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基本意蕴、现实困境及改进策略

2023-10-05 11:06:17许海东
桂海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许海东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样也是实践问题,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也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学者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概念界定、内在关系和践行思路等层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整体性研究还相对不足。当前,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形成了强烈反差,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建设和传播秩序,其部分原因也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把握不够,特别是对其实践转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是在建设中转化、在转化中建设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重点从理论建构转向实践建构层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这需要我们超越价值范畴的概念梳理、理论自洽、话语相承的表面分析,从社会实践、实践标准、实践特性等多维度上整体把握并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基本意蕴,研判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过程中碰到的现实困境,并在理论建设、思维建设、内容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践转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基本意蕴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是巩固党执政兴国的基础。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诉求和实践转化,需要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问题,从转化起点、遵循标准、展开特性等多维度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基本意蕴,才有可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适当的优化改进策略。

(一)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起点

社会实践是产生社会意识包括价值观念的基础,是产生价值形态的根本源泉,也是价值观念实践转化的起点。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也就是说,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人们之间最初的交往,产生了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升华为人类交往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规范。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样态及其实践关系,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念。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认识与获得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反复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成长于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各领域,壮大于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实践活动中[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不同层面为国家治理的理念创新指明了价值方向,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导向,分别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实践凝练出来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们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体现出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经过人们日常生活遵循的行为规范凝练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最终指向个体的价值转化,三个层面的价值指向和落脚点体现出个体价值实践转化的实现维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和公共价值的最现实反映和理想建构,从根本上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价值选择”[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依据与出发点在于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要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又必须回到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必须以某种方式进入公共生活中,作为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价值尺度、道德原则和品质要求来发挥功能作用,去构建人们在公共生活、公共交往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良品质;必须真正融入生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土壤,让人们在日常言行举止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共享,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实践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根本遵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核心价值观只有经受实践标准的检验,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什么”等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总结的升华,它的理论科学性来源于它是实践的总结,经受了实践标准的检验。实践标准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效果和基本旨向,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形成、发展与实现的始终。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真正转化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才能达到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出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是在多元思想价值大潮中确立一种主流的社会政治价值秩序,是各级各类群体、个体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指南。共同理想只有变成共同行动才有力量,崇高追求只有付诸实践才有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关乎“树立什么样的价值”“实现什么价值”“怎样实现价值”这些问题所包含的实践意蕴,只有在践行中才能真正形成凝聚人心、聚合社会资源、引导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在实践、实干中使全社会通过价值选择、价值认知、价值体验和价值信仰来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每个公民通过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来真正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共识和行动。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历史过程中,始终依靠能够自觉地以先进的实践观念为指导的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同时也彰显于其“为人”“为民”的价值取向,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序列的实践标准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逻辑。

(三)多重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突出特征

客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与最终归属也必然是实践。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重主体的实践展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在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导向,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些价值规范成了全体国民在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纸面”到“地面”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全民行动的转变,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需要在理论探索和现实行动上集中发力,从而体现出多重实践性。在国家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作用就是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人们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引导人民群众增强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觉性和认同感,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贡献力量,从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上,必然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价值观发挥引领、协调作用以减少社会危机和社会动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个人层面上,要求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内嵌于价值与真理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共同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主体实践逻辑实现了国家目标理想、社会价值导向、公民行为准则的统一,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更确切地说是在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层面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导向,而社会价值导向的践行保证了社会主义趋向于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反过来,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培育与践行,又促进了国家与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和价值原则的完善[6]。这种主体转化的实践逻辑建构,有赖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优势的彰显,可以调动不同空间形态、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特征、不同组织结构的资源要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现实困境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其在理论上、内涵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深化、丰富和拓展,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生活场景的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时代性、实践性和融入性仍然不够,在日常生活实践转化中遇到诸多现实困境。

