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希
虚拟化,也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在文博业界表现为文物藏品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保管保护、展览展示和文创开发的现象和趋势。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趋势和成效表明,信息技术正引领和支持着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使博物馆成为信息技术升级换代的主要应用场景,在当下表现为虚拟化、网络化兼而有之,智能化发展不断显现的“技术博物馆学”日趋活跃,并以日新月异的力度重塑着博物馆的表现形态、教育方式和传播渠道,改变着博物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以至于无论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常规工作,还是跨界开拓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博物馆内部运作机制的有益改进与社会效应的迅速扩大和大幅提升。目前“让文物活起来”的虚拟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数字藏品和虚拟展示两个方面。
目前对于什么是数字藏品尚无定论,基本无争议的看法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获取不可篡改的唯一标识后,在区块链和数字藏品平台上发布的数字艺术作品等。区块链技术并不直接改变艺术作品内容本身,但可以生成独一无二的标识,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可修改的产权证书,通常使数字藏品具备唯一性、真实性、可追溯性,从而增添了“附加值”。因而,当下对于数字藏品一般都认为,是基于非同质虚拟货币的概念(英文名称为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也被称为非同质化通证或非同质化代币),将文物藏品等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进行衍生创意设计、以区块链技术确认数字版权和存证全部流转信息、以数字技术制作形成的虚拟化文化艺术品,供爱好者线上收藏和观赏,是虚拟空间数字资产的产品形态之一。
数字藏品领域不约而同地成为国内外NFT落地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主要是因为数字藏品与文物的珍稀性、溯源性、辨识性、及金融性等属性有着异曲同工之意。每个数字藏品都代表一份独一无二的数字资料,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文物收藏、鉴赏和利用既是一项博物馆的专业性工作,也是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性活动。曾经在各地红火一时的邮币市场和至今仍活跃于各地的古玩市场,都是文物收藏和鉴赏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见证。如今数字藏品的火热,同样是基于这一广泛的群众基础。数字技术不只是使文物、古玩、艺术品以新的形态走近大众,更多地是与新一代年轻人对话、互动,带来新的文化体验。各种文物藏品、非遗文化、景区景点、艺术和动漫创作等不同的文化、艺术要素经过数字化转化,转变为一个个标注着唯一序号、生成独有数字身份的数字藏品。只需花费十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加之通常都是限量发售,数字藏品基本都是一经推出便被“秒抢”。据统计,2021年我国共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为1.5亿元;1截至2022年6月下旬,国内数字藏品发行平台数量已经突破600家,2可见发展之迅猛;有人预估到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3一时间,数字藏品成为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看到这样的商机,国内文博单位、文旅企业迅速启动数字藏品发布、发行的重点布局,将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创新业态作为文博、文旅行业求新、求变的拓展思路和实践应用。数字藏品因此也成为推动博物馆数字化进程的“新引擎”,为传统文化赋予更新潮的内涵,吸引年轻群体对博物馆文物和展览的关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开启新的传播模式。2022年,配合“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宣传造势,仅5月17、18日两天,敦煌研究院、国家大剧院(展览部)等10家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就一次性推出20款数字藏品,总量2.5万枚。4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推出的双系壶数字藏品于同年5月底发售,限量8000件,单个售价29.9元人民币,上线数秒即吸引16万人围观并抢购一空。2022年8月5日,上海博物馆更是通过数字藏品平台“海上博物”的正式上线,率先开始了数字藏品馆的构建,并将目标确定为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藏品开放性交易平台,实现中国文博资源IP的全球化流通,让中国文物在全球“活”起来。5此外,河南博物院也正在打造1000余平方米的数字馆,将采取沉浸式和互动式,实现静态文物与观众的动态交流。6
在华侨及涉侨文博领域,2022年春节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组织华侨博物馆专委会七家成员单位,共同参加由中国文物报社发起的“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配合该展,中国文物报社从50余家联展单位中,挑选了16家合作单位,于2022年2月5日联合发布16款虎虎生福联展系列数字藏品NFT盲盒。每款各1888份、总共三万多份虎文物题材的NFT盲盒以每个8.8元人民币的价格,一经发售便被“秒抢”。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品《罗汉伏虎像》为题材制作的数字藏品也被纳入其中,成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授权推出的首款数字藏品,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春节迎新活动和藏品开发利用的又一探索性尝试。对于华侨文物数字藏品的追捧热度也由此可见一斑。
