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
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血管病变,导致溃疡、感染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足。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在全球范围内,每30秒就有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失去肢体。我国属于糖尿病“重灾区”,拥有约1.4亿成年糖尿病患者,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年发病率为8.1%,糖尿病足的年截肢率为5.1%,年死亡率为14.4%。如何预防和管理好糖尿病足,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糖尿病足一旦出现,无论程度轻重,都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也给医生的治疗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预防胜于治疗。通过正规途径学习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治疗理念,平日里除遵医嘱监测并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以外,日常护理尤为重要,例如足部卫生、皮肤护理、指甲护理等。保持足部清洁,每日洗脚,洗脚时注意控制水温在37~39摄氏度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分钟左右即可。洗脚后用清洁的毛巾擦拭,要注意将脚趾缝擦干,同时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破损。
足部皮肤过于干燥,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皲裂,可以配合使用维生素E软膏、芦荟胶等外用;如果伴有皮肤病如足癣时.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趾縫间的皮损可给予碘伏消毒,尽可能将趾缝隔开,这样可以保证局部干燥,促进皮损愈合。修剪趾甲时要格外谨慎,剪得不要太短,可以一点一点剪,以免损伤皮肤软组织导致甲沟炎;鞋袜一般要选择柔软、宽松、舒适、透气性良好的,要勤清洗。
伴有足部畸形,如拇外翻、扁平足等,可能会因摩擦受力导致鸡眼形成,建议在专业医疗机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足部护理,包括定制足弓垫、硅胶垫等,有助于减少可导致足部溃疡的潜在性损伤。此外,患者应同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糖尿病足需要综合评估和治疗,治疗方法涉及到内分泌科、骨科、血管外科、感染科等。
血管外科对下肢血管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下肢动脉病变是决定糖尿病足溃疡能否愈合或截肢的关键因素。理论上讲,只要患足胫后动脉和(或)足背动脉通畅性良好,足部溃疡愈合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血运差的患者,使用血管腔内减容技术和药物涂层球囊技术可以改善肢体血运,近中期疗效满意。
对早期、面积小的浅表溃疡,可以通过清创、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随着组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研究发展,如今有了多种新型敷料,在创面敷料上搭载生长因子、药物、细胞因子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干细胞疗法近年来被视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极具潜力的新疗法,其治疗机制包括改善神经缺血、缓解炎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很常见,一旦感染加重,有可能累及全身,出现败血症,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足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抗感染治疗几乎贯彻糖尿病足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确定细菌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对感染创面进行外科手术清创,是控制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近年来,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创面负压吸引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对感染病灶深、范围广的患者,可以清创后将混有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创面进行杀菌,表面覆盖负压吸引敷料,连接吸引装置,持续的吸引使得创面得以有效引流。这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换药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也能为促进创面新鲜肉芽生长、保全肢体创造良好条件。当清创后伴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时,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进行皮瓣移植,有望实现保肢。一旦病变发展至坏疽出现或感染难以控制时,截肢手术难以避免。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须加强护理,遵从医嘱,早期防治糖尿病足。延误诊治会增加治疗难度,严重者甚至面临截肢或死亡的可怕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