(一)理论的长远性融入生活的情境性有难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层面规定了一个国家良性运行所需要坚持的各种理念以及价值诉求,是全社会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等特征。然而,在现实中,构成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环境、语言、行为、规则、习惯都是和特定情境化的生活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往往以琐碎的情境化和纷繁的实景化面貌出现。这就决定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事件或是与自己有直接联系的事件,对与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的领域和事件极少关注。也就是说,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面广,含义丰富,在其实践转换过程中理论的长远性与生活的情境性之间存在间隔。鉴于此,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长远性和抽象化转向生活化、具体化、日常化和具象化。这就要求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塑造核心价值观与群众生活需求相匹配的生活情境,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下,在精神感受、认知图式、心理需要、情感归宿方面找到相仿的契合点。具体来说,从价值对象转向来说,我们要从超然的、抽象的、宏观的对象向当下的、具体的、自主的对象转型,关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关注每个人的权利、尊严、健康和安全,关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从价值取向来说,要从单纯的利益导向向公民道德信心完善的目标前进,推进培育途径以及内容的生活化,着眼于公民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夯实,着眼于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养成;从价值需求来说,要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理想与公民的个体理想相结合,从突出为国为民的理想境界向为国为民为家为己并重的现实境界转型,立足民生事业发展,立足与现实生活世界相关的道德维度;从价值目标来说,要把长远的、抽象的、未来的道德目标与具体的、现实的、日常的道德目标相结合,使得公民道德建设成为崇高价值和世俗价值的有效集合。

(二)理想的崇高性转向生活的实用性有难度

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彰显了其致力于“改造世界”的崇高性和现实效用性。然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的实用性特征却决定了人民群众常常以简单的“是否有用”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倡导努力的方向,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受到经济社会变革影响,更多持有实用主义态度,各种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更加务实化、更加多样化,更多关切现实和自身利益,更加注重行为选择的实用性。同时,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良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形成强烈反差,蚀耗了达成价值共识的社会基础。尤其是当前一些青年人在乎的是生命当下的快感和实用主义,这种实用至上、价值虚无和感性娱乐文化的蔓延,导致对主流价值和道德责任的漠视和淡化。有生命力的核心价值观从来不会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化的文字中,而是融涵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生活点滴、一言一行中。因此,如何消解理想的崇高性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如何通过事件选择、故事安排、画面展开等技术形式,全方位全角度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当前我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内容的统一性引领生活的多样性有难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必须坚持其理论的一元性和统一性。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变化,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多样化导致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影响,价值标准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趋势,造成了现实社会中价值主体的多元化。然而,作为价值观产生根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性及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又决定了不同个体价值观必然会保持内在一致性。如何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性和生活的多样性内在契合点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兴起、智能化社会的到来,人民群众能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不同信息,他们现实的困境和接受的信息差距过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显,人们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和选择性日益增强,加上泛娱乐主义导致的价值功利化、价值碎片化、价值庸俗化和价值幻象化[7],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难度,多元价值观选择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张力是必须面对和协调的事实。

(四)价值的应然性转向生活的实然性有距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性是在核心价值观性质、范畴和规律的基础上所应该具有或达到的状态,实然性体现的是核心价值观在真实的世界之中所存在的真实状态和实际样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各种具体意识形成的有机思想体系,对整个社会及成员具有价值示范和思想引领作用,彰显着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应然转变为现实形态,但这对于普通人民群众来说,又具有高度抽象性。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一般遵循经验主义的原则行事,更加注重对事物进行基于经验的感性把握和真切观照。具体来说,就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中,一般是以既定的和习以为常的规范为实践准绳,以经验性的感知为主要认知图式,以模仿和类比为基本行为图式,生活实践的选择方面往往具有路径依赖,不愿多去揣摩与思索,而是依据经验不断重复。也就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指向一个先验的、理想化的社会;而我们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则更多依赖经验、依赖感性生存的现实社会。因此,如何消弭理论的应然性与日常生活的经验性的距离,达致双方良性转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如何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人们在“日用而不知”生活中逐渐认同核心价值观,实现核心价值应然和现实生活实然的有机统一,也是一个真切的问题。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需要从理论建构转到实践建构的层面,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理念实实在在地融入社会现实生活、落地生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从观念形态到价值生成的飞跃。这就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思维建设、内容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转化路径,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的心中信仰、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

