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莉
生态一直是盐城发展最亮丽的底色。盐城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680 多万亩的沿海滩涂湿地上栖息着近1200 种动物。这里也是丹顶鹤、麋鹿、勺嘴鹬等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盐城以世界眼光呵护这片生态净土。2019 年7 月5 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在第43 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
申遗以来,为了让湿地保护更加立体科学,盐城切实扛起保护好、利用好自然的时代担当,以更大力度进行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探求滨海湿地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最优路径,与全球保护联盟团体在东台条子泥打造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720”高地,先后举办了全球滨海论坛、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正逐步建立国际生态领域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盐城积极共谋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之道的举措,既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也为地方主流媒体讲好生态盐城故事提供了丰富资源。通过讲好生态盐城故事,可以更好地宣传推广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促进自然遗产的创新性表达。
盐城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称“盐城广电”)的新闻节目是城市发展的动态影像志。在盐城获评世界自然遗产之前,每年盐城广电聚焦生态盐城的宣传,更多集中在好空气、国土绿化等方面。而在2019 年申遗成功后,围绕世界遗产这一主题,盐城广电的报道视角更广泛、更趣味性、更国际化,先后开设了《走进世遗地》《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廊道》《你好,2022 !“湿地三宝”送福来!》《谱写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 走在前列绿色篇章》等近20 个专题专栏,通过新闻会客厅、深度解读、系列报道、评论、新闻特写等多种题材多种形式,每年完成宣传生态盐城的各类新闻稿件近300 篇,通过日常的新闻宣传扩大生态盐城的知名度。
短视频作为新的传播手段,在传播城市形象、输出城市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潜力和优势。盐城广电紧抓短视频风口,创作一系列独特文旅IP 的生态短视频。如在申遗成功后,盐城广电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由本台制作的申遗宣传片,阅读量数小时就突破100万,同时还被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转载。盐城广电还围绕丹顶鹤、麋鹿、勺嘴鹬创作了一系列可爱风格的短视频,在本地刮起一阵“吉祥三宝”网络风。围绕盐城丰富的湿地文化,盐城广电通过制作“早安盐城”融媒体产品,将盐城每个地区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嵌入其中,通过朋友圈的链式传播扩大生态盐城影响力。
当直播如旋风一般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慢直播凭借全过程、沉浸式欣赏,放缓了人们疾行的步伐,而生态界的鸟类也是慢直播的优选对象,为了让全球观众能够通过慢直播零距离观看珍稀鸟类下蛋、孵化、破壳,沉浸式体验鸟类觅食、迁徙、飞行的全过程,直观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从2021 年开始,盐城广电先后为东台条子泥湿地、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创新策划了多场慢直播。其中,围绕丹顶鹤宝宝诞生、孵育全过程的直播,更是吸引了千万网友云端观看。根据慢直播二次创作的各类短视频也在学习强国等平台陆续传播,进一步扩大了慢直播的效应,传播湿地文化品牌,充实后申遗时代对外宣传力量。
从1986 年漂洋过海回到中国的39 头到如今的7033 头,36 年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拥有麋鹿数量、野生种群、基因库三项世界之最的中华麋鹿园。作为盐城的城市名片之一,如何将麋鹿文化、湿地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呼唤更多生态保护力量,从2013 年开始,盐城广电联合麋鹿保护区开启了首届鹿王争霸赛。2022 年6 月26 日,开展了第十届“鹿王争霸”直播活动,也是盐城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后举办的第二次直播活动。作为世界遗产地的核心组成部分,麋鹿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牵动着大家的目光。
借由10 周年契机,盐城广电提前谋划,在直播中进入到保护区的第三核心区,也就是普通人绝不能踏足的麋鹿野放“无人区”,通过主持人、专家学者与滩涂生物近距离的接触,沉浸式向观众展示麋鹿的野外生存状态和黄海滩涂的湿地之美。
1.邀请央视共同直播“寻找勺嘴鹬”
做好生态盐城的宣传文章,不仅要自己造船出海,还要借船出海,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为此,盐城广电多次邀请央视新闻走进盐城,共同参与直播。其中2021 年的三场连续直播,凭借前所未有的阵容和时长,引发了内外宣同步发力的最大效应。2021 年10 月8 日13 时、9 日 的16 时 和10 日 的14 时,分别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寻找勺嘴鹬”,与全国的观众一起寻找、了解“小勺子”。三天时间里,央视、盐城台、东台融媒体三级直播团队,分别从条子泥的观景台到720 亩高潮位栖息地,不断深入到候鸟觅食的滩涂区,现场直击广袤滩涂数十万候鸟迁飞的壮丽景观。
直播节目不仅关注勺嘴鹬、追寻勺嘴鹬的踪迹,向公众普及勺嘴鹬的知识,还穿插了十多个短片,通过视角多样的短片全景式展示了条子泥独特而丰富的生态世界,从侧面展示了盐城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做出的努力以及盐城湿地上的风土人情、人文底蕴、传统民俗等。
2.与韩国蔚山台的互动宣传
实现讲好盐城故事语境下世界遗产的创新性表达,就是“要让世界遗产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新’起来,在传承延续的前提下做到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让世界遗产作为一张靓丽的名片走向全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点,盐城广电积极利用对外友好城市这一平台,挖掘地域生态亮点和相关联点,寻找对外生态宣传的最大公约数。
2021 年5 月18 日,盐城市与韩国蔚山广域市南区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作为友好城市,两地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蔚山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是丹顶鹤向南迁徙的重要驿站,可以说蔚山与丹顶鹤的渊源深厚。为了实现对外友好交流,同时展示盐城的生态文化,盐城广电在2021 年邀请蔚山电视台围绕丹顶鹤、生态保护等议题共同采访,并实现节目互换播出。电视节目播出后还通过两地的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放大传播效应,扩大了丹顶鹤生态保护理念,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盐城贡献。
申遗成功不是盐城生态保护的终点,而是盐城履行国际保护责任的新起点,既是莫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盐城广电将继续扛起媒体的责任担当,在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创新策划日常宣传、公益活动、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当好自然文化遗产传承者和守护者,形成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深远力量,形成关心、推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