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颜凤仪
秋天的凉意渐渐袭来,路上身着真丝衬衫的女子,款款而来,慵懒中透露出丝丝风情,温柔又气质。这个季节,穿真丝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无论是穿真丝衬衫、裙子还是裤子,都能够让人感到舒适自在。
苏州丝绸是中国传统丝织业中的珍品,是丝绸的故乡。在这其中,有一种记录丝绸故事的特殊载体——“丝绸档案”。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作为国内首家丝绸主题的专业档案馆,也是地级市首家“中字头”档案馆,它通过档案文献的一字一句向我们展示苏州丝绸的温润、柔美以及工艺的高超。“丝绸档案的底色是档案文化,丝绸是底色上锦上添花的一个色彩。”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丝绸档案馆馆长谢静说,“我们从档案的角度,呈现跟丝绸有关的千年历史,不光是苏州的丝绸文化,还有丝绸里的人物以及丝绸的世界。”
在这座富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档案馆内,镇馆之宝——29592卷《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这些浩如烟海的档案卷宗,它不会说话,却不断发出铿锵有力的回响,诉说着苏州的“丝”路记忆。
苏州的丝织业自古以来就相当兴盛,19世纪以来尤其发达并走向巅峰。直到20世纪,苏州城区有大大小小的市属国有集体丝绸企事业单位40余家。以东吴、振亚、光明、新苏四大绸厂为代表的苏州众多丝绸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对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档案人将这些史科书籍呈现的丝绸文献档案记录都汇集起来,形成了《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这也是现今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内容最完整,也最系统的丝绸样本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与甲骨文一起,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填补了苏州世界级文献遗产领域的空白。这批档案,见证和记录了中国丝绸行业从手工到工业的“转型升级”,承载苏州流传千百年的“丝绸记忆”,更是100多年来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珍贵记录和东西方商贸交流的重要见证。一块丝绸的“前世今生”,每一种丝绸的原料、工艺以及纹样色彩都能在这里找到;每一笔远渡重洋的丝绸贸易,出口国外的丝绸产品,每一种花色和贸易国家都有根可寻……
“早年间,档案人都是对丝绸档案进行抢救与保护。”谢静说,苏州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后,大量属于丝绸系统的档案被清理出来,一麻袋、一木箱地堆放在库房里,很多档案已经发霉、生虫。为保证企业档案不遭受损失,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一件一件地耐心清点,让丝绸档案走出麻袋和木箱,走出的神秘的库房,再一步一步地走进公众视线,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在移步观赏馆内展览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漳缎祖本”。单看这些祖本,像是一团散乱的、略有褪色的粗线,很不起眼。但有了祖本,才有了复制用的模本,只要按照它们的结构来操作,就能织出华丽的漳缎图案,因此这些祖本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漳缎工艺的实物档案。
驻足在高高的档案密集架前,苏州的丝绸文化如同长卷一般在眼前慢慢铺呈开来。一个个档案盒排列整齐,分类归纳,标签清晰,里面有什么一目了然,俨然一个一个“微型数据库”。
在中丝馆馆藏的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中,有一些闪着格外耀眼光芒的实物档案,她们如烟似水、摇曳多姿,集中展现了苏州丝绸的韵味,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丝绸风景线。晚清时期苏州织造署使用过的丝绸花本、民国时期的风景古香缎、真丝交织织锦缎、细纹云林锦等,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宋锦及缂丝、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纱罗、四经绞罗,还有荣获国家金质奖章的、代表国内当时丝绸业内最顶尖工艺的织锦缎、古香缎、修花缎、涤花绡、真丝印花层云缎、真丝印花斜纹绸等实物样本档案,给人不同的视觉和触觉冲击。
馆藏的丝绸样本档案,完整地覆盖了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等14大类。在每一个大类下,又有很多子品种。以缎为例,就有织锦缎、古香缎、修花缎、真丝印花层云缎、提花缎、琳琅缎等品种。
美轮美奂的丝绸样本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惹人注目的还有许多“含金量”颇高的科技档案,含了丝织品的设计、织造、印染等方面的信息。
塔夫绸是东吴丝织厂的拳头产品,承载了无上荣誉的真丝塔夫绸的相关档案就被完好地保存馆内,包括英国王室当时的英文订货单原件,婚礼选用的真丝塔夫绸样本及相关的照片等,还有作为国家机密档案的制作塔夫绸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上详细记载了塔夫绸的品种规格、工艺程序、产品特征、理化指标、原料技术指标等信息,也让当代人了解东吴丝织厂生产塔夫绸几十年中,不断改进工艺,调整生产工序,攻关技术难题的历史故事。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第七档案室”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在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顺利开展。“时光进度条”档案沉浸展览、“第七档案室”IP、“漳缎疑云”互动密室、“东观梦”行进式实景演绎推理一一拉开帷幕。活动全程以线上直播、线下参与模式进行,并收获线上线下观众一致好评。