数字藏品实现了区块链技术为实体文物(包括文化旅游资源)赋能,是以实带虚、以虚助实,带动实体经济,探索文博数字产业的新思路。未来数字藏品不仅将是焕新文博领域的重要路径,也会是诸多领域新的产能增长点,但引发的问题也不容回避。特别是如何通过正规授权方式利用文物资源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三次创作,生产出更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优质产品,避免良莠不齐、非法炒作、非法虚拟金融活动倾向和知识产权侵权、交易风险,等等。为此,国家文物局围绕文博机构的公益属性、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等问题于2022年4月组织对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不仅对文博单位的发售进行了限制,还明确提出文博数字藏品要进行二次创作,以信息技术激发文物价值阐释传播,不能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2022年7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也发布了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共同编写的《数字藏品应用参考》。该《应用参考》将数字藏品定义为数字出版物的一种新形态,以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从数字藏品的形态定义、发展状况、安全风险、规范应用、相关资质、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性论述,是对数字藏品合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益探索。
藏品数字化是博物馆网络化发展和最终迈向智慧博物馆的基础。围绕当下文博界让文物“活”起来的主旋律,数字化建设的新变革正在席卷文博行业全领域。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说,肯定是个福音。因为任何一种文物最终都是要灭失的,但数字化可以让藏品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在数字环境下得到永生,并由此实现虚拟与现实兼具的关联,让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等以数字化的方式被永久收藏、保管,同时使大众触手可及,便于社会共享、传承,并由此推动更多基于独创性、专属性动力而异彩纷呈的活化利用。相信随着数字藏品创作生产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健全,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将会以这一新的价值承载方式向公众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除了数字藏品的火爆热销外,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展示也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博物馆展览展示活动中的常见应用,并且逐渐使博物馆由必要的实体“场所”转变为提供另一种感知的虚拟“空间”。博物馆的虚拟化展示目前表现为线上、线下两种情形。
所谓“藏品数字图片的线上静态展示”,实际就是博物馆实体库房式展示的网络化。但对于观众来说,比实地参观博物馆开放库房更有获得感的是,越来越多的文物藏品高清数字图片是可以免费下载和进行再创作的。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方面的应用,一方面使得博物馆可以将藏品数字图像无限量地不断以在线方式展示,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开启藏品数字化分享模式,鼓励基于数字藏品图片的各种再创作,从而更积极地调动观众的互动参与,使博物馆得以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藏品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上线展示,供公众免费观赏,是中外文博领域几乎同时开始的一项工作,但国外博物馆在提供藏品数字图片免费下载方面大大超前于中国。荷兰国家博物馆自2012年10月就开始提供馆藏艺术品的高清文件的下载,并鼓励人们根据这些藏品进行二次创作。如今该馆已有约15万张的藏品数字图片可供在线免费使用。他们还使图像具备了尽可能高的分辨率,因此可以在诸如传单、壁纸等多种平面设计中使用。7
2012年,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也在其官网上发布近两万张的艺术藏品图片,允许公众开放下载使用,成为同一时期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藏品数字化共享的博物馆之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于2017年初也开放了37.5万件高清图像资料并无条件开放免费下载,占其公布的藏品档案记录的85%以上。8其后,美国国家艺术馆等多家文化机构也免费提供了数万至数十万个艺术品图片的分享下载。大英博物馆也于2020年在网上发布了近200万张珍贵文物图像,供公众免费下载和使用9。
实际上,我国国有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也从2012年就开始了。这一年我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启动,至2016年底完成,基本查清了我国可移动文物的家底,也全面推动了我国国有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数字化工作。配合此次普查搭建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信息平台”,一方面随时提供可移动文物普查网上申报、信息采集和审核等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国有可移动文物信息向社会在线开放,让各地馆藏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成为可能。此后,故宫博物院于2019年将馆藏186万余件文物信息及部分文物图片公布在网上,供观众自行查阅,并允许非商业用途免费下载,是目前世界上藏品线上展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这些静态展示和鼓励再次创作的免费分享都是借助数字化手段,在帮助古老的文化艺术得以更好地留存和保护的同时,将馆藏资源重复利用,使人们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和激发创新灵感,由此赋予了藏品新的生命,也使得博物馆展陈方式和为公众服务方式实现了新的突破,更充分地发挥了文物的教育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观众的角色由被动接受实体博物馆提供的诸如专题展览等“固定套餐”式的体验者、学习者转变为在虚拟展示和虚拟空间中主动、自觉的“自由点菜”式的享受者、主导者。
