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
——基于CSSCI 期刊(1998—2022 年)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10-06 12:21:02刘少锋

刘少锋

(1.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021 年7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概念[1]10。 这是党基于历史和现实作出的重大论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庄严提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1自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发文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宏观性把握和主观性阐释,鲜有研究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方法。 本研究运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方法绘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整体呈现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文献基本状况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提高样本文献质量和数据信效度,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CSSCI 期刊(含扩展版)作为样本文献唯一来源。 检索时间为2022 年12 月13 日,检索条件设置为 “主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或 “篇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通过高级检索共获得高质量文献518 篇,手动剔除重复文献、消息通告、会议报道、发言等非研究性质文献,最终获得文献418 篇。 同时,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合作、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整体呈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年度发文量分析

通过对年度发文量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经历从无到有再到爆发式增长,其中1998 年、2021 年是该研究领域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因为在1998 年之前,没有与该主题相关的CSSCI 论文产出,但在1998 年发表了2 篇相关论文,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策导向有关,引起了个别学者关注。 1998 年至2020 年发文量不多且整体不稳定,但每年都有相关论文产出,此阶段还处于酝酿期。 自2021 年7 月以来,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为主题的相关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掀起了研究热潮,仅2022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13 日发文量就达到188 篇。 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和场合不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关,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等,引起了学界高度关注,各种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三)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研究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显示,作者节点(N)共249 个,连接线(E)共64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21,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作者已经初具规模,但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且绝大多数处于独立研究状态。 同时,通过对作者发文量进行分析,发现发文量最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董慧,共发文7 篇。根据普莱斯定律理论,M≈0.749*Nmax1/2公式,其中Nmax代表该领域发文量最多作者的论文篇数,M 代表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根据公式M≈0.749*Nmax1/2=0.749*71/2≈2,即核心作者发文量最低为2 篇。 通过对核心作者发文量进行数据统计,发现核心作者共发文96 篇,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3%,离总发文量的50%还有较大差距,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研究群。

(四)研究机构及发文分析

通过对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显示,研究机构节点(N)共236 个,连接线(E)共69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25,说明我国从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机构众多,但绝大多数研究机构属于单独分布或分散分布,只有少量研究机构之间有节点连线,如中国人民大学与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以及重庆邮电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说明绝大多数研究机构是以独立研究为主,只存在小范围的合作交流。 同时,发文量前三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27 篇)、中央党校(27 篇)、中国社会科学院(19 篇),这可能与区域、机构优势和特色有关,其中985 和211 高校以及地处京津地区的研究机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中坚力量,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研究成果丰厚。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的高度凝炼和概况,对关键词频次、共现、聚类等进行分析是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热点、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常用方法。 本研究将样本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 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见下页图1),节点连线粗细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节点和字号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连线越粗、节点和字号越大代表关联越强、频次越高,反之,则越低。 由图可知,网络节点N =262、连接线E =393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115。

图1 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

为了更加准确、直观地呈现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和时间分布信息,选取样本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12 个关键词,按照频次依次排序。 结果发现, “现代化” 出现频次最高为75 次,且中介中心性为0.6,其次是 “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 分别为30 次、23 次,中介中心性分别为0.18、0.1,表明这些关键词在样本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多,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频率也高。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化、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等方面。 一般而言,关键词频次与中介中心性成正比,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其在相互关联的众多节点中就越居于核心位置。 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如 “社会主义” (频次为23,中介中心性为0.1)出现频次是 “邓小平” (频次为7,中介中心性为0.14)出现频次的3 倍多,但其中介中心性却低于 “邓小平” 。 因此,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要结合频次、中介中心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除了从关键词频次来考量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外,还要参考中介中心性这一重要指标。 因为部分关键词虽然频次较高,但中介中心性却比较低,如 “人类文明” 出现的频次为8,中介中心性却为0。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根据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强度,通过聚类算法将关系紧密、关系强度大的关键词聚在一起,归为一个类别,以便识别和探测某一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子群类团,即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4]。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热点主题, 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样本文献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见图2)。 由图可知,聚类模块值Q=0.6715>0.3,平均轮廓值S =0.8843>0.7,表明聚类结构是显著的,且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5]。 关键词聚类图谱共有9 组聚类标签,顺序从#0 到#8,编号越小,代表其包含关键词的数量就越多,该聚类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就越高,即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核心向现代化、中国道路、中国特色、邓小平、共同富裕、中国、毛泽东、唯物史观、资本逻辑等方向发散。

