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康尼
“太尴尬了”“他到底在表达什么”“说得‘好’,下次别说了”……一些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或观众提问时的“绝望名场面”,引发网友热议。即便是面对一些常规问题,有人也支支吾吾、逻辑混乱,因不知如何回答而尽显尴尬;有人的回答来回重复一两个关键词,让观众吐槽“仿佛进入了无限循环”;还有人连“题干”都没听懂,或作沉思状,或索性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凡此种种,让人不禁问:文化素养堪忧的演员们,能把戏演好吗?
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不管是日常接受采访还是电影宣发,人们并非要求演员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如流。只是,如果演完了一部戏却不记得时代背景,聊起剧情就“大脑一片空白”,所谓的演员的基本素养又从何谈起?更别谈对表演事业的敬畏之心。
由此而来的,是一系列让观众看了深感“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塑料演技”。一些演员并没有真正读懂剧本,感受不到人物心理的变化,于是不管高兴、悲伤还是惊讶,都用一种表情、一个口吻去呈现。此前就有网友吐槽一些明星的“无差别演技”,仿佛A剧中的表演可以无缝转移到B剧中,而且还是同样的浮夸、油腻或者呆板。
演员在路演、采访中表达自己对表演的认识,对角色的解读,对剧情的理解,能够使观众对作品的了解更为立体。这原本是一种有益的沟通,如今却常常变成空洞肤浅的“营业”。
演员若是头脑空空、缺乏文化素养,那么不管面对怎样的“送分题”都难掩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遭遇“绝望名场面”就几乎是必然的。与演员一时的手足无措相对应的,则是观众被消耗殆尽的耐心。
近几年,影视界有两个显著变化值得被关注。一是一些由流量明星主演的影视作品口碑、收视双双“扑街”,流量光环不再是票房和收视率的绝对保障,演技“不在线”,观众就不买账。二是那些踏踏实实锤炼演技的优秀演员,逐渐从沉寂到“出圈”,被更多人看见和欣赏。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观众不仅会分析优秀演员在每一场戏中心理和表情的变化,还会热衷于阅读他们在社交媒体发表的“小作文”,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认识世界、感受内心,以及平日爱读什么书,演戏时怎样用心打磨每一个动作,琢磨该用什么语气讲那句台词才更符合角色个性。这些言之有物的表达,既体现出演员的职业素养,也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当网友发出“绝望名场面”的吐槽,明星及其粉丝不管是反唇相讥,还是忙于转移话题,其实都不明智。因为比文化素养堪忧更可怕的,是拒绝承认、无心提升,最后的结果恐怕只能是被市场抛弃。
所谓闻过则喜,与其忙于争辩,不如沉下心来,好好思考什么是演员,何为好的表演,用细腻的触角感受真实生活,用心撰写每一个人物小传。如此,自然就不必担心回答问题时陷入“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