“虚拟展览与虚拟展馆”也称网上展览、展馆或数字展览、展馆。文物藏品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后,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AI(人工智能)+AR、裸眼3D,以及5G等技术支持,以虚拟方式展示和网络方式传播,正深刻地改变着博物馆的语境和叙事方式,同时显示出以文物藏品资源互联互通,以及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为目标的智慧博物馆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除了库房文物藏品分类分批的静态在线展示以外,还有很多博物馆不断将展览和展厅搬到了线上。2021年,全国博物馆推出的线上展览有3000余个,举办的线上教育活动有1万余场,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10这既是我国文博行业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取得的意外成果,也是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网上(虚拟)展厅和网上(虚拟)博物馆对于提高观众对于文物的认知和博物馆的参与感,激发人们到访实体博物馆意愿和增加博物馆线上营业收入,都是有益辅助和促进。
在线观看,观众可以看到“上面刻了什么字,人物的鼻眼长什么样,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人们再也不用隔着冰冷的玻璃陈列柜一边痴痴张望,一边担心撞上去了。”11但随着各种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速的趋势,也引发了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要“适度”的讨论。有专家认为,虚拟博物馆或者线上展览只能是一种传播形式的丰富和补充,与到博物馆观看真正的实物原件,效果和体验感是完全不同的,永远替代不了裸眼对实物的真切观看,数字藏品也永远不可能替代博物馆的实物藏品。12尽管时有争议和分歧,但作为与实体博物馆并行发展的虚拟“空间”,数字博物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智慧博物馆在总体上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诸如数字复原、混合现实(MR)、3D建模等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文物展示或展览形式设计中,近年来文物展示还呈现出各种动态、动漫效果和与参观者的互动效果,这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新奇形态。如利用3D建模,并进行动画创作,使得东汉的陶俑活灵活现地开口击鼓说唱,让人感受到两千年前说唱艺人的专注投入和欢快的演出场面;也能使得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可以凌空徐徐飞舞,让人领略到歌舞天神轻盈空灵的飘逸之美,等等。
此外,使古代书画呈现出解构式、动态化的神奇展示效果,也是目前数字化技术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应用。最为著名的大型数字化创作展示首推北宋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借助数字化技术,《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车马、舟船都可以动起来,重现北宋时期河南开封商业之繁荣,市井之热闹的自然风光和芸芸众生相,观画者也仿佛能随着人流、车马行走于画中的各个场景其中。
近年来,数字化展示技术更为常见的应用是结合了VR和AR各自优势的MR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场景复原设计制作。采用这一技术的场景复原可使参观者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感知MR环境中的画面变化、震动、语音等多方面的实时信息反馈,并能够通过触摸、手势、体感、语言等多种形式使参观者体验进入文物所在年代的穿越感,或实现在场景中与文物、虚拟历史人物的互动。
当然,对于数字化展示的质疑也同样存在。一些陈列展览规划缺乏论证,定位不准,追求耗材费料的大制作和声、光、电效果,形式与内容脱节,滥用数字化技术、人工造景等,致使展览的场景化、影视化、虚拟化倾向严重,喧宾夺主,忽视对文物展品内涵和展览主题的发掘、展示,既对观众产生了误导,也造成了很大的财、物浪费。
近年来博物馆导览开启了以AR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化升级换代,即集语音导览和视频画面导览于一体、虚拟和现实融合讲解的AR智慧导览系统。AR导览系统取代了传统语音导览信息单向传达的模式,能够提供参观博物馆路径指引、游览讲解、场景互动体验,实现从博物馆入口到参观过程再到博物馆出口文创产品售卖的一整套自动导览服务,让用户在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博物馆服务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2020年国庆黄金周前夕,良渚博物院引进了全球首款智能AR导览眼镜,结合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为观众提供可视化的导览讲解服务。观众戴上这种眼镜,对准文物就可以智能识别;再现现实中的物品、复原远古的文物、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修复”破损文物、“触摸”不宜展示的珍贵文物。因而,也有人称这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导览。13进入2022年以来,在数字藏品持续升温、数字展示各显神通的同时,中国各大博物馆和文博平台打造的各种造型的数字虚拟人(也称“数智人”)陆续登台亮相。这是近年来国内文博机构将AI运用于导览服务取得的又一成果。如,国博庆祝建馆110周年活动推出的中国文博业界首个数智人导览员“艾雯雯”,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在2022年七夕活动中的虚拟讲解员“班昭”,以及2022年9月初现身郑州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技术产品博览会”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数智人“文夭夭”,等等。数字虚拟人拥有形象逼真美化、交流自然亲切、沟通多维有效、场景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利用AI技术带来的互动性和智能性把文物和展览的精华通过多媒体手段娓娓道来,为博物馆、文旅景区的游客提供参观问询、游览陪同、知识解答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导览服务。
