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行业学院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2023-10-07 08:24孙亚楠宋朝鹏张明月
科技风 2023年27期
关键词:产教青年教师校企

孙亚楠 宋朝鹏 崔 冰 张明月 云 菲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特色行业学院通常具备独特的产业背景和较强的行业归属,肩负为相关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职责。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及产业变革新形势,河南农业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打通育人反馈循环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产教融合实践。

一、特色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滞后产业发展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调整、社会力量参与的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模式[2]。行业学院原先的专业设置是计划经济模式下依据产业分工划分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业发展,有必要及时跟上产业变革步伐,依照产业链条补全专业链条,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人才培养供需两侧错位

当前特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从以专科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重的趋势,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错位。唯有发挥特色行业学院优势,深化校企融合联动,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才有可能实现产业人才供需两侧的有效衔接,培养出真正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优势仍未充分发挥

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性是特色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但是企业往往在其中处于附属地位,合作意愿和主体性受到较大抑制,缺乏提供专业师资的积极性。行业中有许多高学历、高职称、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专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走进校园。有必要在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再培养、提升其专业水平的同时,拓展师资来源,打通行业专家进校园的师资共享渠道。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不合理

学院自建立之初就重视教学质量,但实践空间、实验设施与快速增长的招生数量愈发不成比例,实践教学受到了较大制约,唯有通过增加理论教学比例试图保证教学质量。然而特色类专业具有极强的实操属性,许多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必须建立在充足的实践基础之上。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实操水平和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加剧人才供需双方脱节的程度。

二、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要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3],形成多主体参与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深层次合作模式[4]。河南农业大学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学生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方式,与近40家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形成了三级校企融合框架体系。基于战略合作校企共建共管原则,学校、学院和多家代表企业推选出责任人共同组建管理议事委员会,共同商议校企协作内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共同评价育人效果、共同反思产教融合效果,从学生成才、企业发展、校院发展三个维度对协同育人效果进行动态反馈,打通育人循环,初步构建了动态稳定的育人机制(如下图)。

基于产教融合的循环反馈育人机制图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育人大循环

学院在战略合作校企共建的基础上,以学生成才、企业发展、校院发展为导向,对学生及企业需求进行常态化调研,明确学生成长所需的能力素养、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校企共同商议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体系建设,明晰各专业培养方案;建立毕业生回访与用人单位联合评价制度,在学生就学就业之后定期获取毕业生和企业的评价反馈,查找人才培养不足之处,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目标能够紧跟行业人才需求。

(二)围绕教学体系建设打通育人中循环

充分发挥“双师”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势,以各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为依据,从理论、实践、创新三方面完善、平衡教学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及产业时代特征对课程体系进行革新;学校和企业教师通过优势互补结合进行教学实施,学生就学就业之后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馈。

(三)围绕课程体系革新打通育人微循环

在课程体系革新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师资合著的方式对教材体系进行迭代;校企师资联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调整教学编排,在教学实施之后对课程体系进行反馈,适时删除、合并或增设相关课程。

三、特色行业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

(一)全产业链办学理念,锻造优势专业闭环

为了适应行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学院积极对接行业需求,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秉承全产业链的办学理念,学院以传统优势专业为根基,力求实现专业建设的全产业环节覆盖。经过校企多轮论证,成功申报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重点培养能在香料香精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研究开发等领域发挥才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了产业对调香人才的迫切需要。也由此锻造出环环相扣的优势专业闭环,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

(二)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凝练协同育人目标

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学生成长需要怎样的能力”这个核心问题,与合作企业一同凝练协同育人目标。在对企业走访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行业发展不再仅仅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特色专业实践性强,产业工作岗位除要求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危机应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育人目标更加贴近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经过与多家企业的交流探讨,明确了校企协同育人应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目标,兼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三)优质师资共培互聘,打造“双师”教师队伍

学院紧跟产业变革方向,增加了化学、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的青年教师引进人数,并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实行“共同培养、互聘共用、双向流动”的校企师资共培互聘制度,以聘请企业专家兼职授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共建稳定高质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方面,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下基层、青年教师进修访学等一系列举措,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积淀及产业融入。整合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共建师资培训基地,根据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承担课程,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跟岗、跟学,并安排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专家作为青年教师的行业导师在行业背景知识、行业发展现状、行业政策趋势等方面进行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企业教师进课堂”制度,根据教学内容为产业教师特设岗位,建立兼职教师库,优聘工商企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加入教学团队。经过整合校企多方资源,推动师资引进走出,逐渐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师资共培互聘机制,打造出了一支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协作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联合规划培养方案,焠炼教育教学体系

当前,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正处于从“基于学科的教育”向“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的战略转型阶段[5]。为了不断适应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学院积极推动“引企入教”,邀请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改革传统课程,增设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新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整合企业优质资源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科研创新基地,持续推进学生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帮助学生在完成生产实践与毕业实习的过程中,了解行业现状及前沿技术,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危机应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创新教学方面,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从大二开始为学生分配导师,以校企联合攻关的各类科技项目为依托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使其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了解技术前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十多年的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以培养适应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导向,初步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出一支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协作教学的“双师”教师队伍,对理论、实践、创新三大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为行业特色类专业的产教融合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产教青年教师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