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婺源,处处青翠欲滴。车窗外悠悠白云下,白墙黛瓦的建筑掩映在山水间,如一轴水墨长卷徐徐展开。
立在屋脊上,高过马头墙的牌坊上写着的 “源头古村”四个大字,一下子闯入了我的视野。一片红豆杉树群,苍郁挺拔,华盖如伞,像一队卫士守护在村口。其中,一棵杉王树龄已近2000年,粗大的树干需几个人才能环抱。
站在拱形石桥上,即到了古村落的门户——水口。水口为村落的出入口,是村里大小水流汇总之所,也是“地之门户”。古人讲究风水,他们认为锁住水口,就能藏风聚气、大吉大利。因此,水口在选址上极为考究,且周围一般都会配套修建桥台亭阁等。古桥上爬满了青藤,两端各有一座山头拱卫着。周围香樟、闽楠、女贞等成群连片,回廊、茶楼飞檐翘角。遥想当年,一代代源头村的村民离开故土,在此惜别,不知何时能归,只能几番梦萦水口,因为那是源头村人的根。
树影婆娑,浓荫遮蔽鸟儿的身影,却掩不住婉转的啼鸣。群山环抱,溪流弯弯曲曲,像一条玉带缠绕在古村腰际。临水而居的数十座徽派屋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的两岸。斑驳的墙体、幽深的小巷、烟熏的痕迹、布满苔藓的瓦片,无不诉说着时光的久远。溪水泛碧,成群的锦鲤如云霞般游弋。村妇浣衣,将老屋的倒影捣碎。
眼前的大会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一看便知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如今,大会堂成了大卖场,茶叶、木耳等土特产琳琅满目,飘逸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另外,室内还摆放着老物件,有揉茶帘、扁桶,有耙、耖……这些都是数百年来,村民与自然山水相守相依的见证者。
数座小桥横跨两边,造型不一。别致的廊桥上坐着一位老人,他面容祥和,内心恬淡,许是在回忆岁月深处的过往。他告诉我,古村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休宁县吴伏阳云游到此,他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丰茂,仿佛看到了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升起了炊烟,并取名源头村。
我倚坐在吟溪亭靠椅上,品一口香茗,听溪水吟唱,望炊烟袅袅起、云雾山间绕。清风习习,夏日不热不燥,我竟感丝丝凉意。
登上润福楼,翠竹扶疏,花香袭人。两条溪水在楼前交汇,如瀑似帘。红红的灯笼与茂密的森林相映成趣,砖雕、木雕工艺精湛,透出儒雅古风。茶厅的墙壁上挂着几条竹片,竹片上写有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念着念着,我突发奇想:朱熹当年回家乡时是否到过此地,不然怎能写出这千古名句?
曲径通幽处的展厅,一张张照片展示了源头村的四季风景。在我眼里,源头村宛如镶嵌在婺源大地上的一块碧玉,她既像村姑般俏丽动人,又有不绝如缕的温情,让我久久沉醉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