络社群引发的实效性、针对性不足等痛点,亟待解决。
国内众多学者从大学生所接触的网络环境及社交行为展开论述。学者田圣楠认为在未来“趣缘”将越来越成为圈层文化的中心点,圈层内互动更密切,圈层文化更新迭代更加迅速。仝泽民则从“圈层内同质、圈际间异质”的特性出发,认为圈层会导致思维模式固化,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全部真理,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介入,甚至在获得圈层内的认同后演变成极端思想。
分析文献数据发现,网络文化的层级差异,是新型文化区隔及文化层级“鄙视链”出现的体现。网络“圈层化”研究自2016 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国内学术界关于网络“圈层化”的研究多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角度着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相关的研究极少。
“Z 世代”(Generation Z)主要是指1995 年至2010 年出生,成长时期与互联网的形成、发展时期几乎完全同步的一代人。当前,Z 世代对不同领域的文化接受度普遍较高,兴趣涉猎方向广泛。基于自身不同的信息需求和爱好,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步构建以自我为核心的信息圈层。笔者从Z 世代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有待提升的网络媒介素养的矛盾出发,指出网络“圈层化”下Z 世代的思政教育的困境。
多数大学生主要依据兴趣爱好浏览信息,关注信息类型相对单一且固定。学生有较强的意识通过个人渠道获取信息,他们均认可圈层内的信息交流的积极作用,即起到深化专业理论认识、丰富个人知识体系并衔接实践。但多数学生缺乏较强的信息应用能力,导致他们在冗杂的网络信息面前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只能选择性地获取信息、与相似兴趣爱好的人交流互动,“圈层内”的信息传递呈现出独立和封闭化的特点,“信息孤岛”“信息封闭”的情况愈发显著,从而遗失了与其他思想碰撞的机会。
大学生更加希望通过思政教育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理性思维和底线思维的能力,对于提升自身思想素质、构建自我意识的需求更加强烈。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迭代迅速、发展演变,依托网络渗透的方式,人与人之间能够更为便捷、灵活地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信息与价值传输,人际关系更加呈现出数字化、碎片化、虚拟化的特点。不同圈层所关注、关心的知识话题内容迥异,却又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久而久之,圈层内的高相似度或重复的信息会被不断地强化,从而影响圈层内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呈现片面而不自知的状态。且每个人的时间和认知的水平是有限的,当有限的时间被局限的信息所占据,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价值认知水平的固化。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却未达预期,“四史”教育缺乏多样的传播形式,生硬的嫁接形式难以获得学生的兴趣与关注,且与当前主流价值、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缺乏高紧密度,思政课与“四史”教育仍然是“两张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思政理念在专业课中的渗透结果不容乐观,仅有21.41%的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涉及本专业的思政知识,并且予以讲解。有33.16%的老师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况下会进行讲解,但仍有45%的老师对于讲解思政理念不够重视,在专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未能很好地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很多高校师生狭义地将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画等号,认为其责任在于思政课教师与团学组织工作,很少主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如果专业课教师只局限于讲解教材和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态度。因此加大思政理念在专业课中的教育和讲解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发现在思政课堂对主流价值观的阐释中,学生的态度为不喜欢听老师讲、倾向通过网络渠道了解、难以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占比高达62%。由此可见,思政课与Z 世代所处圈层文化存在差异,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不同意见。高校思政教育仅依靠课堂教学,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不足,缺乏接受程度高的宣传和传播渠道,广大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比较有限。这导致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有所改变,与大学生主流思想产生隔阂。
笔者使用SPSS19.0 软件对所选数据做了信效度检验,从网络圈层视域下思政育人的四个维度(独立思考能力、文化接受水平、教育内容偏好及学习途径偏好)对问卷题项进行聚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利用SPSS软件共提取3 个公因子,分别是:网络异见鉴别因子、主流思想传播因子、主体认知差异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520%,可以认为提取因子能有效解释网络圈层视域对思政育人的冲击情况。由此得出,网络“圈层化”对Z 世代思政教育的主要影响和冲击。
大学生网络圈子所形成的“不流动,地方性”的校园生活方式,致使网络自我主义盛行,无法过滤有害信息。他们容易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观点、语言不加甄别进行转发、评论、扩散,使得高校所依赖网络舆情监管形同虚设。圈层内的行为存在重感性轻理性、重互动轻深思的“从众式”社交心理。圈层具有强大的封闭排他性,当思想处在一种极端状态下,消极思想便长期“入侵”。从而容易使人产生心胸狭隘、盲目自信等消极心理,以偏见为真理,进而排斥外来真理。
大学生网络生活并末主动去关注主流声音,而身处在相对独立封闭的圈层空间内,缺乏较强判断力的大学生更容易被非主流的声音所吸引,这使得“圈层内”形成了“真空地带”,易形成对主流声音的不同看法,真正的主流声音难以覆盖,融入大学生的认知世界异常艰难,更难以与主流信息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
“圈层化”将老师与学生间隔开来,教师对思政教学的固有认知与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期望效果产生差距,形成师生间的“代沟”。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质疑,使得主流信息很容易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被淹没。随着偏差的增强,圈层内思政教育信息无法得到大学生的重视,而高校网络平台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加剧思政教育岌岌可危的主体地位。
网络信息“圈层化”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正确看待其带来的双重作用,解决消极问题,推动思政“入圈”,不仅是思政工作者的问题,更得到Z 世代自身的关注。笔者从学生个人、校园及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如何用“破壁”的方式让思政“入圈”,避免青年被动地囿于单一圈层之中,引导青年完整、全面地进行思政学习。
1.增强个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能力。低门槛的互联网若缺乏引导,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乐园。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因此,大学生要关注国家政治领域实时新闻,通过积极参加思政教育活动加强认知,提高个人警惕性和鉴别能力。
2.突破圈层,敢想敢创,培养自身良好品质。Z 世代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塑造“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通过积极主动参加一支一品学习交流会、“三下乡”等实践活动来突破圈层,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及学术科技竞赛,在敢想敢创的同时关注国家大事,培养爱国、勤奋的良好品质。
1.全员全程相结合,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网络思政队伍建设,培养师生网络骨干。建立网络创作激励机制,增强思政工作者主动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例如,学校要求专业课老师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责任意识和内在价值认同。
2.坚持思政教育主体性原则,加强“第二课堂”带动作用。开展“青马工程”“青马微课堂”等思政课程,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悟建党精神,汲取前进动力”等主题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圈层,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收获。加强建设图书馆等公共学习设施的范围,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正确信息。
3.传承创新相结合,培育优质健康网络圈层。高校可改造传统的主流意识宣传平台,结合新型媒体,形成全媒体的链条进行思政教学。在多个渠道、多媒体、多平台上发布相关内容,并结合特征不同的多类渠道,对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创新的采编、收集,丰富内容和知识领域,更好地同时事热点相结合,从而形成更有益于大学生互动、交流的新模式,从而打破“圈层化”的束缚作用。
1.出台政策引导网络监管制度的建立。党委、党建对思政教育的领导作用需要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以统筹设计的思维加强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推动作用,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更好地贯彻于监管与引导的工作过程之中。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寻找关键抓手,构建可激发高校、网络等阵地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组合动力机制,打好组合拳,不断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着力点和保障机制等。
2.推动主流思想加速传播,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群体中的主力军与关键力量,其所接收的信息内容、信息质量水平与风向有直接且重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多部门联动是必行之策,在新时代新阶段,更要充分整合各方力量,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地实现监管体制的迭代,提高网络信息的服务质量,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