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伟 郭君忻
(1.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与经济管理系;2.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是学生“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体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所实施的劳动育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价值意蕴,对实现人的智力和体力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高校劳动教育是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和劳动认知,再契合大学生特点和新时代要求,使受教育者能在思想上崇尚劳动和行动中热爱劳动,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以此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及自身价值。[1]国家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时新且更高的要求,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就需要高素质、精技能和强体力的劳动者。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劳动教育在推广时出现学校不够重视、学生不愿配合、家庭教育缺位以及社会育人环境约束的情况,大多简单化地将劳动教育理解为体力锻炼或专业实践实习,难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要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学生自觉参与劳动实践,纠正不良劳动习惯,做到学校重视、学生配合、家庭参与和社会保障,以此实现家庭、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方育人协同,这样才能培育学生养成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精湛的劳动技能。
发挥劳动育人功能有助于更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德育的快速发展。首先,劳动教育为德育实践提供了内在逻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生产劳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自觉有意识的行为,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标志;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价值体现在商品中,主张让劳动者有尊严、有人格地劳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劳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的价值在于对人本质的塑造。其次,劳动教育为德育实践提供了实效性。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为德育实践提供了新视角,劳动教育重在培育受教育者的劳动精神、劳动素养、劳动价值和劳动技能,更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也是德育实践的时代使命。再次,劳动教育为德育实践提供了必然的指向性。劳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基础上,赓续劳动的传统美德,升华劳动境界,锤炼劳动品格,厚植奉献情怀,在劳动实践中拓展德育内涵。[2]因此,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重在践行德育实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而培育学生养成正向的劳动价值观。
高校的劳动教育通常分为劳动理论课程或劳动实践课程两大主板块,以此增强劳动教育的适应性,实现其劳动育人功能。其中劳动理论课程主要教给学生劳动基础理论知识,而劳动实践课程则可拓展劳动技能和增强劳动体能,从而让学生能在劳动理论指导下有效实践,并在劳动实践中检验理论。首先,劳动教育能增进智力发展的观念与意愿。劳动教育在某种情况下能塑造学生尊重劳动和崇尚劳动的思想观念,形成乐观积极的劳动心态,让学生能在劳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轨迹,促进学生在智力方面有更高的自我追求及清晰的人生认识,进而增加学生智力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劳动教育能增进智力发展的品质与毅力。学生能从劳动教育中收获良好的抗压能力、坚毅的劳动品质和顽强的劳动拼搏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坚强毅力。再次,劳动教育能增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与适应。劳动教育重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在学好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让科学文化知识服务于实践,更容易深化学生对智力发展的价值认知和环境适应。
劳动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劳动实践活动与人的心理磨砺自然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和促进性,也就是说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强健体魄。首先,劳动教育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心态。同学们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容易营造一个分工协作且健康和谐的劳动氛围,大家在这个劳动团队中有机会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争先创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进取。其次,劳动教育能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学生通过劳动能合理调节情绪、情感和情怀,塑造自我超越和勤奋踏实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而且学生也容易真切地感悟、崇尚和尊重劳动。[3]再次,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学生的这个劳动态度也体现着一种相对稳定和积极稳健的心理倾向,重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这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劳动创造美”。尊重劳动者的体验和成果,无疑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劳动的美学意蕴就在于用劳动实践来塑造审美观和培育健全人格。首先,劳动美是协作荣耀之美。新时代的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体现出人们的协同合作和个人价值,这需要学生用心感受而倍感协作劳动之美,劳动美不仅在于创造劳动成果之美意,还在于劳动过程中的协作与交流,大学生就能在劳动实践中感受自然美、在协作奋进中感受和谐美、在处世哲学中感受人性美。其次,劳动美是真情感悟之美。大学生大多是感性中人,通过对象化的劳动成果及美誉化的劳动感悟容易升华学生强烈的感悟力,形成一种劳动美感及美的感悟,促成学生形成一种热爱劳动的自觉态度,并在持续化和对象化的劳动行为中丰富人的感受,让劳动审美陶冶人心。再次,劳动美是汗水淬炼之美。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都隐含着一种上进而健康的审美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让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美的真谛,懂得用劳动汗水淬炼成果的别样美,体现其“以劳育美”的重要功能,让劳动在“自然化人”和“人化自然”的情境交互中建立起一种切身劳动体验的审美关系,真正形成新时代高校学生崇高而光荣的劳动美感,进而提升学生的纯洁情操和审美境界[4]。