(一)理论建设的实践转向:从认知的观念形态向价值的实践形态转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体,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深刻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和取向,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在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从认知的观念形态向价值的实践形态转变。第一,从国家层面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的治理方式,融入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全面改革开放实践中推进国家治理的公平正义,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促进权利和机会公平,建立公平正义、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根本保障,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总体性的价值目标转变成为各种具体的现实生活。第二,在社会层面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转变成为一种平等、公平、正义、法治的社会运行方式。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提升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觉把它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这是理论建设实践诉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的前提;坚持以社会共识为标尺,以公平为目标,兼顾多元价值和利益,规范分配秩序,建立利益诉求表达和对话协商机制,引导群体和个人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坚持以社会价值为主导,以协调为目标,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努力化解一与多、人与社、德与利及传统价值观内部矛盾这四大冲突,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协调社会矛盾。第三,在个人层面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转变为一种人们的思想的自觉和行动的自觉。列宁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8]因此,要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各方面,与各项工作深入契合,纠正以往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人的道德的旧观念,注重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匡正失范行为,注重在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都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形成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价和正向激励效应,引导人们自觉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转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使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养成良好习惯和品性以支撑人们的信念大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二)思维建设的实践转换:从传统的发展思维向现代的价值思维转变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要求不同的思维理念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的前期,我国经济十分落后,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的价值追求是“效率”,在规模思维、经济思维等传统思维的引导下把国家经济“蛋糕做大”,然而我们发展到了今天,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党员与干部,乃至全体人民群众,都要树立一个整体价值思维来开展工作。价值思维是指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形成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心理基础。树立价值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人文价值,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大化。当前,社会思维建设要从传统的发展思维向现代的价值思维转变,要做到三点:第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针、政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工作目标,把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把创新引领和创造价值作为决策依据与考核标准,以价值思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纠正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的思维;纠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做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综合价值最大化,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树立公平正义价值思维。把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特别是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牢固树立实体公正、程序正当、结果公正的法治意识,注重改进治理方式和治理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人民利益,用法治的力量引领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正义的道德天平,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三)内容建设的实践转入:从碎片拼图的感性化向整体融合的协同性发展转变

内容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在新时代,提出了24 个字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果,也是人们的价值追求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四大共同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就是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人的自由、价值、幸福、尊严和权益,彰显人的个性,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需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公平正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素质的公民,就是为了提高人的高尚品质、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根本指向。针对当前呈现一系列诸如传播信息碎片化、拼图化、感性化现象,尤其当前流行于社会的偶像文化、饭圈文化、粉丝文化、消费文化等亚文化滋生出畸形样态,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知行合一,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实现从碎片拼图到整体融合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将其与语境特征、人民愿望、时代诉求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化到各项工作之中,让它成为各项具体工作的隐化主题,并以无形力量影响并制约各项具体工作的深入展开;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内容、规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国民教育、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形成与之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整个社会和每位公民按照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条件,在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中真正践行它、感悟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价值选择、价值认知、价值体验和价值信仰调整自身以适应核心价值规范,进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导向、社会层面的理性认知、个人层面的情感认同,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持久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制度建设的实践转化:从应然的价值软性要求向实然的硬性制度规范转变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制度与价值的统一,背后都有其价值作支撑,制度蕴含和体现着价值。一个制度体系实质是某种价值观念体系的制度化,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价值观念使制度具有了灵魂,价值认同是制度执行、治理优化的重要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9]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层面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价值支撑,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当前,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10],注重从应然的价值软性要求到实然的硬性制度规范转变。第一,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范。制度是价值理念实现的中介,价值理念离开了制度,就变成空中楼阁,无法转化为能够起实质作用的实际力量。因此,我们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原则和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规定、目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可贯彻执行、可操作的政策规定与制度规范,推动形成有效传导社会主流价值的政策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将其价值理念逐渐转化为社会现实,实现公共政策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良性互动。第二,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保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顺利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它有没有基于价值追求与价值尺度构建良好的目标责任体系。要坚持政策目标和价值目标相统一,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注重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11],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目标责任体系,所有的制度安排、发展规划、目标政策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蓝图,每项制度、政策、工作、活动、任务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标”,把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分解到各个领域,落实到各行各业,细化到具体任务,层层分解,步步落实,用制度细化和执行各行业各领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使制度成为各行各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第三,用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观念到制度的落实与细化,必须建立健全制度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约束人民群众进行活动的价值行为,使制度发挥外在的约束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规则敬畏、信任,从而遵守,经过长期坚持,制度的外在约束将会内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同时,要不断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礼仪制度等,使规范社会治理的过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420.

[3]辛向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N].北京日报,2014-01-12(9).

[4]林培雄,王玉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在实践[J].求是,2013(10):4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6]朱颖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6):82.

[7]邢国忠.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6):67.

[8]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7.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8.

[10]商志晓.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J].红旗文稿,2022(24):48.

[11]卜建华,郭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N].中国教育报,2022-12-01(5).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