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主题报道的三个“一”传播

2023-10-05 23:13:25
视听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香包秀英时代

刘 楠

2017 年,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徐州广电策划推出了“致未来——写给五年后的自己”全媒体新闻行动。三个月的时间,收到社会各界来信超过4000 封,微博话题“写给2022 年的信”阅读量达613 万,相关H5 互动产品被大量转发。五年后的2022 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徐州广电重启“时间胶囊”,特别策划融媒体新闻行动《穿“阅”五年》,寻找“2017 致未来五年自己”的那些人,见证他们奋斗出来的幸福。

通过一封封信,打开鲜活记忆;通过一位位平凡人的讲述,再现五年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变迁;通过一场场活动,展现各群体、各年龄段百姓对未来五年的展望与期待;通过一系列视频产品的融合传播,提升重大主题典型报道的引导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既是新型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主流媒体在多元社会意识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更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一、一封封信“对话”自己,让主题报道感同身受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即时聊天软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虽说拉近了人的距离,但是笔尖的温度是无法替代的,你有多久没用纸笔写过信了?融媒体新闻行动《穿“阅”五年》紧扣喜迎二十大召开这一宏大主题,从五年前的一封信入手,小切口精心设计,带着大家回望2017 年,重温那时亲笔写给自己的信,“对话”五年前的自己。

一封信如何记录时代发展?《穿“阅”五年》确定了以一封信引领一场活动的思路后,将信贯穿整个报道的始终,让主题报道的内容进行可“信”式传播。团队一方面寻找2017 年信件的主人,一方面邀请市民给2027 年的自己写一封信,两条线并行,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该融媒体新闻行动自7 月1 日启动后,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活动中。为了扩大新闻行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团队还在无线徐州APP 和微信端搭建了线上互动平台,仅一周就收到了近百封大小朋友的来信。线上+线下,上万名参与者执笔给2027 年的自己写下一封信,信里有期许、有目标、有幸福、有感动……

《穿“阅”五年》还充分发挥主持人和全新演播室的优势,精心设计,打开“时间胶囊”(邮筒),从中筛选有代表性的人物,重温五年前的这封信,邀请信的主人,“对话”五年前的自己。节目没有气势恢宏的华词丽句,只有“好久不见”的娓娓道来;没有刻意雕琢的高潮迭起,只有专注于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信笺中藏着的细腻、深情和期盼,让五年来的一幕幕场景、一段段故事跃然眼前,这是每一位参与者奋斗和幸福的模样。

截至2022 年11 月,《穿“阅”五年》项目组共生产了40 多条“主播读信”“嘉宾读信”形态的短视频在全网传播,并登上了学习强国。每一个视频虽然不长,所呈现的精神力量不可小觑;每一封信中的目标虽然不大,但却是各行各业在新时代下循着时代坐标,齐头并进的前行方向;每一个视频的人物都很平凡,但让人看到的是他们顺着时代潮涌奔腾向前的不平凡的身影。

二、一位位平凡人物不平凡的故事,让主题报道聚力赋能

《穿“阅”五年》寻访当年的追梦人,他们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曾调研过的贾汪马庄、徐工、淮塔等地。内容上,从乡村振兴、民生、体育,到医疗、大国工程等时代议题,节目延展出各地域、各行业、各领域等丰富维度,由点到面地铺开了这十年的伟大征程。

2017 年12 月12 日,在徐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贾汪区马庄村,参观了王秀英香包工作室,对老人带动村民发展香包产业致富的行为大加赞赏,还自己花钱买下一个寓意“真棒”的香包,给老人“捧捧场”。2022 年6 月,当记者来到贾汪马庄王秀英工作室回访时,不少学徒正跟着香包奶奶王秀英学手艺,一波波的游客临走前都会带上一个“真棒”香包,人气真旺。当王秀英老人和孙女歌尧读完五年前写的信,都激动不已。这五年来,祖孙俩为了完成总书记的嘱托,一直把香包的品质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购买的同款香包,“香”飘世界,已成为马庄村的畅销产品,来自各地的订单应接不暇。祖孙俩还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培训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小香包绣出大产业,为马庄村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我们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发展,把香包做得更好!”王秀英老人在节目最后一句沉甸甸的总结,饱含着这位时代亲历者和见证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力量。

