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舆论监督的优化策略

2023-10-05 23:13:25
视听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群众

吴 涛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电视媒体依然是宣传的重要窗口,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主流信息的传播方面拥有较高的话语权。面对融媒体时代的冲击,电视舆论监督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视舆论监督的优化,使其能够与融媒体有效结合,让电视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一、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舆论监督的困境

(一)电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被弱化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各类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舆论的产生方式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进一步加快了社会舆论的发酵和传播速度,这对电视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电视舆论监督无法跟上社会舆论的传播,那么其所具有的监督作用将会被弱化,难以对社会舆论起到有效的引导,不能及时传播正能量。

(二)电视舆论监督地位发生变化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许多事件在发生之后会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在形成了一定的舆论之后,电视台才会针对相关事件进行报道和分析。这不仅会影响电视舆论监督的引导地位,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中的舆论走向出现偏差,错失最佳的舆论引导机会。长此以往,人们会质疑电视舆论监督能否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不利于电视舆论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舆论监督难度大

在融媒体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社会舆论监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传播量的不断增加,电视舆论监督难度也在进一步扩大,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优化和调整,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推动电视舆论监督质量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为舆论监督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舆论监督的基本策略

(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融媒体时代,开展电视舆论监督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这也是电视舆论监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石。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电视媒体要坚持向观众发出最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够树立起权威性和公信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看待事件的过程中同样追求真实。因此,电视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或某一篇文章的观点就做出判断。有的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夸张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观看,但这并不是获得群众认可的长久之计,不仅会进一步削弱电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还会让群众丧失对电视舆论监督的信心。此外,电视舆论监督应该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够让社会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对电视媒体的信任度也会进一步提升。例如,泰州市委宣传部、市效能办、市广电台以及市纪委党风室根据时任市委主要领导要求,推出了《到问题现场去》舆论监督栏目,构建“策划—调查—跟踪—反馈—达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相关问题经初步筛查并报相关领导审定后,及时派出记者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现场联系责任部门和单位,督促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真正做到件件有反馈、件件有整改、件件有督办,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保障节目质量。

(二)注重舆论监督方式的优化

电视媒体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有效地处理各类负面事件,确保对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避免人民群众受到不良舆论的影响。同时,电视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社会中的不良作风进行有效的披露,引导大众做一个积极正直的人,这样才能够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尚。例如,《到问题现场去》节目,就坚持以正面引导舆论为主,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正面宣传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主动作为、落实责任的优良作风;同时对于少数部门存在整改不力或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现象,通过《到问题现场去》节目开展深入调查曝光,对问题曝光后仍不予以整改的部门单位,由市效能办根据《泰州市蜗牛奖认定暂行办法》,列入“蜗牛奖”认定范围。部分违纪违法问题,及时移交市纪监委调查处理,形成正面引导和负向惩戒的闭环。

(三)注重新闻价值的充分挖掘

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新闻栏目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价值观的有效引领。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舆论监督的作用,突出电视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价值,就应该进一步优化新闻栏目的选题,不断创新新闻播报方式,使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选择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更加贴近的各类素材,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了解各种新闻中的细节和舆论走向,这样才能够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从而在节目中更好地针对思想偏差进行有效纠正,让正能量在社会群体中实现有效传播,也有利于树立起电视媒体的权威性,拉近电视媒体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让整个社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例如,《到问题现场去》节目,就紧紧依托市委督查室、市政务办12345 热线、市效能投诉热线、市广电台热线电话以及当地各大网络论坛等平台,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挖掘部门履职尽责、提高服务效能、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持续督查,推动相关部门整改到位,做到个性问题个性解决、共性问题同题共答,并将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开来。

(四)强化节目策划的创新意识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相关节目策划的创新,这样才能够使节目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才能够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让舆论监督的效果真正得到有效的凸显。例如,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新闻内容,与大众实现在线实时互动,听取意见和建议,汲取有益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补充与传播,这样不仅能够让大众随时随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真相,同时能够有效地落实舆论监督的职责,对社会舆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官方微博账号、官方抖音账号等多个平台同样是如今电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有效载体。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时效性,为电视媒体舆论监督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到问题现场去》节目在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到舆论监督中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运行模式,将建设性舆论监督融入新媒体,构建积极向上、正面引导的舆论信息环境。目前节目组正在策划建立“泰好办”视频公众号,通过该公众号及时高效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

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也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国家针对电视媒体提出了各项支持政策,为我国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优化了电视媒体发展的灵活性,使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进入融媒体时代后,电视媒体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资源优势的有效整合,同时与其他融媒体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展舆论监督的范围,提高舆论监督的效率,让优势资源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使舆论监督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六)不断提升舆论监督的广度

电视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需要进一步拓展广度和深度,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在分析社会新闻事件时需要采用辩证的思维,让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向人民群众展示新闻事件中的真情实感,用道理来说服人,这样才能够获得观众的理解和支持,也才能够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反应;需要对受众的情绪反应实现有效的反馈,尤其是在一些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上,更要时刻关注受众的情绪变化,及时对公众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需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反应能力,提高报道处理的时效性,实现问题解决速度的有效提升,更好地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让社会公众对电视媒体产生更强烈的信任。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电视舆论监督受到了冲击,只有进一步推动电视舆论监督的创新与变革,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因此,电视舆论监督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要进一步优化舆论监督方式,进一步挖掘新闻中的舆论价值,不断创新新闻节目策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舆论监督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让电视舆论监督的作用更好地发挥。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舆论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