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彬,伍栋
(1.兴文县周家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宜宾 644418;2.兴文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四川宜宾 644499)
胃肠炎疾病是牛养殖过程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发生后,对于牛自身健康状态以及后期各种繁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需要针对牛胃肠炎相关疾病进行研究, 思考其发病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与预防,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牛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牛胃肠炎疫病的类型十分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针对牛胃肠炎疾病的不同发病症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并且在日常牛养殖过程当中,要加强对牛胃肠炎的预防,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牛健康状态,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经过一系列的牛胃肠炎疾病研究, 可以发现造成牛胃肠炎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将其分类可以划分为原发性肠胃炎和继发性肠胃炎。
原发性肠胃炎是由于在日常养殖的工作当中,对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将造成肠胃不适状态,主要是由于误食了一些变质的饲料,或者在饲料购买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审核相关的饲料资质,进而使用了不合格的饲料。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需要针对牛胃肠炎疾病的发病原因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 并且根据牛发病的身体健康状态,积极地寻找预防牛胃肠炎疾病的措施,在之后牛养殖过程当中,尽可能地减少胃肠炎疾病的发病概率。
继发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一些细菌和病毒所造成的胃肠不适现象。 一般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大肠杆菌或者轮状病毒造成的长期腹泻以及高烧不退等症状。要想将原发性胃肠炎疾病与继发性胃肠炎疾病进行区分,就可以采用实验室活检的方式,观察牛的排泄物中是否带有细菌或者病毒,如果发现有细菌或者病毒就可以认定为是继发性胃肠炎。针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胃肠炎疾病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样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牛胃肠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持续腹泻,病牛粪便前期为黏糊状,后期为水状,粪便中有较多的黏液及血液,仔细观察可发现有少量黏膜组织碎片,粪便恶臭,肠蠕动音先强后弱最终消失,肛门逐渐松弛,大便失禁,肠内痉挛,腹部疼痛,肛门和尾巴被粪便污染。 病牛精神状态不佳,食欲废绝,但喜饮水,反刍次数减少,机体消瘦,神经衰弱,结膜充血,个别牛会出现黄疸症状,测量体温40℃~41℃,心跳加快,呼吸减弱,鼻镜干燥,双目凹陷,个别牛会伴有口炎,孕牛患病后易流产,哺乳牛患病后泌乳量减少。
在进行牛胃肠炎的治疗过程当中, 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大大提升牛胃肠炎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牛的身体健康状态,进而在之后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当中,让牛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态,将有利于后期的生长发育以及各项防疫工作的开展。
中医治疗牛胃肠炎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和中理气,驱寒除湿,消食化滞,健脾和胃,降逆止泻。 通过一些中药方剂尽快修复牛的胃肠道黏膜,加速肠道毒素排出。 在采用中医进行牛胃肠炎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中药汤药熬制的方式,其药方为白术30 克、栀子20 克,麦芽70 克、寒食20 克、甘草50 克、郁金30 克,将其熬制成汤药灌服给病牛进行应用, 通过中药的应用方式, 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牛胃肠的状态,进而在之后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当中调整牛的身体健康状态。 另外,在实际选择中药进行牛胃肠炎疾病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牛的身体健康状态,及时调整药方,这样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将其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联系起来,防止由于药方病情都不匹配,进而对牛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中医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协调以及各个方面的状态,达到一个疾病治愈的效果,适合针对牛胃肠炎这种慢性疾病,并且能够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中药材的使用,让其恢复到一个更加有利于牛育肥政策的状态。
西医治疗的原则是抑菌消炎, 保护胃肠黏膜。通过西药的方式能够达到胃肠炎的快速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一些胃肠炎疾病,并且带有强烈的腹泻症状时,需要通过西药尽快补充牛身体所流失的营养,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当中,尽快健康。 首先可以采用灌肠的方式,用植物油灌服将其肠胃中的食药排除,这样能够减轻肠胃的运行负担,再进行药物的使用,能够尽快地让药物的药效发挥出来达到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牛患胃肠炎疾病时,可以采用穿心莲片的西药治疗方式,通过穿心莲片和黄连霉素片的综合使用,能够减轻牛的腹泻症状以及缓解牛胃部疼痛等,尽可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发现病牛胃肠炎疾病较为严重,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增加生理盐水以及葡萄糖等输液的方式,防止由于腹泻造成脱水。
牛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牛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该病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只有食欲不振、拉稀等症状,重者可能会导致腹泻、腹胀、腹痛、发热等严重症状,进而危及牛只的生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
在日常牛养殖的过程当中, 养殖户需要根据实际的牛健康状态选择正确的管理方式,加强养殖区域的卫生管理为其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其减少与细菌和病毒的接触,这样能够防止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生,以及其他细菌导致胃肠疾病出现等。 另外,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措施,还能够增加牛的抵抗能力,从而增强抗病力。 保证圈舍的通风、透光等条件,冬季做好保暖,还要做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更换新的垫草,保持圈舍内的干净与干燥,要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等污物,避免病原体的滋生。 牛圈的环境卫生对于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牛圈内的环境卫生应保持干燥、洁净,牛粪应随时清理,水源、饲料等应该清洁并及时更换。保持牛圈内卫生环境健康,有利于减少病原体滋生。
在进行牛胃肠炎疾病的预防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进行饲料的管理,通过科学合理饲喂,能够减少由于饲料饲喂不健康进而造成的胃肠炎疾病的产生。 另外,养殖户需要在日常养殖过程当中注意牛的身体健康状态,防止由于胃肠管理不到位,造成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如果发现牛不能够消化饲料时,需要及时将饲料更换。 饲料的配方科学合理以及定时定量地饲喂对于预防牛胃肠炎非常重要。另外,要防止牛进食较冷的食物,水源也需要及时更换, 以减少细菌及病毒的滋生,防止食物腐败,引发消化道疾病。 另外,在饲料喂养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牛的身体健康状态,增加一些微量元素以及其他营养元素,这样能够补充牛日常所缺失的营养,更好地保障其生长。
细菌感染是牛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疫苗接种、预防性用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感染率。如发现某一牛只出现拉稀或腹泻的情况,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在其他牛只中检查排查是否存在交叉感染。预防牛胃肠炎的关键在于保持牛圈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饮食以及及时防疫,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遏制牛胃肠炎的发生, 并且为养殖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牛肉或奶制品。
综上所述,在牛胃肠炎疾病发生以后,相关养殖户要根据兽医的建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平时要切实加强该病的预防,最大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