新闻行动将镜头聚焦在拼搏于时代之中的“微光个体”,专访了淮塔管理局局长蒋越锋、残奥击剑冠军冯彦可、徐工装配车间技术员陈亮、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医生马家乐等,共七位代表人物。根据人物生活的地域或职业等特点,项目组设计了不同的采访场景,让观众能沉浸式感受采访人的视角,感受这五年的巨大变化。随着每一位“当事人”的深入讲述,更多鲜活的场景相继出现在画面之中,仿佛一面时代的镜子,折射出他们在这五年里的砥砺奋斗,和时代的发展变迁。专题片用“人物自述+纪实+资料”的形式,让观众通过他们的故事,触碰时代跳动的脉搏,用一群人砥砺奋进的故事,系统且全面地呈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出时代浪潮里积极向上、不懈进取的奋斗群像。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在人物专题片的基础上,项目团队还根据新闻性、故事性、可视性等标准,将访谈中的感人故事、金句亮点做二次加工,生产了海报和精品短视频,如《王秀英的真棒香包》《我和淮塔五年》 《孔聪:永远在前进的路上》等都是网络爆款,在多家网站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转发短视频,既有新闻性,也极具感染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三、一场场活动沉浸式互动分享,让主题报道走新更走心

《穿“阅”五年》融媒体新闻行动通过“讲述过去五年+展望未来五年”“线上征集+线下活动”“活动+报道”“大屏+小屏”形式同步进行。

项目组带着“时间胶囊”(邮筒)相继走进了马庄、市中心医院、淮塔、下水道四班、徐工、消防支队等企事业单位。以活动为载体,邀请具有代表性的见证者,通过专访的形式分享亲身经历的火热五年。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的教师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穿“阅”五年》专场活动邀请了20 位不同年龄的教师,分享这五年的变化和成长,一路走来的故事落实在言辞恳切的信件中,让奋斗的足迹也变得愈加清晰可感。

从一场场活动衍生出的碎片化的感人故事涌上大屏+小屏+广播端。每一站活动,都做到了图文并茂,视频、音频等多点开花,很好地提升了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活动中,用行动诠释“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白衣战士、用心为每个孩子谋个前程的辛勤园丁、“建好红色场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淮塔人等逐一亮相,执笔给2027 年的自己,写下一封信,有目标、有憧憬、有幸福……

《穿“阅”五年》线下活动9 场,除图文、海报外,生产短视频28 篇,参与者的一封封信是重点展示对象。一系列视频产品多维度记录了亲身参与红色场馆建设、大国重器研发创新、城市地下血脉守护等行业代表的五年目标和幸福故事,每一个专场的内容都镌刻着不同时代和职业的关键词及精神内涵,每一个人分享的故事背后,都有着一颗滚烫的初心,每一封写给五年后自己的信件,都汇聚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未来的发展积聚力量。该作品荣获2022 年第二季度江苏省优秀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这五年”是回望更是展望,它承载了人们砥砺奋斗的成果,也激励着人们向着新目标再出发。活动线下组织,视频线上推送,也将这五年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注入了每一位参与者和受众的心中。

徐州广电一直以来不断升级主题报道的创作模式,以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创作推出了融媒体新闻行动《穿“阅”五年》,注重全媒体展示,文字、声音、影像、海报、网页专栏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巧妙融合,而推出的专栏设置留言和投信通道,也是项目团队的再一次创新和开拓,打开了新时代下主题报道的更多可能,让时代的主旋律在每一封信、每一个人、每一场活动中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香包秀英时代
佩戴香包驱邪消毒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2
同期听力(六)
萌萌鸡小香包
童话世界(2018年17期)2018-07-30 01:52:20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伙伴(2018年2期)2018-05-14 10:49:15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误解
前卫文学(2016年2期)2016-05-05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