图2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CiteSpace 作为一款文献计量辅助软件,虽然可以定量、客观地分析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但也存在忽视某些特征不突出、内容很重要的研究主题。 因此,本研究在结合关键词频次、中心性、聚类分析基础上,还征询了相关专家意见,最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内涵研究、特征研究、形成研究和意义研究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研究。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阐释成为了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存在多种解析,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性观点,概况起来可以分为比较视角和整体视角。 一是基于比较视角,周文和肖玉飞通过对比中西方现代化道路,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内涵在于注重现代化的协调性、体系性、接续性,同时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6]。阮博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意涵,通过对比 “中” 与 “外” 现代化道路,能够揭示出其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区别[7]。 二是基于整体视角。现代化是一个统一整体,而非某一方面的单向度现代化,因而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黄宝成和周育国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主体性、价值性、全面性、和谐性、世界性的内涵特质,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诉求[8]。 张智和刘龙垚认为,要从指导理论、价值取向、制度设计、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方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形象,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特质[9]。 唐爱军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全面现代化,不仅构建了蕴含五大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还遵循了整体性文明逻辑和 “并联式” 现代性逻辑,形成了 “全面协调现代化战略”[10]。

第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较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独具一格,具有显著的中国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22 年第17 期发表的《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中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五个特征。 总体而言,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党中央强调的五个特征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同,并进行了详细阐释。 随着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深入,不少学者也提炼出了其他特征。 如仰义方和武亿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包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符号,显现出先进性、人民性、协调性与包容性等鲜明特征[11]。 胡鞍钢则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总结和概括为十大主要特征[12]。 除此之外,孟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指导思想、领导核心、宗旨理念、奋斗目标、文化底蕴等方面,展现了不同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13]。

第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 目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研究,概话起来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立足百年党史开展溯源;第二类,立足中国近现代史开展研究;第三类,立足新中国史开展研究。 一是立足百年党史开展溯源。 董慧和胡斓予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业化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式的现代化”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探索[14]。 二是立足中国近现代史开展研究。 秦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启的新征程,历经艰难起步(1840—1921 年)、初步探索(1921—1978 年)、正式开辟(1978—2012 年)与深化拓展(2012 年至今)四个阶段[15]。 刘梅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从被迫强行移植到主动改革转型再到自主探索建设的发展过程,其在遵循世界历史整体运行逻辑中,既助推了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又强化了大国间通过互动联合维系人类发展的历史意识[16]。 三是立足新中国史开展研究。 欧阳恩良和胡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是在兴国大业中奠基与开启、在富国大业中全面展开、在强国大业中定型,且三个阶段是有机衔接和内在统一,与新中国的 “国家成长” 理路具有同质性[17]。

第四,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研究。当前,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解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 龚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破除了 “现代化=资本主义化” 的思维定式,还克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带来的资本至上、两极分化、生态破坏等痼疾,用事实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可以立足国情和历史传统探索出一条独立的现代化道路,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18]。 于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天生弊端,又破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是彻底改变世界面貌的超大规模现代化[19]。 王丽华和周建超则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即摒弃了 “强国必霸” 的陈旧逻辑,又超越了 “资本主导” 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20]。 二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段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超越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模式,打破了新兴国家追求现代化过程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全新选择[21]。 唐爱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振兴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还破解了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难题” ,探索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22]。 唐良虎和吴满意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中国方案[23]。

(三)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主题演进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 软件生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关键词时间线图谱(见图3)。 根据图3 信息,可大致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3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第一阶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起始探索阶段(1998—2007 年)。 这一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数关键词也尚未出现,但该研究领域最核心的关键词已出现,如 “现代化”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新道路” “邓小平” 等。 主要围绕现代化道路选择、特征、探索等主题开展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初步扩展阶段(2008—2020 年)。 这一阶段发文量较前一阶段有一定增长,涉及的关键词和聚类数量也明显增多、类目更加齐全,如 “中国道路” “国家治理” “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 等。 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得到深化,学界除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学理性阐释之外,开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路径,且更加关注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注重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整体性,打破了工业化或城市化的单一现代化道路。