据谢静介绍,“第七档案室”IP是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重磅推出的档案教育文化创意新项目,把红色档案文化、苏州本地传统的丝绸文化、世界记忆文献遗产知识点都融入其中,围绕该项目推出的档案界首款解谜书《第7档案室》、实景解谜活动“追踪者的倒计时”、首个档案主题互动密室“漳缎疑云”都广受关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互动形式,让档案的理念走进人们的生活。实景解谜活动将把丝绸知识和丝绸记忆植入到游戏里,在剧本中,大家可以沉浸式体验中央秘密档案库艰辛的守护历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档案保护的重要性,感悟档案文化、档案工作者守档的精神。”谢静说。
此外,中丝馆还借助“邮”文化传播档案文献知识,彰显丝绸魅力。“时光驿站”是苏州第一个以档案为主题的邮局,借助邮政特有资源宣传世界记忆、传播档案知识、体验江南文化、感受丝绸魅力。“时光驿站”内展销了明信片、邮册、书籍、地方文创等200多款特色产品,分为苏州地方文化、邮政文化、动漫文化、档案文化四大主题。其中以档案馆为核心元素创意设计的档案馆丝绸明信片、商标档案戳、集戳册等产品备受欢迎。
谢静坦言,现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外宣传丝绸档案文化,让档案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我们更多地是宣传丝绸档案背后的故事,包括丝绸档案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档案保护意识。”据悉,中丝馆以研究为基础推动丝绸档案的保护监管,加强世界文献遗产的保护,通过举办国内外丝绸档案展览、参加国际档案界活动、打造档案文化特色品牌等,将丝绸档案、文献遗产知识以多元的科普方式,传递给社会大众。
档案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不可或缺的烙印,苏州中国丝绸档案是中国丝绸业的历史,开拓的却是它的未来。未来,中丝馆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丝绸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苏州丝绸百年纹样档案公共服务平台和馆藏丝绸档案数据库,实现丝绸档案永久保护和便捷利用。“除了搭建数据库之外,我们还会和吴江盛泽的服装产业园签订合作战略协议,给予他们丝绸纹样的开发和设计面料的研发等方面的支持,实现科普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谢静透露。
一走进展区,抬头便能看到“档案”与“丝绸”的精彩相逢。展区屋顶选取了108个跟丝绸相关的字,造型又与档案相关,别具特色。
“档案在左 丝绸在右”常设展铺展开了从清明以来,中国苏州历经百年的丝绸历史。展览分为五个展区,分别是“一丝而累”“云霞满纸” “世界记忆”“守正出新”“丝绸之路”。展览结合多媒体和科技手段,共用390件档案史料揭开苏州丝绸百年的历史画卷,带领观众沉浸式解读丝绸历史、丝绸工艺、丝绸文化和企业故事。
宋代的宝相团花、明代的天华锦纹、清代的回纹团花……“一丝而累”展区展示了56幅从隋唐到近现代的精美丝绸的纹样,翻开小圆盘,就能“解锁”每个纹样背后的故事;在“云霞满纸”展区,科技档案堪称“镇馆之宝”。彩格纺织造工艺、彩格纺样本、工艺卡……凑近细看,这些科技档案记录的各种参数相当详实;在“世界记忆”展区,微缩版云锦龙袍、仿素纱单衣等被复原的传统丝绸样本带你从古今传承的一丝一缕中窥探世界记忆;“守正出新”展区里一张张丝绸外销档案和“非遗传承”未成年人系列活动作品成果彰显着苏州丝绸在历史上不断拓展边界,实现传承、创新、发展;从最初的西出阳关,到今天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展区为我们解读丝绸之路无与伦比的丰富内涵。
“拾遗与回响——东吴丝织厂百年档案文献展”展览中,一条光泽肥亮、富丽堂皇的绿色大棉被悬挂在墙上的展示柜中,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东吴丝织厂试织成功失传多年的大富贵百子织锦被面。
细细端详,可见被子中心位置由四个写意的圆圈组成:一个是“喜”字组成的圆圈;第二个是由怒放的牡丹组成的圆圈;另一个是由几个神态生动的小孩在“捉迷藏”组成的圆圈;再一个是由写意的孔雀翅膀组成的圆圈。被面的四角也有多个活灵活现的孩童在玩耍。
展览选取283件展品,通过“百年回望”“匠心闪耀”“记忆荣光”三个篇章讲述东吴丝织厂的峥嵘往事。这里记录了苏州东吴丝织厂自1919年开创以来的各类老照片、老物件、老资料等档案,展示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
东吴丝织厂百年历史,由无数品质优良的拳头产品串联而成。这里除了有国民记忆中的百子被面,还有绽放全球的塔夫绸以及江南文化滋养的风景古香缎,每一个产品都闪耀着东吴人的斑斓匠心,透过这些档案也能看到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走到“记忆荣光”篇章,按下口述档案的播放键,驻足聆听当时东吴人在岁月中的对话:“我18岁就来到了东吴丝织厂……”“从普通车工一路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英国戴安娜王妃的婚礼礼服用料就是我们生产的……”这些振奋人心的话语是老一辈苏州丝绸人的人生回响,即使时光流转,也能感受到他们曾经情感的积累和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