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升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有这样一句话:“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有些同学对此不理解:属于嗅觉的“香气”,怎能用属于视觉的“笼罩”表现呢?他们只体会到这句话表现了眼前的生机美景,而这样的美景深深地感染、抚慰了“我”原先伤痛的心灵,突出了“我”在花香中喜悦沉醉的心情,但对这种表现手法却感到茫然。
其实,这句话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效果,就是因为运用了一种很有特色的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指用语言来表现五官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互相沟通或挪移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说,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常用的通感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嗅觉和听觉的互通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荷香本属嗅觉,作者却以听觉表现,由来自“远处高楼上”的若有若无、断续可听的“歌声”来引发读者感受荷香之不绝如缕、清淡可闻,令人回味悠远。
2.视觉和触觉的互通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绿》)
这里把视觉感知到的绿色转移为“鸡蛋清”那样既“软”且“嫩”的触觉,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梅雨潭水之绿的独特质感,从而收到余韵无穷的艺术效果。
3.视觉和听觉的互通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頂,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刘鹗《老残游记》)
这处对王小玉演唱效果的描写可谓是千古绝唱。它以游动的视觉形容听觉,让听觉、视觉水乳交融,变抽象的声音为具体的登山情景,使读者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从而把王小玉高超的表演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看来,运用通感会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我们在写抒情类的文章时,如果使用得当,定会收到突出的表现效果。在使用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实现由一感官的感觉向另一感官的感觉转移,这两种感觉形象之间必须要有某种内在的契合点
如上文引用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例句,正因荷香的不绝如缕、清淡可闻契合了歌声的若有若无、断续可听,才会调动起读者的感觉经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如此文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用于视觉的“光和影”与用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相通之处,才有了完美的表达效果。如果两种感觉形象之间没有契合点,就会弄巧成拙,令人不知所云。
2.通感通常是建立在奇特的联想、想象的基础之上,它重在强化人的感受,抒发和传递思想感情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
作者先由听到的笛声萌生对故乡情景的联想和想象,再将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不仅体现了笛声的悠扬,还表现出了笛声里的情思。
3.通感一般要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激发人们的合理想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本无关联,但经李煜这位亡国之君以一个“似”来沟通后,其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成为咏愁的千古名句。
4.注意区分比喻和通感
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像”等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比喻是为了把抽象说得具体,把生疏说得熟悉,把深奥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作者运用它只是为了表达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