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茶文化价值研究

2023-10-03 14:20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民族世界

刘 钰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阳 551400)

在国家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评定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充分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助力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博文化基础和强大包容度,通过发展中国茶文化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在中国的建设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人民的强大思想支撑,通过实践方式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茶文化发展,确保中国茶文化可以充分彰显价值。

1 马克思民族文化价值观

马克思总是从国家层面谈论民族文化,认为其是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以自然资料为基础对自然对象进行改造时凝结的物质产品[1]。同时其是通过发挥文化的“化人”功能,使民族成员为维持既有社会关系而创造出制度文化,是民族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观念文化,包含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价值观处于民族文化体系的核心位置,揭示了民族文化超自然性,能够通过影响民族共同体社会行为证明其价值。

1.1 各族人民共创与共享文化

在马克思看来,民族文化为各族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产物,无论是以物质形式还是精神形式体现,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作为文化创造者,劳动异常艰辛,而资本家推行的却是私有制,导致劳动付出和成果占有相分离,剥夺了人民劳动成果,导致社会内部产生了裂痕。相反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才是文化成果享有者,使各民族文化成为公共财产,才能为全体人民享有。不同于资产阶级强调的民族利己主义,利用文化粉饰分裂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使人们对物质利益产生过多关注,带有东方社会特征的国家能够在文化上摒弃虚伪性、逐利性等狭隘思想,使民族文化向着自由、自主的方向发展,使各民族文化自然而然相互靠拢,向着更高文明形态演进,确保民族文化由世界人民共享[2]。

1.2 民族文化平等共进与共荣

从工人阶级立场出发,马克思始终在民族文化发展上倡导国际主义,强调工人通过革命建立自己的国家后,通过在世界范围内联合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使民族融合成为合作伙伴关系,才能真正建立文明的世界,摆脱民族间的剥削关系,超越文化优越主义。马克思强调,“任何一个民族都永远不会优越于其他民族”,因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轨迹中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不能以地域为尺度衡量民族文化价值[3]。马克思始终坚持各民族拥有平等文化地位,指出每个民族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民族的变革,只有超越民族界限共同推动人类进步历史进程,才能享有共同创造人类文化成果的荣耀。从世界文化视角来看,民族之间形成了共进共荣的关系,可以通过将民族文化整合至世界文化中传承民族基因。

1.3 民族文化自由融合为一体

马克思曾经提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民族都在追求创造文化的历史,而文化也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人能够在自由确证中创造丰富文化。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个体通过继承民族文化,共享价值、语言、制度规范等,在共同体中获得价值感,才能实现个体自由。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可知,民族内部结构不仅取决于内部生产关系,也将受到外部交往程度影响,想要完全消除民族剥削,彻底解放精神生产,需要实现文化和自由相结合,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4]。做到全面扬弃在地域、阶级、政治等维度上的民族文化,使各民族主动、深入地交往,才能在实现民族自觉融合的同时,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活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文化不仅包含各民族文化元素,同时又具有更高文化形态,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和和谐,突显文化永恒续生价值。

2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中国茶文化价值分析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能够为研究民族文化价值提供重要理论指引。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中国茶文化价值展开分析,可以基于马克思文化价值观探索茶文化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价值,在马克思理论支撑下更好地探索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未来。

2.1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作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被称之为茶的故乡,在历代的“本草”类医书中都记载有茶的功效。早期茶在中国被作为中草药应用,发展至今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喜好饮茶,促使茶产业取得了繁荣发展。而茶叶也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成为了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民族带来了丰富物质和精神财富。从物质层面解读茶文化,可知中国茶文化包含茶具、茶桌、茶事活动、茶叶种植、茶叶生产等多个部分,体现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精神层面来看,茶文化可以划分为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蕴含国人“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使人们在饮茶、品茶等过程中形成了放松身心、感受美好等行为准则和习惯,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理想相符[5]。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成果,随着物质交往深入开展,带动了各地区文化交流,打破了地域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限制。因此伴随着茶文化传播,促进了国内多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共通,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强调意识由物质产生,离不开媒介辅助。中国茶文化是国人将茶当成饮品、保健品、礼品等载体过程中形成的,展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各种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所以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思想内涵。传承茶文化,意味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发扬,有助于民众树立强烈民族文化认同感,为文化自信的形成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茶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的农耕文化,但经过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浸润后,蕴含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世界各民族探究茶文化起源时,都将了解茶在中世纪由中国传入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历程,在学习茶道精神、茶艺等内容时,都将接受中华文化熏染,接触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哲学思想,感受国人特有的文化素养。在各民族人民共享茶叶及茶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加深文化交流,共创新的茶文化,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展现不同茶文化,在思想、文化层面建立密切联系,发挥着共同促进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底蕴,能够体现国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帮助国家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2.2 展现中华文化担当

