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玲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富矿”。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紧扣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讲好新时代十年的基层故事,既是一次对这个“富矿”开采、加工、利用能力的考验,又是一次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果的实战检验。盐都融媒体中心从选题策划、讲好故事、融合传播等环节入手,切实增强议程设置能力,提升了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质效。
议程设置就是要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巧妙科学设置议题,从而有效引导舆论走向,服务中心大局。一方面,没有好的新闻题材就没有好的议题,要取得议程设置的成功,就必须围绕主题做好选题策划工作。另一方面,新时代十年发展成果丰硕,新闻宣传题材丰富,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议题,使宣传呈现松、散、软的状态。这就需要强化主题牵引,加强选题策划,精选新闻题材,提升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一是紧扣时间节点,柔性化搭建宣传框架,做到把握时机、紧贴时局。成就性新闻报道是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难点在于找准时机,从热点话题或新闻事实切入,把“过去时”变成“现在时”,避免让受众觉得在“翻旧账”“炒冷饭”。盐都融媒体中心从选题策划开始,柔性化搭建宣传框架,既紧扣时局,又在时间节点上留有空间,避免宣传计划灵活度不够导致无法执行。在“盐都人”客户端开设并首页置顶“习近平治国理政”专栏,同时在全媒体平台开设“高举思想旗帜 汇聚实践伟力”专栏,结合盐都广大干群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从最新鲜的新闻事实切入,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领航”系列报道,APP、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盐都日报》开设《领航中国》专栏,及时转载人民日报、新华社重磅报道;围绕绿色低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全媒体平台推出“领航中国·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二是优化采编流程,全方位掌握信息资源,着力把握尺度、挖掘深度。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通过收集、筛选、加工信息来进行议程设置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和接下来的行动。盐都融媒体中心在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过程中,一方面,优化策采编发流程,对选题策划严格把关,精准把握新闻宣传的尺度。在每天一次的编前会上初步拟定宣传方案,交由全媒体采访部按照这个方案汇集新闻线索和题材,最后由总编室制订相对完善的方案提交编委会研究决定。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拓展新闻采编的深度。实行项目化运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有文字、摄像、摄影、编辑等人员参加的采访报道组,提高采访的效率。部分采访还安排广泛分布在各地各行业的盐都区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会员参加,发挥他们的经验、信息、人脉优势,增加采访的深度和精度。
三是注重受众体验,全媒体促进融合互动,科学把握民意、设置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反映民心民声,从而使媒体议程更加紧贴公众议程,新闻宣传更好融入受众。融合的最好方式就是互动。事实上,满足“互动”这一受众的基本需求,也是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在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策划过程中,盐都融媒体中心把互动性产品生产摆上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盐都融媒体中心迅速开展“每日一答”网上答题活动,引导盐都广大干部群众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好的故事总能让人津津乐道,容易形成好的话题。同样,在重大主题宣传过程中,讲好新闻故事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价值,形成公众话题,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从内容上看,人是故事的核心要素,好的故事不仅要对个体形象进行摹写,更要有对群体形象的塑造。对于重大主题报道来说,塑造人民群众创新、创业、创造的群体形象,更是必不可少,也更能打动人心,鼓舞士气,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中,盐都融媒体中心既注重对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孙益海、中国好人乐华泽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又注重通过成就性报道展现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和成就业绩。开展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新时代”等主题宣传;持续推进“盐都这十年”“总书记请放心”等融媒体新闻行动,全面展示盐都经济社会发展新成效;新媒体、报纸推出《献礼二十大“都”做新贡献》专题专版宣传,聚焦各地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成就亮点。通过这些主题主线报道,反映新时代十年盐都基层一线干部群众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从形式上看,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信息的编码符号已经从单纯的文字拓展到了图片、音频、视频、漫画、表格等多种符号。多模态已经成为如今新闻传播中各种话语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1]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讲故事,越来越受到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重视。作为一种轻量化的传播方式,短视频可以有效争取受众碎片化的闲暇时光,受众轻松划动指尖即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内容产品。盐都融媒体中心在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过程中,充分发挥视觉设计室的龙头作用,整合优势采编资源,强化短视频产品的生产。