新时代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但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大大弱化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一是高校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相对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而忽视劳动教育,即使有的高校也将劳动教育纳入了常规教学与管理,但任务布置多而落实检查少,而且有的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不够重视,课时量少,授课形式简单,存在表面化和虚化问题。二是高校对劳动教育缺乏强力支撑。有的高校劳动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置较低,师资配备不够,缺乏必要的劳动场地和劳动工具,更缺乏既懂专业理论又懂得劳动教育的师资,使得高校推广劳动教育举步维艰。三是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标杆辐射和朋辈引导力度较弱。当今许多学生在文凭、高分的诱导下,不能辩证地处理好劳动与成长的关系,几乎不认同或推崇劳动典型或劳动模范,难以在学生中树立符合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标杆,缺乏弘扬劳动榜样的内生动力。四是高校对劳动教育缺乏持续性。许多高校将劳动教育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思政教育的范畴,劳动课程的范围边界和劳动的教育面相对狭窄,劳动理论讲授简单肤浅和沉闷枯燥,其授课形式也相对简单,很难持续有效地大幅度推广。
一是有的大学生存在着轻视劳动的偏向观念。许多学生重专业而轻劳动,只重视专业理论课程学习,认为专业知识是今后就业的必备,忽视了生活技能和劳动实践的能力培养,很少或不喜欢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教育活动,偏向的劳动价值观制约着学校对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二是有的大学生存在着淡漠劳动的偏差认识。有的大学生畏惧劳动或厌恶劳动或淡漠劳动,抱着功利心态,有着投机取巧或不劳而获之劳动认识,甚至对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存在冷漠态度,鄙视那些辛勤劳碌的劳动者及劳动行为,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缺少踏实认真的实干精神,没从内心深处认同劳动的价值。三是有的学生缺失了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在劳动实践中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甚至幻想一夜暴富或走捷径,一味追求眼前利益、个人享受或高回报少付出的岗位工作,扭曲了劳动价值观,忽视了劳动创造财富的真正内涵和劳动教育本身的真正意义,劳动教育在学生思想观念上越来越淡化。四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缺少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对社会问题难以做出理性或科学的判断,容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而随波逐流,常有推崇脑力劳动者而歧视体力劳动者的错误观念,难以正确权衡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学生的劳动教育也很难在思想上形成自觉配合和有效认同。[5]
家庭教育实际就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启蒙教育,家庭中父母容易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一方面,一些父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专业成绩,断裂了专业知识培养与实践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在家对孩子的生活家务大包大揽,总想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搞好专业课程学习,几乎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事任何劳动,每当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诸如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的劳动技能就难尽人意了。另一方面,在我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影响下,一些家庭中父母总认为体力劳动收入差、社会地位低,常鼓励孩子向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奋斗,导致家庭的劳动教育逐渐被软化,对学生未来的就业选择和独立生活能力都形成了严重挑战。因此,家长若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脑力劳动追求,而忽视学生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就会引起家庭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严重缺位。
首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形成了一定影响,冲击着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和优秀传统思想,难以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无法从根本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或积极地参与劳动实践。其次,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未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框架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合理有效的指导性意见,也未出台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政策建议,更没有通过教育立法程序来理清学校或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法律责任或安全责任,缺乏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支撑。再次,社区、工厂或企业等劳动单位没有真正尽到其劳动教育的主体职责,未与学校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没有畅通大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渠道,没有切实利用劳动教育资源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或见习岗位,没有主动接纳高校学生参加多样化的劳动,缺乏相应的劳动教育支撑条件,更难有效形成劳动协同育人机制。总之,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还没有真正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协同育人局面。