茶文化能够广泛传播,正是因为满足了人类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在古代中国唐宋等时期,中国一度作为世界强国,通过茶叶、丝绸等贸易输出活动向世界传递着和平的理念。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理念,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相符,如中国自古以来提倡“以茶会友”、“以茶廉政”、“以茶兴农”等文化思想,与马克思提出的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等价值观高度匹配。随着茶文化传播至全世界,能够促进各地间的和平交流和多边合作,发挥茶文化“学道育人”等作用,展现中国“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治国理政格局。从文化认知角度来看,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各民族文化平等、共进等理念,认同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应做到相互尊重和融合,共同超越人类现有文明。在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将茶文化蕴含的“中和”等思想对外输出,在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展现和谐共处态度与格局,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提供基本文化价值观点。

马克思主义从世界文明中汲取智慧,明确了无产阶级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坚定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信念。中国在经历了艰苦的发展历程后,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现如今正大力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因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在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贡献力量,同时需要在文化价值、思想信念等方面贡献智慧,通过实现中华文化中天下观、道德观等思想创造性转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对接。中国茶文化吸收了“中庸”、“和谐”、“人与自然共生”等思想,能够创设良好文化氛围增进民族间的思想深入交流,为化解民族矛盾提供全新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通过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促进民族间深厚情谊的建立。在践行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上,将茶文化等民族文化价值理念传递至世界各民族,突出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成果的思路,能够发挥中国在世界共同体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展现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

2.3 推动世界文化发展

中国在茶的发展过程中,将茶文化和艺术、宗教、历史、科学、经济等各领域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丰富了世界文化,通过品茶等实践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国茶早在西汉时期就通过“丝绸之路”走向海外,传播至中南亚等地区,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日本,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世纪中国茶叶传入西方,进入英国宫廷,继而在欧美、澳洲等地区掀起饮茶风尚,最终传播至非洲地区,成为了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历史中,茶叶带着中华文化传播至世界每个角落,与多个民族文化交融,体现了民族“和而不同”等理想信念,获得了世界人民对茶文化价值的认可。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来看,就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茶文化源于中国,最终属于世界,发挥着维护世界和谐、稳定的重要价值。在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宣扬茶文化,传递与世界人民共创、共享茶文化等理念,能够对推进世界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马克思认为,文化使人类突破了“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和“狭隘的社会关系”。所以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尽管由经济基础决定,但却能对历史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国茶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无论是茶叶种类还是茶叶制作方式,都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茶叶可分为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等等,制作方式划分为煮羹饮、炒茶、生吃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各地拥有明显气候差别,也使各地区形成了不同茶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随着茶文化流传至东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演化成日本茶道、英式下午茶等多种文化。因为随着茶文化渗透到人民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习惯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加强茶文化传播,使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充分体现茶文化的价值。

3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中国茶文化价值实现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想要充分发挥中国茶文化价值,需要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使输出的茶文化与世界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同频共振,确保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可以映射至现实生活各个领域,对民众思想、行为等产生积极影响,为共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贡献。

3.1 兴茶事活动,提高文化影响力

想要将茶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坚定国人文化自信,首先应加强国内外各类茶事活动开展,通过提高中国茶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结合这一目标,可以从儿童教育阶段就做准备,组织开展“学茶”、“制茶”等活动,使青少年通过听、看、摸、尝等方式感受茶文化。面向民众应组织开展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活动,如“沉浸式采茶”、“学做茶博士”等活动,并在各地打造“大众茶馆”等场所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使群众走进茶馆,了解、学习各地茶文化的同时,参与到茶文化传播活动中,通过实践坚定文化自信,为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扎实群众基础。在国人可以讲好中国茶故事的情况下,才能全方位展现茶文化,从地域、景观等不同角度挖掘茶文化,向世界体现中国特色文化。

3.2 发展茶经济,增进民族间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速茶产业和茶经济发展,以开展贸易形式传播茶文化,有助于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等思想精髓,为群众塑造和谐生活美好远景。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等实施背景,将茶文化当成是“金名片”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将沿线国家和地区纳入到茶文化“朋友圈”中,在开展相关经济活动的同时,能够实现茶文化共建共享,推动全人类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将茶文化和旅游、保健、养生等各种产业结合在一起,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发展合力,能够成功打造出具有国际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茶品牌,吸引更多国外媒体和群众了解、传播茶文化。

3.3 创新茶文化,提升茶文化水平

茶文化发展应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发挥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思想、行为的作用。为此,中国应主动创新茶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提高茶文化国际认知度。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原则等理论为指导,保留茶文化中优秀民族文化。从茶文化知识性、艺术性等多个角度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对优秀茶艺师的表演展开深入研究,并定期组织“茶大师”等比赛评选出优秀制茶、品茶等技艺,推广茶叶科技创新成果,推动茶文化高质量发展,能够塑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茶品牌,促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共同发展。

4 结语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认识到民族文化由人民共创、共享,在各民族间应取得平等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从而形成文化联合体,共创人类新文明。中国茶文化蕴含中华民族“和谐”、“天下大同”等思想,传播至世界各处不仅能够坚定人民文化自信,也能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塑造提供思想、信念等层面的支持,因此中国应大兴茶文化和发展茶经济,推动茶文化创新发展,通过实现茶文化价值体现民族智慧与担当。

猜你喜欢
茶文化民族世界
我们的民族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