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社会民生等4 个方面,分别以奋进、振兴、底色、民安为题,制作推出《献礼二十大》系列短视频;常态化推出《在盐都 遇见美》《大美中国·盐都篇》等系列短视频、美图,反映盐都蓬勃发展态势和美丽生态风光。用户利用零碎时间,通过时长仅数分钟的“小制作”,就可以一睹新时代十年盐都发生的“大变化”。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时刻,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际实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也是很重要的故事资源。盐都融媒体中心开设了“喜迎二十大”等专题专栏,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项目推进、招商选资、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选题,组织开展系列宣传,充分体现“中央有号召、省市有部署、盐都见行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设“二十大时光”专题专栏,报道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让各类群体走上大屏小屏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谈感受、话未来;大会召开之后,做好全区各层各级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报道,中央、省、市、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报道。这样,通过全媒体融合传播,形成了媒介的有机运动,营造起喜庆盛会召开、奋力建功立业的浓烈氛围。
好的故事要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必须充分发挥媒体平台功能。在党的二十大宣传过程中,盐都融媒体中心进一步深化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和实践探索,既着眼于做好内宣,在区域范围内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又着眼于做好外宣,主动融入传播生态圈,在全媒体传播体系议程设置中做出盐都贡献。
一是强化内宣,加强组合式内容产品生产,使内容产品更好适配传播平台。通过项目化运作、组团式采访,集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干采编力量,围绕既定主题,集约利用信息资源,加工生产多元化、组合式的内容产品,使得同一题材在不同的媒介平台都能得到高效传播,使资源效益最大化。例如,《盐都这十年》就通过全媒体组合式报道,深度展示“满意教育在盐都”“盐都电商物流产业的‘速度与激情’”“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等盐都新时代十年的亮丽答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发力外宣,通过上级媒体传播好盐都声音。联动传播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技巧,在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2]对于县级媒体来说,外宣过程既是与国家、省、市媒体对标对表、协调联动的过程,也是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必然要求。在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过程中,盐都积极配合上级媒体,挖掘盐都资源,讲好盐都故事,传播好盐都声音。盛会召开期间,盐都多次亮相央媒、省媒。2022 年10 月17 日,央视《晚间新闻》“二十大时光”报道了盐都基层干群热议二十大的新闻,大冈镇佳富村党总支书记和家庭农场负责人表达了基层干群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对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当晚的《江苏新时空》播出“成就彪炳史册 蓝图催人奋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江苏引发热烈反响”,其中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表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定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立足岗位,用情解决群众困难,以奋斗书写时代荣光。拍摄选送的乐华泽、董兆付两位典型党的二十大反响被我苏客户端采用,在全省推广。
三是广开信源,聚合各类社会资源讲好盐都故事。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只有在信息交流中才能生存、发展并发挥作用,本质上都是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媒介。因此,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自身的事,新闻单位只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融入社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在党的二十大重大主题宣传中,盐都融媒体中心通过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将采访报道的触角深入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有效聚合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等资源,将其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增强议程设置能力,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是对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契机。尊重媒体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开展好重大主题宣传,有利于充分发挥媒体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要紧扣主题,切实强化选题策划,实现时、度、效的协同提升;在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上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讲好故事,强化氛围营造;在内宣、外宣、信源开拓等方面全面发力,有效推进融合传播,强化舆论引导,有效提升重大主题宣传质效,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注释:
[1]惠东坡.多模态、对话性、智能化:新闻写作话语建构的新走向[J].新闻与写作,2018(8):108-112.
[2]郗芙蓉,贺伟天.融媒体时代重大节庆报道的融合策略[J].新传媒,2020(2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