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十九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先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2023-10-05 11:06:17韦广平韦日平
桂海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党校讲话同志

□ 韦广平,韦日平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2.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后至十八大前,习近平同志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五年间,在中央党校发表了18次开学典礼讲话;加上2013 年3 月1 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共19 次开学典礼讲话(本文合称“党校十九讲”)。这些讲话针对中央党校的学员而讲,但题目和主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创立者的一段重要经历,“党校十九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先声。认真研究“党校十九讲”,对于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概括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校十九讲”聚焦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大文章”,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之先声

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都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在“党校十九讲”中,习近平同志多次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容为“主题”“大文章”,为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奠定了基础。

(一)“党校十九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大文章”开篇

“党校十九讲”的第一篇是2008 年3 月1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8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题目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那时,党的十七大闭幕不久,全党正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这次大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理论上的一大贡献。”[1]1在这个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一脉相承时说:“它们(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引者注)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理论主题上一脉相承”。[1]5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是一篇大文章。大文章就需要组织精兵强将来做。”[1]29在这一讲话中,已经出现了“主题”“大文章”的概念。习近平同志要求把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任务,希望中央党校及全国党校系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党校十九讲”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立论

整个“党校十九讲”,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都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谋篇立论。2008 年9 月1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8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发表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的讲话。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58既然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是“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1]52。他指出:“围绕这个主题,三十年来党的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与时俱进的伟大进程。”[1]52此后,“党校十九讲”中的各次讲话,也都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某一个方面工作来进行论述。

(三)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同志用“大文章”“主题”来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2012 年11 月,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那以后,他多次用“大文章”“主题”来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从而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2013 年1 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2]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3]2018 年1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4]69-70

二、“党校十九讲”深刻总结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之先声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认真研读研究后发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中的部分重要思想、观点,在此前十几年习近平同志的“党校十九讲”中已有所论述,可以在“党校十九讲”中找到其雏形。“党校十九讲”有的直接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目(如:2008 年3 月1 日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2010年3 月1 日的《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的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为题目(如:2008年5月13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2009年9月1日的《关于新中国六十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2009 年11 月12 日的《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2012年3 月1 日的《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2012 年5 月16 日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他篇目,也都分别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重大问题。

药士道:“此人之前乃是假死,盖因体力透支严重,精神高度紧绷,再加之外伤失血过多,导致身体机能衰竭。如今能重新恢复气息,实数罕见。容我为她配些养神滋补的草药,至于她能不能彻底醒过来,还要看她自身的造化了。”

(一)“党校十九讲”系统论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发“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先声

第二次是2009 年9 月1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题目是《关于新中国六十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就篇幅而言,这次讲话只有一年前的讲话的一半,但是讲话的体例一样,内容也一样丰富。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重提“赶考”这一中国共产党独特的话语。他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我们党在全国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六十年过去了,实践表明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是合格的,人民是满意的。”[1]130这次讲话过去十年后,2018 年1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70他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4]71

1.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在“党校十九讲”中,习近平同志有丰富的关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论述。这些论述,在党的十八大后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从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先声这个维度看,“党校十九讲”中有两次讲话值得特别注意。

2.习近平同志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特别强调这条道路的深厚历史根源

2008 年9 月1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中强调:“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66整整一年后,习近平同志又引用邓小平同志关于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的论述,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经验,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我们说到党的建设,一般都是讲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三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提出要注重制度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1]153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十九讲”中,经常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肯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国体、政体、国家结构等丰功伟绩。习近平同志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根据我国国情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实践成果,都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15

3.习近平同志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二)制定方案。各组根据本小组的实际情况,设计可行的自主学习方案。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这个过程主要是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为目标。

