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东 安明明 翟蒲杰 丁月华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0
大学生参加科普志愿活动可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成才观,增长才干和技能。志愿服务通常是自愿且无报酬的活动,体现了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建立高校科普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机制,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阅历,提高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产生的社会影响不仅激励着其他高校大学生,也对志愿者本身有深远影响[1]。大学生在参与科普志愿活动时可以巩固其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科普志愿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学生在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二课堂上深化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在实践操作中消化和吸收课上的内容,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可以看出,长效发展的科普志愿服务体系,能够逐步增强大学生学习思考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克服困难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全过程育人。
大学的课程设置虽然有很多实习实践环节,但课堂理论讲授仍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在学校收获了大量理论知识,但是基层一线及相关技能实践能力存在不足。为社会群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发现一些在课堂上看不到的现实问题。这能激发大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加大学生对专业方面未知领域的探究,培养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激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有助于高校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服务活动。方案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科普工作是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普志愿服务是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重要形式。作为一名掌握专业科学知识的大学生,更要参与到科普志愿服务中来,激发广大群众相信科学的热情,用实际行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科普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广泛在各地开展科普交流活动,有利于地区科学文化科普创新建设、公民科学意识提高,并且对于“科技进基层”和“科技支农”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高校学生科普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核心有正确的认知,希望通过科普志愿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道德品质。但是,部分学生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仅是为了“评优评奖加分”等功利方面的奖励,缺乏正确的动机。也有一些学生因“学校强制”而被动参与,不是因自愿参加,参与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敷衍了事。这类学生并没有理解志愿服务精神文化,思想认知偏差肯定要影响科普志愿服务的质量。总之,只要大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内涵认知水平不够,就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首先,目前大学生科普志愿缺乏完善的招募、注册机制。报名者基本上是学业相对宽松的大一大二学生,简单参加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社团的面试就可以参加科普志愿活动。随他们进入学业任务繁重的高年级,就可能因为学业、考研、实习、毕业等问题脱离志愿服务队伍,这样很可能出现衔接不上问题。只有完善的注册管理机制,才可能确保科普志愿服务常态化进行[3]。其次,缺乏完善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一些大学生出于好奇心或者某种功利主义心理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这部分志愿者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当中,当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没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会大大减低大学生下次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4]。这些都会成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不稳定的因素。
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单一,与公众的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需要充分与服务对象沟通确定,了解大众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并进行充分的准备,才可能被服务对象所接受,科普志愿服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形成正向反馈才能长效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形式缺乏多样化,模式相对落后,科普内容大部分是根据学校或相关部门的任务制定的,或者是科普活动月内容要求,导致志愿服务流于形式。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也会给社区大众造成不好的印象。
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与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同,科普志愿服务需要科普宣传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所以需要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形象好的科普宣传员队伍。大学高年级学生经过了系统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可是他们却面临例如考研备考、外出实习、毕业论文、就业面试等实际问题而无心从事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一、二年级同学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是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不扎实,只能进行一些搬运物资、维持现场秩序等简单劳力服务,这就导致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深度不够,达不到科普志愿服务应有的效果。所以针对科普宣传员培养,邀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社团指导教师、礼仪培训师等专家教授对其进行定期系统培训,然后参与志愿活动,才能保障其服务效果。
目前在法律上,我国对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界定是不明确的。而大学生在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问题,例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精神损害等,这都会阻碍志愿服务长效发展。要解决这些后顾之忧,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另外,资金保障不足也是阻碍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重要问题。从活动的前期准备,到中间实施过程乃至后期的总结,都需要资金支持。学校虽有活动经费,但还要用于其他方面,用于志愿服务的非常有限,有时还需要学生去自行筹集经费,缺乏经费来源势必会阻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长期开展。
首先要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制度,要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系统化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才允许其注册为科普志愿者。其次根据志愿服务水平,可以对科普志愿者划分为不同的星级,采取调查研究、实例分析、经验交流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最后,根据科普活动实际需要进行定期充电,力求不断提高志愿服务专业水平。学校层面可以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设置为一门选修课或者社会实践课程,将其纳入教学大纲,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大学生成为一名科普志愿者,能让其有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服务社会、服务基层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这对于学生本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科普志愿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决定科普工作能不能与时俱进、提高传播能力的重要因素[5]。当代高校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高校科普志愿活动利用“互联网+”模式,打造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大力创作通俗易懂、利于传播的优质科普资源作品,实现科创发明成果早日助力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加强网络科普平台建设,制作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微信推文、宣传海报、活动微视频等,在人们喜闻乐见的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科普知识和记录活动全程,推动科普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还要定期推送科普知识,精准推送给服务对象,将科学实用的知识广泛迅速传播给人民社会群众。
开发建设多功能的线上管理平台。搭建综合性网站满足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认证、培训等一系列事务性工作,进而实现对志愿者数据化管理。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平台上进行活动报名,服务对象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志愿者需求信息,这样可以达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效率。除此之外,大学生也可以在平台发布心得体会与实践经验,可以在平台上相互学习其他科普志愿团队的优秀做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平台与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衔接,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次数、情况等数据分享给社会单位,使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找工作时可以优先推荐,也可以激励大学生在毕业后将志愿服务精神延续下去。
搭建丰富的线下实践平台。高校相关部门应主动联系地方社区、基层农村,与当地达成协议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这可以便于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可以建立高校与地方之间的互信关系,接受大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此外,高校要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孵化一批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孵化基地还可以遴选优秀项目入驻孵化,并对其提供有力保障,使其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促进科普志愿服务长效发展。
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奖励、经费等保障体系可以促进志愿服务长效发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召开座谈会听取高校建议,定期完善更新科普志愿服务相关政策方针。高校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及意见,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做好组织工作,达到实践育人效果。其次,立法部门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维护高校科普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为科普志愿服务健康长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高校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提供经费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用于项目调研、服务开展的专项经费。或者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社区支持、个人捐助等其他方法来筹集经费。最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建立服务成果考核负责制度,群众反馈和服务数据“一体化”考核,杜绝服务效果掺水。同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实现科普志愿服务长效发展。
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科普志愿服务要想长效发展,还需要具体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普志愿服务进行不断探究,从而有效建立规范化的科普志愿服务新体制。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长效发展机制,推进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常态化有效进行,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