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径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作为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是具有开创性的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在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过学的“国产专家”。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里,于敏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在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时,由于操劳过度,于敏在工作现场发生休克。1971年10月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发生休克,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返回北京后,于敏又一次在病床上休克。于敏忠于祖國,无私奉献,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951年,研究生毕业不久的于敏被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了他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生涯。10年后,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但在与钱三强进行了一次谈话之后,他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向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于敏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转折就是他开始从事氢弹研究,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涯。
国际上,氢弹研究是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是从零开始。他依靠勤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5年9月至12月,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科研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实验,最终实现了氢弹制造原理上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沙漠腹地,我国的氢弹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来,在回顾自己50年的科研历程时,于敏深情地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于敏名言
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