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术界、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一一对应,分别论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贡献。这种分析方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容易误导党员干部,以为邓小平理论只是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是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只是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与此不同,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的讲话中,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整体,清晰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上述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以及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在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邓小平理论既原创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回答;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和回答。习近平同志总结说:“总之,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过程,就是在整体上不断深化和丰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1]12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十个明确”中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中的“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党校十九讲”是如何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之先声。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习近平同志的这两次讲话,都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高度重视,都对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予以特别强调。他在2008 年9 月1日的讲话中指出:“三十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以确保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来说,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1]81-822009 年9 月1 日的讲话,习近平同志一如既往地强调:“坚持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1]152

4.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十九讲”中初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关于新中国六十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中,习近平同志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接续奋斗的历史,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曲折、艰辛的探索中终于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加以坚持和发展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正确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1]147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为领导干部阐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并且要求领导干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1]252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2018 年1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 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 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 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 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4]7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党校十九讲”中,尽管没有“文化自信”的明确提法,但许多讲话充满着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热爱和自信。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指出:“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1]1242011 年9 月11 日,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习近平同志更是用大幅篇幅论述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及其作用。他指出:“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1]245在这个讲话中,在强调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时,习近平同志详细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习近平同志不仅重视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而且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习近平同志又特别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坚定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等问题。通过“党校十九讲”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习近平同志传递出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的理念,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二)“党校十九讲”回顾党的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之先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从“道路”开始,继而形成“理论”。因此,“党校十九讲”首先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2008 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概括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旗帜’,则体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1]4

第一次是2008 年9 月1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8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题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习近平同志的这次讲话,以“两个重大转变”(中国共产党自1949 年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特别是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为依据,分析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同志既把它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之一,更把它作为必须坚持的经验启示。他在讲话中强调了“五个必须”:三十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全党同志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建设党,尤其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以确保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必须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五个必须”,除了表述上的个别变化外,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都予以坚持,并进一步得到深化。

在“党校十九讲”中,习近平同志多次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以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个层面讨论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漳河水利经济的经营模式。漳河工程管理局所属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实体单位,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对管理局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享有使用权,确保企业资产品牌保值增值,并实现相应责任目标。

下面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综合教程》第一册第11单元的教学为例,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党校十九讲”中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方法,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先声

党的二十大首次用“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进一步强调要深入贯彻“六个坚持”,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真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本领。“党校十九讲”有非常多的关于领导干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论述。可以说,“党校十九讲”本身就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著作,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先声。限于篇幅,本文仅仅列举以下三个方面。

不给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综合保守治疗为主,具体措施包括:注意卧床休息,指导患者注意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方法、牵引方法等治疗,适当补充钙质、维生素D3等药物口服,必要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治疗,待骨折基本愈合后,再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总治疗时间为10周。

(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十九讲”中对此进行反复强调。2008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以自己在地方工作的亲身体会为例,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反对把“发展是第一要义”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割裂开来、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社会发展简单归结为GDP 决定一切。他在2009 年5 月13 日讲话中指出:“建议大家在学习原著的时候,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122他在2010 年3 月1 日讲话中强调:“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必须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这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对于做好领导工作十分重要。”[1]188他在2011 年5 月13 日讲话中提到:“这里我要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1]235他在2011 年9 月1 日讲话中指出:“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基本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工作经验都是具备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和中外历史知识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学习。”[1]2452013 年1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5]

群众就业问题。涠洲岛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较低,同质化现象突出,休闲度假产品较少,没有形成具有涠洲岛地方特点和清晰明确的旅游产品体系。仍以旅游观光产品为主,游客当天往返,刺激岛上经济发展和带动岛内居民就业及收入提高的作用不强。

(二)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抓落实

习近平同志2011 年3 月1 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题目就是《关键在于落实》。这个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论述了抓落实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强调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1]221他强调:“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1]223习近平同志列举了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文山会海”屡禁不止,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看风向、赶时髦,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大轰

猜你喜欢
党校讲话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OVER THE RAINBOW
汉语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 08:38:16
“注水”讲话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6
严良堃同志逝世
人民音乐(2017年7期)2017-07-19 13:03:04
国旗下的讲话
男朋友
天津诗人(2016年1期)2016-11-25 18:53:59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