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慧 王柳庄
办学特色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新文科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艺术设计学培养模式。关注艺术设计前沿学术理论,强调“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的教学理念,以“专业+教研中心”的教学架构形式,培养具有问题意识、可持续理念、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创新、数字体验创新、生活方式创新等,开展交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培养能够从事设计实践、设计教育、设计理论研究、设计策划等工作性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依据学院建立跨专业的“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一年级设计基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三、四年级进入“文化整合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数字体验设计”三个教研中心进行学习,完成高年级课程及毕业设计。
广式早茶露营产品设计
设计者:林晓慧
指导老师:王柳庄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作者阐述:以“一盅两件”为代表的广府早茶习俗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体现。伴随露营风潮的兴起,露营产品的多样化、风格化需要进一步提升。把传统饮食方式置于露营场景中,根据其内容和特征设计新的产品。一方面,让露营产品与地方文化、地方美学相结合,拓展露营產品设计的新思路;另一方面,为传统饮食寻找新的场景和发展空间,提升地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产品整体采用嵌套收纳方式,以满足户外使用场景的需求。在功能上分为制作和盛放两部分,共30余件产品组合为一个整体。针对茶点制作常用的蒸、煮、煎三种方式设计对应的蒸笼、煮锅、煎锅,针对茶点食用方式设计对应的盘、碗、筷等,针对饮茶方式设计烧水壶、茶盘、茶壶、茶杯等。在形态上,整体风格简洁,在茶盘、茶壶、蒸笼、杯垫等局部应用岭南满洲窗的视觉元素,让产品体现广府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特点。
指导老师 王柳庄
王柳庄,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教师,艺术设计学系副主任、文化整合设计教研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设计、文化与社会创新设计教学与研究。致力于以设计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升设计的内涵与价值。
导师点评:艺术设计学系本届毕业设计作品围绕文化传承、社会创新、循环设计、设计感知、艺术观念、企业文化六大核心主题,体现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生活、材料、工艺等内容的思考。探讨设计作为手段,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的融合应用与创新。
广式早茶露营产品设计是“新岭南生活美学——地方文化研究与产品创新设计”课题组的一部分,以设计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以岭南地方文化研究为基础,从历史与现实中发掘价值点,以新岭南生活美学的探索为目标,面向未来生活场景展开产品、视觉相关设计。传统文化对象包括广式早茶、潮州工夫茶、佛山铜凿剪纸、广府婚俗、粤绣、粤剧、踏春、醒狮、饼印制作、糖画、捉泥鱼、莞草编织,依据不同人群与场景的需求,这些对象中蕴含的观念、行为、材料、技艺被融入不同产品设计中,以创新设计为传统寻找新的应用场景,从而与现代生活建立内在连接。
“叹早茶”是广府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广府城市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面,表现了广府人从容享受的生活态度。广式早茶露营产品设计把传统广式早茶这样的生活方式置于露营场景中,令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参与传统文化,让传统成为潮流。
设计的前期,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广式早茶习俗起源、发展及其中的行为与观念特征,结合广府预制茶点的发展趋势,归纳不同类型茶点的制作与食用,以及煮水、泡茶、饮茶的方式与特点,确定产品的功能类型;另一方面是对当下露营生活趋势,以及其中的饮食方式及相关产品进行考察分析,归纳人群与场景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收纳式套装的设计思路,让产品既满足户外产品的要求,又符合传统“一盅两件”饮茶的需求。深化设计阶段,重点一是考虑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何相互嵌套、配合,同时优化各自的细节;二是形式设计方面,在总体简约风格的基础上,把地方传统文化符号如满洲窗符号有机地应用到产品中,同时结合材料、色彩、质感的表达,从视觉上体现产品的“文化感”与“地方美学”。