第三阶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快速跃升阶段(2021 年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4]。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庄严号召: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1。 自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并涌现出大量新关键词,如 “共同富裕” “人类文明” “世界历史” “大历史观” “中华文明” 等。 在这一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由概念阐释转向理论创新、由理论探讨转向实践探索、由宏观全面转向微观具体,体现了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理论自信和学术自觉。 总体而言,学界比较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比较重视总结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宝贵经验,比较重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所产生的价值意义。

(四)突现词分析

突现词是指某一研究领域在一定时间段突然涌现出来的热点词汇,代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突现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的历时性演变,为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参考。 利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关键词突现图谱,从突现强度来看,毛泽东、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邓小平、中国道路、中国等关键词突现强度较大,且都大于2,说明对现代化道路探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现代化道路选择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1]427。 但是,从突现词的持续性来看,突现强度较大的关键词在近年均有所衰减,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趋向饱和。 而一些突现强度较低的关键词,如 “社会主义” “乡村振兴” 等,其持续性却在近几年比较强,说明这些关键词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点研究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评析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系统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素材。 但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形成过程、世界意义等方面,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宏大体系,已有研究还存在广度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学术合作不足、跨学科交叉研究缺乏等方面问题,尚有较大拓展空间。

第一,从研究成果来看。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学术探讨和理论阐释,但已有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内容同质性较多、研究的广度深度不足,整体呈现零星而不系统、浅显而不深入的问题。 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概念界定方面,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和学科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进行了宏观式或抽象式阐释,但缺乏具有普遍说服力和清晰明确的界定,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关联性极强的概念,在不同场域中出现等同、混用或交替使用的现象。

第二,从关键词分析来看。 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已有研究虽然在理论推导和现实问题描述方面取得了颇多研究成果,但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其对策往往一带而过或者泛泛而谈,鲜有研究能针对具体问题或难题提出微观层面的可行性对策。 二是研究方法单一。 当前,已有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从宏观层面开展的学理分析,缺乏建立在系统调查、可靠数据之上的实证研究,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

第三,从研究力量来看。 当前,我国从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已初具规模,研究力量不断得到加强。 但是,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和研究者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研究力量整体呈现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不仅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还在研究过程中以独立研究、单打独斗为主,鲜有跨学科、跨机构、跨团队、跨领域之间的合作交流,即使研究机构或者团队之间有合作交流,也主要是师生或团队成员之间,而非跨学科、跨领域之间,这些因素不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研究展望

针对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中存在的些许不足,未来应在深化理论阐发、创新研究方法、推进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新局面。

第一,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阐发。 一是加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概念界定。 要从学理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概念进行清晰化、规范化和学术化的剖析与界定,厘清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避免因概念混用、等同或误用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是加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系统性、整体性和学理性研究,推进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协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系统集合体,不仅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把握,还要从微观层面进行具体探讨。因此,未来应在宏观研究基础上,加强微观层面研究,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创新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在宏观层面,要系统探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创新、独特优势、原创贡献、发展历程、经验启示、实践路径等,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规律性认识。 在微观层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领域持续深入地加强微观层面研究,根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既避免研究细化不足、同质化过高的问题,又能在实践层面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第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方法。 一是加强实证研究。 已有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略显不足。 未来应加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协同,加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研究、参与观察、内容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决策、完善政策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二是加强比较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着本质区别。唯有比较,特别是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置于世界现代化道路发展历程中进行多维比较,运用国际视野从不同文明形态的比较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发展动力和优势所在,进一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和价值意义,为世界现代化道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同时,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 “苏联模式” 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以及当代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进行横纵向比较,才能更加深刻和清醒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道路有效结合的时代价值和独特优势。 因此,我们应基于我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在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

第三,加强学术合作与跨学科交叉研究。 一是加强学术合作。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交流,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现实性需要出发,都应加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团队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 因此,要完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合作机制,促进学术研究合作化、资源信息共享化和理论话语一体化。 二是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 已有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开探讨,同时也有少量研究是基于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展开探讨,但仍然缺乏跨学科交叉方面的研究成果,且研究视角比较单一。 未来应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拓宽学术视野,积极推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与融通,开展多学科交叉复合研究,实现学科知识交叉联动与研究视角多元化。 比如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传播机制,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情感认同,从教育学视角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认知教育等。 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多维度、立体式的分析与研究,不仅能破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视角窄、同质性内容多的问题,还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