AI在未来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该技术的研究及运用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未来博物馆与该技术的合作将愈加紧密。这将不仅仅是对博物馆传播、互动层面的颠覆,也将对博物馆数据收集、信息管理、文物复原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博物馆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指标。
数字藏品和虚拟展示,反映了古老的文物与时俱进地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趋势,体现了博物馆扩大文物藏品资源社会开放度,与个(群)体、市场、科技共享,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努力。其成效一方面促进了文物藏品保管的永久化和多元性,以及活化利用的大众化与专属性,另一方面丰富了博物馆观众(人)与文物藏品(物)之间分享式、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
虽然目前博物馆的数字藏品和虚拟展示,只是迈向智慧博物馆的基础性建设和阶段性成果,更多地是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加之网络化运用呈现出的智能化雏形和未来智慧博物馆多种可能前景的预示,但这一发展趋势已经使得所谓“技术博物馆学”因此而日益显现。特别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网络(便携)化发展进一步助推了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成为活跃于当下的文化意象,并在与当代人的互动中被赋予新的能量,既大大丰富了社会公众对于文物的体验性、互动感,也增强了文物对于博物馆观众个(群)体的定制性、专属性。
当然,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一种方式能够替代到博物馆审视文物原件真品的体验和观感,以及领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所特有的气息和氛围。此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往智慧博物馆的路也不止一条。其间有赖于信息技术和相关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也需要文博行业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和更为开阔的视野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的不断探索尝试,以更富有效益的创新创意实现科技成果的积极转化与应用。
注释:
1.炒作退潮之后,如何挖掘数字藏品的文化价值?[DB/O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GMOAV6 L051795KB.html.
2.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怎么样?[DB/O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555447/answer/2696407170?ut m_id=0.
3.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约456万份[DB/OL].https://www.007ymd.com/?id=3333.
4.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约456万份[DB/OL].https://www.007ymd.com/?id=3333.
5.“海上博物”上海博物馆自行研发数字藏品平台即将上线[DB/OL].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I00004527.
6.2022年“十项任务”:未来博物馆需要“智慧”守护[DB/O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1SFA9DN05 505AV6.html.
7.让博物馆更贴近公众:荷兰国家博物馆的图像开放策略[DB/O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A0R46Q2 05148686.html.
8.艺术界大福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无条件、免费开放藏品图像[DB/OL].https://m.sohu.com/a/126136506_ 149159.
9.大英博物馆190万+藏品高清图,一次看够![DB/OL].https://view.inews.qq.com/a/20201021A000H 500.
10.2021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DB/OL].https://t.ynet.cn/baijia/32782337.html.
11.荷兰国立博物馆免费公开藏品高清图像[DB/OL].http://art.people.com.cn/n1/2016/0225/c206244-28150465.html.
12.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让博物馆真正融入民众生活[DB/OL].https://new.qq.com/rain/a/20220526 A05VTZ00.html;谭羡.略论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DB/OL].https://www.docin.com/p-1442526932.html.
13.全球首款智能AR导览眼镜亮相杭州良渚博物院 游客:文物“活”了![DB/OL].https://new.qq.com/ rain/a/20200929A028N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