高校是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阵地,它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任,让学生学会劳动和崇尚劳动。一是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师生协同努力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应从总体规划、制度建设、场地、经费、人员保障等方面统筹协调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让劳动教育成为高校常态化和持久性的一项育人工作。二是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建设,围绕劳动理论、劳动精神、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者权益等内容优化课程,可必修课与选修课套开,通过劳动课程教学适时灌输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自觉热爱劳动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崇尚劳动和诚实劳动,便于学生更好更快步入今后的就业岗位。三是学校要协同多方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路径,将劳动教育有效延伸至农田、林场、牧场和工厂等场所,使劳动教育有效融入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快乐劳动,搭建高校与社会各方力量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四是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典型引导和精神激励,适时邀请劳动模范来学校为学生宣讲大国工匠、社会能人劳动事迹,用劳模形象和工匠精神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劳动和感召劳动,增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影响力。五是学校要建立系统化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利用大数据延伸劳动教育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将教师、家长、学校行政人员等纳入育人评价主体,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信息资源库,对学生实施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范畴,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协同化和系统化,并将这一评价数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思政课评价体系,才能使高校学生劳动教育持续有效。[6]
高校学生要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真切领悟到“双手能创造财富”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精神实质。在具体的劳动教育中,学生要充分挖掘生活实践中的各种劳动教育资源,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公益活动及“劳动周”“劳动日”等实践活动,平常尽可能地参加宿舍内务、教室卫生、超市服务、单车摆放、餐具整理、馆架整理、校园绿化及公区环境等各种常规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情感和实践能力转化为一种勤奋踏实的劳动习惯,让劳动教育滋养人心,做到“知行合一”并可持续化。[7]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劳动中增进与不同专业同学或不同行业人员的深入了解和相互协作,也能在团队协同中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光荣,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自觉践行劳动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塑造学生的劳动审美人格,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也能使学生养成勤奋踏实的劳动习惯。
家庭教育是劳动教育形态的一部分,父母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挖掘学生热爱劳动和崇尚劳动的生活素材。首先,要发挥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行为对于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树立榜样示范,让父辈的劳动价值观念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启蒙基础。其次,要发挥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配合协助作用。家长在家务劳动中要扮演好参与者、指导者和协助者角色,帮助学生改变劳动教育认知,正确理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依存关系,在重视孩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做好常规家务和生活琐事,对学生的劳动成果也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用学生日常的家务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给予学生独立成长的空间。再次,要发挥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支持指导作用。家长要配合学校搭建起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平台,多与学校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学校倡导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日常自理能力,让学生在家庭教育中锻炼其劳动能力,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坚定参与者和支持者。
社会既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地,也是劳动教育成果的检验地。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政府要优化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保障条件,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并进一步发挥社会主渠道的辐射作用,统筹或协调建设社会企业、社区、工厂等劳动教育基地,厘清学生劳动的相关法律责任和安全责任,从根本上优化大学生主动接受、融入、参与劳动教育的各种积极条件。[8]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高校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有力指导。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将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实施劳动教育的配套制度,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入企业,指导各高校开展学生技能比赛、社区服务和学习雷锋活动等,着力保障学生在校内外参与劳动实践的人身安全与权益。再次,社会企业、社区、工厂等劳动单位也要合理运用劳动教育资源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见习机会,主动接纳高校学生参加各项劳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机会,便于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平台上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切实提升他们奉献社会的自觉行为,真实感悟奉献社会之美。
总之,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协同努力和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探索出新时代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最佳路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真正价值内涵,帮助学生认清劳动与成长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